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败酱的副作用「苏败酱」
苏败酱,
大家好,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苏败酱这个问题,苏败酱的副作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求告知这个药吃什么的,医生开着我吃湿疹好像没什么用
苏败酱,火麻仁,大血藤,关黄柏,黄岑,陈皮半夏,薏苡仁,苍术,甘草,川芎,生栀子,土茯苓,车前草,马齿苋这个药方是吃什么的?、功效是健脾利湿薏苡仁30g,臣:土茯苓30g 关黄柏9g,苍术12g,佐:陈皮9g 半夏9g 使:大血藤30g 苏败酱30g 甘草3g 车前草30g
2、滋阴凉血的作用
3、这个问题暂不好回答,从饮食、起居、季节都可能有关系,更何况没见到本人,不能妄下推断。
4、芳香健脾、利湿止痒。
败酱草和小蓟是一种药吗
中文学名败酱草拉丁学名Thlaspi arvense Linn.别 称苏败酱、遏蓝菜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科芸香科种败酱草分布区域主产江苏、浙江、湖北、安徽
含白花败酱甙(villoside)、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番木鳖甙(loganin) 等。
性味:性凉,味辛、苦。败酱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
小蓟:刺儿菜(学名:Cirsium setosum),民间俗称刺角芽,为菊科蓟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中欧、东欧、俄罗斯东部、日本、朝鲜等地区亦有分布。生长于海拔140米至265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荒地、草地、山坡林中、路旁、灌丛中、田间、林缘及溪旁。有人工栽培作药用。
【性味与归经】 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用法与用量】 4.5~9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科属分类:菊科
拉丁文名:Herba Cirsii Setosi
药(毒)理学:大鼠每天给煎剂80g/kg灌胃,连续2周,并无明显毒性,肝、肾组织检查无特殊病理变化。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河旁或荒地、田间。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来源】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 (Bunge) Kitam.的地上部分。
【采制】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苏败酱的介绍
苏败酱菥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后历代本草多有记载。《救荒本草》所载的遏蓝菜和《滇南本草》所载的甜葶子,又名麦蓝菜,经核对其描述与附图,与今之菥蓂一致。综观诸家本草,均未见有以菥蓂作败酱药用的记载。现时我国南方地区多以菥蓂作败酱草药用,可能是菥蓂的果实形状与败酱属多种植物的果实相似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将菥蓂作为本品的正名,别名苏败酱,以便与败酱科败酱相区别。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在长江流域多当作败酱草入药,通称苏败酱。商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干燥带果全草。
败酱草花的花期是什么时候?
败酱草因其根闻之有腐败豆酱气味,故而得名。夏季开花,黄或白色,茎叶无异,荒坡可见。《唐本草》云:“败酱,不出近道,多生岗岭间,叶似水莨,丛生,花黄,根紫作陈酱色,其叶殊不似豨莶也。”
败酱草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败酱之带根全草。花期7~9月。生于山坡草地及路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于夏季花期采收全株,晒干用。
败酱草花
菥蓂、山苦荬、败酱草,三者有何区别??请***人士回答。不敢乱吃。谢谢
额……我只能说他抓的是对的,我给你看这个你好安心一点: 种中文名:菥蓂。 种拉丁名:Thlaspi arvense Linn. 科中文名:十字花科。 科拉丁名:Brassicaceae。 属中文名:菥蓂属。 属拉丁名:Thlaspi。 别 名:苏败酱、遏蓝菜、败酱草。
关于苏败酱和苏败酱的副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了解更多,请多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