丝瓜轮纹斑病病原和防治(*** ,丝瓜果斑病? )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丝瓜轮纹斑病病原和防治 *** 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丝瓜果斑病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丝瓜病虫害防治的植保原则是什么?如何理解各种防治 *** 及科学应用?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化控制原则。不应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及其混配农药。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就是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优化的农艺措施防治病虫害,以此来消灭、避免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主要有以下措施:
①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丝瓜的种类和品种很多,其抗病能力有较大的差别,在生产过程中要针对当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主要病害的类型,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具有较强抗病性的良种,更好选用高抗、多抗的优良品种,这对于防治病虫害、生产无公害蔬菜产品具有明显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蔬菜作物的抗病虫性主要是遗传因素决定的,但栽培技术和环境条件对其抗病性也有较大的影响,生产上要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栽培技术来提高蔬菜的抗病虫能力。
②改革耕作制度、合理轮作换茬和间作套种。耕作制度是作物种植制度以及相应的用地和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包括合理配置作物种类,因地制宜地确定轮作、间作、套种、复种等制度,在有限的土地上既可提高当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作物的多样性,又有利于互补,降低自然灾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控制化学物质的施用量,减少污染,处理好用地和养地的关系,可全面改善农田营养物质循环、耕层结构、减少和避免土地劣化进程、合理调节和保护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作物可持续增产。
③调整播种期,避开病虫害高峰期。播种期的早晚不但影响产量和品质,与病虫害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一般适当早播或晚播避开高温和高湿季节,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④培育无病虫害壮苗。播前种子应进行消毒处理,可用药剂拌种或温汤浸种等 *** ;育苗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各项栽培技术规程;苗龄应适当。
⑤其他。栽培中要注意及时除草、中耕、整枝打杈,合理安排肥水、温度管理等管理措施来避免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各种物理、机械措施防治病虫害。主要有以下措施:
①设施防护。夏季覆盖塑料薄膜、防虫网和遮阳网,进行避雨、遮阳、防虫栽培,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夏季覆盖遮阳网,具有遮阳、降温、防雨、防虫、增产、提高品质等多种作用。覆盖银灰色遮阳网还有驱避蚜虫的作用。遮阳网可以在温室和大、中、小棚上应用,也可搭平棚覆盖。防虫网除了具有一般遮阳网的作用外,还可以很好地阻止害虫迁入棚室,起到防虫、防病的效果。可以实现无药或少药生产。
②人工清除田间中心病株和病叶。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病叶时,应立即拔除或摘除,防止传染其他健康植株,这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更为重要。也可用药喷施中心病株及其周围的植株,对病害进行封锁控制,避免整个棚室内用药,以免空气湿度过大,又给病虫害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
