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春天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浙江省学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适应模拟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趣找知识 2024-09-09知识百科
浙江省学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适应模拟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以下展示关于浙江省学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适应模拟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的相关内容节

浙江省学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适应模拟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以下展示关于浙江省学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适应模拟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绝密考试结束前2024年6月浙江省学业水平第二次适应性联考高二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是“公”。这里的“公”,一方面是相对于“私”而言,公即公有;另一方面,“公”对应“偏”,公即公正、公平、公允。“天下为公”是说,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不是一己、一姓之天下,一家之天下。从这个意义上说,尧舜时代的“天下为公”相对于夏

2、、商、周三代以来的“天下为家”,中国历史上“公天下”对应的是“家天下”。孔子认为,大道隐而不彰之后,“天下为家”的局面就出现了,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人们有了私有观念和私有财产,政治权力安排与运作由大同时代的传贤不传子的“禅让制”转变为“大人世及”即以血缘亲情为根据的“世袭制”。在“家天下”时代里,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夏、商、周三代的圣君贤相推行依礼治国,“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这样的时代,是为“小康”。小康时代虽然不如大同社会那样完美和理想,但在私有制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社会里,是治理得最好的时代。而在孔子的心中,尧舜时代即大道

3、流行的时代,是真正落实“天下为公”的时代;尧舜时代的天下,正是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尧、舜是古代中国百姓心中的圣王,也是历代政治家的榜样。新出土的文献资料郭店楚墓竹简中有一篇名为唐虞之道的文献,称“唐虞之道,禅而不传。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唐虞之道即尧舜之道,禅而不传即传贤不传子。尧有儿子,但他没有将天子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德名洋溢乎四海的舜;舜有儿子,也没有将天子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为天下治理水患立下大功的禹。尧舜王天下的时代,一切以天下苍生为念,对天下人有利而不利于自己。拥有天下而没有将天下据为私有,这就是“以天下为公”。历史上,“天下为公”更多地表达着人们对统治者价

4、值追求、精神境界、道德情操的美好期望,而“天下大同”则代表着中国人对人类社会理想蓝图的向往。“天下为公”是治理国家、治理天下的基本政治操守和道德要求,是实现天下大同的前提条件。“公”则“同”,“同”必“公”。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言“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治天下是中国历代政治家的目标,天下太平的前提就是公允、公正地处理一切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如果出于一己之私、一家之私、一个利益集团之私去治理天下,就是不公,不公正就会“偏”,偏而不公,天下岂会太平?天下“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正所谓“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这是说没有偏颇,没有阿党,治国理政走在光明大道上。唐代贤相姚崇曾

5、言:“心苟至公,人将大同。心能执一,政乃无失。”如果执政者做到了大公无私,社会就将走向大同;如果执政者能始终坚守公允原则,治国理政就不会出现过失。至公是大同的前提,大同是至公的理想境界。(选自大众日报2024年4月16日,有删改)1. 下列对文中“天下为公”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天下为家”是相对于“天下为公”而提出的。B. 在孔子的心中,真正落实“天下为公”的时代也就是他认同的大同社会。C. “以天下为公”就是一切以天下苍生为念,对天下人有利而不利于自己。D. “天下为公”不仅是实现天下大同的前提,也是治理天下的基本政治操守。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

6、的一项是( )A. “公”作为“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从“偏、私”来讲,要求公开、公平、公正。B. 孔子认为,正是因为“天下为家”局面的出现,所以“禅让制”转变为了“世袭制”。C. 以圣君贤相推行依礼治国的夏、商、周虽不完美,却是私有制下治理得最好的时代。D. 从吕氏春秋到唐贤相姚崇都认同,至公是大同的前提,大同是至公的理想境界。【答案】1. A 2.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是相对于天下为公而提出的”,原文只说“尧舜时代的天下为公相对于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天下为家,中国历史上公天下对应的是“家天下”。孔子认为,大道隐而不彰之后,天下为家的局面就出现了”,据此推断不出题干内容,选项于文无据。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要求公开、公平、公正”错误,原文为“相对于私而言,公即公有”“公对应偏,公即公正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