③人工捕杀。当害虫个体较大、群体较小、发生面积不大、劳力允许时,进行人工捕杀效果较好,既可以消灭虫害、减少用药,还不污染蔬菜产品。
④诱杀与驱避。昆虫对外界 *** (如光线、颜色、气味、温度、射线、超声波等)会表现出一定的趋性或避性反应,利用这一特点可以进行诱杀,减少虫源或驱避害虫。
A.诱杀。
灯光诱杀:灯光诱杀是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诱杀的一种 *** 。用于光诱杀害虫的灯包括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灯等。
潜伏诱杀:有些害虫有选择特定条件潜伏的习性。利用这一习性,人们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诱杀。如棉铃虫、黏虫的成虫有在杨树枝上潜伏的习性,可以在一定面积上放置一些杨树枝把,诱其潜伏,集中捕杀。
食饵诱杀:用害虫特别喜欢食用的材料做成诱饵,引其集中取食而消灭之。如利用糖浆、醋诱蛾;臭猪肉和臭鱼诱集蝇类;马粪、麦麸诱集蝼蛄等。
色板诱杀:在棚室内放置一些涂上黏液或 *** 的黄板诱蚜,使蚜虫、粉虱类害虫粘到黄板上,或用蓝板诱杀瓜蓟马等,起到防治的作用。放置的密度因虫害的种类、密度、黄色板的面积而定。一般在每30~80米2放置一块。
B.驱避。在棚室上覆盖银灰色遮阳网或田间挂一些银灰色的条状农膜,或覆盖银灰地膜能有效地驱避蚜虫。
⑤高温消毒
A.种子高温消毒。有些病虫害是通过种子传播的。在播种前高温处理种子可有效地杀死种子所带的病原菌和虫卵,切断种子带毒这条传播途径。具体 *** 是将种子充分干燥后,用温汤浸种。在温汤浸种的过程中要不断搅动,防止局部受热,烫伤种胚,浸种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就可以有效地杀死种子所带的病菌和病毒。如55~60℃左右10分钟可以杀死真菌,60~65℃10分钟可以杀死细菌,而65~70℃10分钟可以杀死病毒。
B.土壤高温消毒。克服连作障碍,土壤高温消毒是最行之有效的 *** 之一,它可以杀死土壤中有害的生物,既可灭菌,解决土壤带菌的问题,也可以消灭虫卵和线虫、蛴螬等地下害虫。大多数土壤病原菌在60℃消毒30分钟即可杀死,但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等病毒则需要90℃蒸汽消毒10分钟。多数杂草的种子则需要80℃左右消毒10分钟才能杀死。但需注意的是,高温消毒在消灭有害生物的同时,如掌握不当也会影响有益微生物,如铵化细菌、硝化细菌等,这样会造成作物的生育障碍。因此,一定要掌握好消毒的温度和消毒的时间。高温消毒是一项无污染的有效的物理措施,具有如下优点:一是不用药剂,无残留毒害;二是不需要移动土壤或换土,消毒时间短,省工、省时;三是促进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使不溶态的养分变为可溶态的养分;四是无需增加任何加温设备,蒸汽消毒用温室的加温锅炉即可。高温消毒有蒸汽消毒和高温闷棚两种。
蒸汽消毒:在土壤消毒之前,需将待消毒的土壤疏松好,用帆布或耐高温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待消毒的土壤上面,四周要封密,并将高温蒸汽输送管放置在覆盖物下,每次消毒的面积与消毒机锅炉的大小或能力有关。要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每平方米土壤每小时需要50千克的高温蒸汽。具体消毒 *** 和高温蒸汽的用量要因土壤消毒深度、土壤类型、天气状况、土壤的基础温度等而定。
夏季高温闷棚消毒:在盛夏,待作物收获后,浇透水,扣严大棚,利用太阳能提高棚室温度,消毒处理1周。
⑥高温闷棚防治棚室蔬菜病害。在蔬菜生长期间如发现病害,可利用高温闷棚的办法来防治霜霉病、白粉病、角斑病、黑星病等多种病害。具体 *** 是,在晴天中午前后,浇透水后将大棚密闭,使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46~48℃时维持2小时左右,立即通风,可有效地防治多种病害。但此法一定要掌握高温的度数和高温持续的时间,并注意浇水后闷棚,否则会造成植株高温伤害,一般温度不能超过48℃,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
⑦臭氧防治。利用臭氧发生器防治病虫害。
⑧农业工程改土。当土壤污染严重时,可根据土壤的性质、污染程度、污染特点,通过农业工程改土克服连作障碍,进而达到防病的目的。如生产应用的换土(即客土法)、去除污染表层(即排土法)、深耕翻转污染土层等几种 *** ,都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防治重金属污染效果更好。
(3)生物防治 通过生物界本身存在的天敌等措施防治病虫害的办法,如天敌、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等。比较常见的是天敌的保护与利用,天敌即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能抑制害虫生存繁衍的生物,广义的天敌概念包括昆虫(寄生性及捕食性昆虫)、螨类(外寄生螨及捕食性螨)、蜘蛛、蛙类、蜥蜴、鸟类及微生物天敌资源(昆虫病原细菌、病毒、真菌、线虫及微孢子虫等),它们各自在不同的生境、不同的季节对害虫不同的虫态发挥着各自独特的抑 *** 用,成为田间生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一类重要自然因子。
(4)药剂防治 众所周知,蔬菜上的公害主要来自农药和化肥。比较完美和简单的一种设想就是不用化学农药,这在技术上是可能的。对于抗病虫害及抗逆能力较强的丝瓜,相对较简单和容易。但适当合理应用化学农药而获得高产,也是符合无公害要求的。
丝瓜叶子发黄原因,丝瓜叶子发黄怎么办
丝瓜叶子发黄的原因有2个,一个是缺水。另外一个原因是关照不足。
在丝瓜缺水的时候会叶梢或边缘发干,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所以在平常浇水的时候,要注意用对量,一定要让土壤一直处于一个比较湿润的状态,那样才是有利于它的生长。
另外一个原因是关照问题。长时间置于荫蔽环境,叶片得不到足够阳光,不能形成叶绿素,整株叶片变黄继而脱落。在果实发育时,要适当的修剪,将黄叶修剪掉,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性,为果实发育提高充足的光照,减少弯瓜现象。
扩展资料
丝瓜种植的注意事项
1、丝瓜喜湿润特别在结果的盛期,一般每5到7天浇水一次,才能保证丝瓜正常的开花坐果,特别是丝瓜坐果期间,尤其注意土壤的湿度,不可忽干忽湿,容易造成丝瓜畸形,影响丝瓜的品质。
2、丝瓜既需水,但也忌积水,灌水时应即灌即排,不漫灌,尤其是在雨天更应注意排水,以防畦面积水。
3、在丝瓜的开花期需水较多,如天气晴朗炎热,那么更好在早上和傍晚各浇一次水。另外注意浇水后,及时排掉多余的水,田里面不要有积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丝瓜
为什么家里种的丝瓜叶子发黄,枯萎?
缺钾症:
叶片的叶尖和叶缘发黄,后逐渐向叶脉间叶肉扩展,严重时叶片焦枯、卷缩,果实发育受阻,大头、细腰、弯腰等畸形瓜现象时有发生。丝瓜生长对氮、磷、钾需求比例一般可认为是:1.68:1:1.53,按比例施肥。
缺钙症:
新叶生长受阻,叶缘残缺不全,叶面皱缩,有黄色或黄褐色斑块。新叶发黄现象,应该会与这些方面的原因有一定关联。丝瓜生长对氮、磷、钾需求比例一般可认为是:1.68:1:1.53,按比例施肥。
丝瓜霜霉病:
病叶先出现不规则淡黄色至鲜黄色病斑,后扩大为多角形黄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背面出现紫黑色霉层,后期病斑连成片,叶片枯死,严重减产。低温阴雨,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大,田间排水不良,均有利于发病。在田间病菌借风雨传播蔓延。防治霜霉病,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防治一次,连防2~3次,防治效果较好。
丝瓜炭疽病:
轮纹是该病后期的主要特征,发病初期为淡黄色近圆形小斑点,后扩大变为黑褐色,且具有轮纹。干燥时病斑中央易穿孔破裂。严重时,叶片提早枯死,造成植株枯萎死亡;瓜蔓及叶柄感病,病斑为椭圆形,深褐色凹陷,湿度大时,病斑部位溢出粉红色粘液。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防治炭疽病,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防治一次,连防2~3次,效果明显。
丝瓜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叶柄和茎。叶片正背面初生圆形或不规则白粉斑后来连片,叶片变黄,叶枯。发病初期,不易发现,严重后防治困难,影响产量。防治白粉病。可选用40%富星乳油8000倍液,呀12.5%特普唑粉剂15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隔5~7天防治一次,连防2~3次,效果较好。
丝瓜栽培中有什么主要病害?如何诊断与防治?
丝瓜栽培中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炭疽病、蔓枯病、疫病、病毒病、褐斑病、绵腐病、白粉病、霜霉病、果腐病、枯萎病、白斑病、细菌性角斑病、轮纹斑病等等,下面把各主要病害及其症状与防治 *** 进行系统介绍。
(1)猝倒病 由真菌瓜果腐霉引起,是丝瓜苗期主要病害。苗被病菌侵染后,茎基部先出现水渍状病斑,后病斑迅速绕茎一周,变为黄褐色;病部软腐,明显缢缩,病苗往往在子叶凋萎前猝倒。病部表皮极易脱落,维管束缢缩,变成像线一样细。潮湿时,病部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
该病病菌分布广泛,在土壤潮湿、连阴雨天多或施用未腐熟农家肥时易发生,常常与其他根腐病共同为害。
在发病严重的地区采用统一供苗移植的办法防治。注意清洁床土,或播种前用800倍液75%敌克松药液喷洒床土。同时可用铜铵合剂防治,此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等均可防治。发病初期喷雾或浇淋,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2)炭疽病 由真菌葫芦科刺盘孢属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和瓜,也能侵染幼苗及瓜蔓。叶片发病,初为淡黄色近圆形小斑点,扩大后变为黄褐色或棕褐色,干燥时病中央破裂,常呈穿孔状。严重时,叶上病斑汇合成大斑,使叶片提早干枯死亡。瓜蔓及叶柄发病,病斑呈椭圆形,边缘深褐色,当病斑绕茎或叶柄一周时,则病部以上瓜蔓及叶片萎蔫枯死。瓜果受害,病斑不规则,初始黄褐色或黑褐色,呈圆形水渍状,后扩大为棕黄色凹陷斑,有时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呈湿腐状,干旱时呈半腐凹陷,中央颜色变浅,严重时病斑连成大块凹陷,但病瓜不变糟且不易破裂,有别于蔓枯病。
病菌生长适温为24℃,10℃以下和30℃以上不易发病,多雨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湿度在60%以下病害发展缓慢,连作、氮肥过多、大水漫灌、通风不良和植株衰弱时易发病。众多因素中湿度是本病的关键因素。
生产中应引用对本病抗性较强的品种,采用不带病的种子,在低温稳定高于10℃时播种,加强通风排湿,田间操作应在露水干后进行。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50%多菌灵600~800倍、75%百菌清500倍、70%代森锰锌400倍、50%炭疽福美300~400倍、25%施保克600倍、80%大生800倍喷药保护,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3~4次。
(3)蔓枯病 由真菌小双胞腔菌引起,主要为害叶、茎、蔓和果,以为害茎、蔓影响更大。叶面病斑近圆形,有的病斑自叶缘向内发展呈“V”字形或半圆形,淡褐色至黄褐色,后期病斑易破碎,病斑轮纹不明显,上面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茎蔓病斑呈梭形或椭圆形,淡褐色,多出现在蔓节部位,有时溢出琥珀色的树脂胶状物,后期病茎干缩,纵裂呈乱麻状,严重时引起“蔓烂”,致全株枯死,病部也有小黑点。果实染病时初生水渍状小圆点,后为黄褐色凹陷斑,也有小黑点,后期果变糟破碎,有别于炭疽病。
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和种子上越冬,第二年靠风雨传播,从气孔、水孔和伤口侵入发病。种子带菌者苗期即可发病,病部病菌可以进行再侵染。气温在20~25℃、相对湿度高于85%、土壤湿度大、高温多雨、种植过密、通风不良、连作地、反季节栽培等情况下易发病或发病较重。此病近年呈现越来越重之趋势。
预防此病可选用抗热品种、与非瓜类作物轮作2~3年、选用无病种、必要时进行种子消毒,使用沤制过的农家肥作基肥、适时追肥,防止植株早衰,适量灌溉,雨后及时排水,合理密植,注意通风。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5~7天喷雾1次。若病菌已侵染茎蔓,引起茎蔓腐烂,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拌成糊状,涂抹在病部,效果较好。
(4)疫病 由真菌甜瓜疫霉引起,丝瓜叶、茎、果实均可发病。苗期受害,嫩梢呈暗绿色水渍状萎蔫,逐渐干枯呈秃尖状,不倒伏。叶片初呈小圆形或不规则形,扩大后呈圆形,暗绿色,水渍状。湿度大时发生软腐,干燥时呈青白色,容易破裂。成株发病,主要在嫩茎和节部,呈暗绿色水渍状,变软,显著缢缩,患病以上叶片萎蔫,不久全株枯死。瓜条上病斑凹陷,多从花蒂部发病,初为水渍状暗绿色,逐渐缢缩,湿度大时瓜条很快软腐,患病处有稀疏的白霉,并常有腥臭味。
病菌存在广泛,靠水流和雨水传播,一般发病早,气温较高年份较重,雨季特别是遇到暴雨时病害易蔓延。
生产中发病严重的地块要轮作,选择地势高、能排能灌的地块,周围挖好排水沟,平畦栽培改为高畦栽培,发现病株要及时清理深埋。选用72.2%普力克800倍、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3~4次。用1∶1的25%瑞毒霉与54%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混配1500倍液灌根,每株0.25~0.5千克,效果较好。
(5)病毒病 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MV)及甜瓜花叶病毒(MMV)。苗期受害,子叶变黄枯萎;幼叶上呈现浓淡绿色相间的花叶,成株新叶呈现黄绿相嵌状花叶,病叶小而略有皱缩。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渐变黄枯死。瓜条呈现深浅绿色相间的斑纹,果面凸凹不平而畸形。重病株茎蔓节间缩短,簇生小叶,不结瓜。
黄瓜花叶病毒可在菜田多种寄主或杂草上越冬,在丝瓜生长期间,除蚜虫传毒外,农事操作和汁液接触也可传播蔓延。甜瓜花叶病毒除种子带毒外,其他传播途径与黄瓜花叶病毒类似。
生产中要选用抗病品种,同时要及时防治蚜虫。发病初期或发病前喷洒1.5%植病灵1000倍、20%病毒清500~700倍、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83增抗剂1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2~3次。
(6)褐斑病 半知菌亚门真菌,常与蔓枯、炭疽病菌混生。主要为害叶片,初生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高湿时病斑出现稀疏灰白色霉,严重时全叶变黄枯死。早晨日出或傍晚日落时,病斑上可见银灰色光泽。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从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传播蔓延。温暖高湿、偏施氮肥或连作地发病重。
生产中要注意清洁田园,做好菜田开沟排水工作,防止积水。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
(7)白粉病 由真菌单丝菌侵染而致。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茎部和叶柄。先在叶背产生白色粉状圆斑,后在叶正、背两面长出稀疏或浓密的白粉状霉,白粉逐渐变成灰白色,叶片变黄干枯,后期在病斑上产生小黑点。有些品种白粉不明显,仅在病部产生黄褐色斑块,经保湿48小时,病部产生白霉。
本病发病适温为25℃,相对湿度为75%左右(超过95%时发病缓慢)。在通风和排水不良、氮肥多、生长不良时发病较重。
生产中选用耐热品种,选择地势高、通风、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适当增施磷、钾肥,及时摘除横生蔓,保持瓜棚通风透气。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40%福星浓可溶剂5000~6000倍、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60%防霉宝2号1000倍、15%庄园乐水剂200倍、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每7天左右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8)霜霉病 由真菌古巴假霜霉菌引起,主要为害叶片。初始叶面现浅黄色小斑,后逐渐扩大,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至褐色,严重时病斑融合为斑块,湿度大时病部背面长出白色霉状物,有时叶面也有白色菌丝。本病田间症状与白粉病酷似,后者也为害茎蔓与叶片,但初为白色霉点,入秋时白色霉点长出小黑粒,有别于霜霉病。
本病的发病适温为15~19℃,阴雨天气易诱发病害。在华南地区周年可发生,但以5~6月份和9月份发病要重,反季节栽培发病也较重,其余时间一般不需单独防治。
生产上要注意清沟排渍,注意通风透气,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用5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72%克抗灵800倍液进行喷雾,每6~8天喷1次,连喷2~3次。
(9)绵腐病 由真菌瓜果腐霉引起的丝瓜绵腐病,在三叶期以前染病症状同猝倒病。果实染病时,初现水渍状斑点,扩展后为黄色或褐色水渍状大病斑,与健部分界明显,后半个或整个果实腐烂,并在外部长出一层茂密的白色絮状菌丝体,一般果实多从脐部或伤口感染。
病菌广泛长期存活于土壤里或病残体上,侵染果实时,靠雨水溅射到接近地面的瓜上,侵入后形成绵腐,再不断重复侵染,结瓜期阴雨连绵,湿气滞留易发病。
生产中要采用高畦深沟种植,畦面可作为龟背形,防止雨后畦面积水,农杂肥要充分腐熟,丝瓜架棚要高搭,避免下垂瓜接触地面,同时注意通风,防止湿气滞留。发病初期可喷施75%敌克松800倍液,或30%土菌消500倍液,或72%普力克700倍液,或47%加瑞农800倍液等,雨季隔10天1次,连续3次。
(10)果腐病 有真菌黑根霉引起,只为害瓜条,尤其是接近地面的瓜。初期没有明显病变,发病后即有大面积软化,随后长出白色霉层,不久长出密集的蓝黑色菌丝,果实腐烂。
湿度大时,虫害和农事操作引起的伤口多时,病害易流行爆发。
生产上要清洁田园,精心操作和注意防治虫害,避免引起瓜条受伤,排水去渍,降低瓜棚内湿度。发病初期可选50%苯菌灵1500倍液或50%利得800倍液等进行防治。
(11)枯萎病 由真菌尖镰孢丝瓜专化型引起的丝瓜枯萎病,苗期发病时子叶先发黄,后萎蔫枯死,茎基部变褐色收缩呈立枯状。成株发病主要在开花结瓜后,田间表现为黄化和萎蔫,初期萎蔫早晚可恢复,后全株枯死,茎基部组织内导管褪色变褐,潮湿时主蔓基部的纵裂处可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有时流出褐色胶状物。
病菌通过灌溉水和雨水飞溅,从植株地上部的伤口侵入,并进行再侵染,地下部当年很少再侵染。连作地或使用了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地势低洼、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天气湿闷时发病重。
生产上避免瓜菜连作,消毒苗床土,减少伤根,施用充分腐熟的土杂肥,并适当灌溉,促根健壮。发病初期及时拔掉病株,并在病穴以及附近喷洒50%苯菌灵1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1000倍液。
(12)白斑病 由真菌鼠尾孢菌引起,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小,小于0.5厘米,病斑中间为灰白色,有时可见黑色小点。
病菌靠气流及雨水传播,从气孔侵入,多雨季节此病易流行,在广东省,周年均可发生,但以6~8月份发生较多。
生产中要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避免连作。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霉威1000倍液或75%百菌清700倍液等,8天1次,视病情施药1~3次。
(13)细菌性角斑病 由细菌假单胞杆菌引起,主要为害叶、茎及果实。叶片上初生黄褐色水渍状小病斑,多呈角形,中部黄、灰白色,易穿孔或破裂。茎部染病,呈水渍状浅黄褐色条斑,后期易纵裂,潮湿时可分泌出乳白色菌液。病果初现水渍状小圆点,后迅速扩展,小病斑融合为大斑,呈水渍状软腐,湿度大时瓜皮破裂,干燥时病部呈油纸状凹陷。本病病部可溢出白色菌脓,但不形成小黑点,有别于蔓枯病。
带菌种子发芽后子叶可产生病斑,后扩展,随雨水飞溅传播曼延,病菌经气孔、水孔和伤口侵入。本病主要发生在雨季,尤其是台风和暴风雨后扩散迅速,重茬地块、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易发病,管理粗放或大水漫灌发病重。
生产上要选用无病田生产的种子,选用非连作地和地势高的地块,高畦地膜栽培,密度要适宜,雨后及时排水。药剂防治重在病前预防,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56%靠山水800倍液,或47%加瑞农1000倍液防治。本病与霜霉病混发时,可加用72%克露4000倍液。
(14)轮纹斑病 由真菌蒂腐色二孢引起,多为害叶片。病部初呈水渍状褐色斑,边缘波纹状,若干个波纹形成同心轮纹,病斑四周褪绿出现黄 *** ,湿度大时乌灰色菌丝,有时可见黑色小粒点。
病菌广泛存在,靠雨水和风传播,湿度大或干湿冷暖变化较大时,如春、夏之交易发病。
生产中选择高燥地种植,及时防治守瓜、椿象等害虫,防止产生伤口,雨后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喷施波尔多液,或50%苯菌灵15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等,视病情用药2~3次。
关于丝瓜轮纹斑病病原和防治 *** 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