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春天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南沙参(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

趣找知识 2024-11-28知识百科
秋季天高气爽,也天干物燥。孩子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就会出现“秋燥”的种种表现,比如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秘结等现象等等。润燥正当时!有经验的家长会在

秋季天高气爽,也天干物燥。孩子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就会出现“秋燥”的种种表现,比如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秘结等现象等等。润燥正当时!

有经验的家长会在这段时间给孩子做一些滋阴生津的食疗方。

之前就有家长问:“听说用沙参给孩子煲汤好,我就去买了,发现沙参还分为南沙参和北沙参,这两种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给孩子用好沙参,不仅润,还能补,当属秋季家长必会食药材。

1

南北沙参,各有不同

南沙参和北沙参,只差了一个字,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其实,北沙参和南沙参,与茯苓和土茯苓类一样,名字相似,实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中药材,。

从科属上就很好区分:

北沙参是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

南沙参则是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干燥根。

再来看图:

南沙参(左图)根粗大、饱满,北沙参(右图)看起来会更细长,相对还是比较好区分的。

从功效上看,有的家长会听导购员说:“南、北沙参都具有养阴生津的功效,可以混着买。”

但其实,正如《本草便读》记载:“清养之功,北逊于南,润降之性,南不及北 ”。

南沙参入肺,偏向于清肺祛痰;而北沙参入胃,偏于养胃生津。在给孩子选用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区别的。

2

养阴生津,用北沙参

北沙参,又名银条参、莱阳参,味甘、微苦,性凉,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

秋天是干燥的季节,孩子受燥邪影响,食欲不振、胃火大、情绪暴躁、睡眠受影响,是可以用北沙参给孩子清胃火,养阴清热。

脾虚血燥的孩子,出现了全身皮肤干燥、舌质发红、手足心热、少苔、苔有裂纹等症状,也可以用健脾滋阴汤,健脾滋阴、凉血祛火: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健脾滋阴汤

材料:山药9g,莲子仁9g,薏苡仁9g,麦冬6g,北沙参6g,生地6g,冰糖适量。

做法:上述药材放入锅中,加入5杯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至2杯药汁,加入适量冰糖,搅拌至冰糖融化即可。

功效:健脾滋阴,凉血祛火。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3

润肺止咳,选南沙参

南沙参,又名沙参、泡参、泡沙参,味甘,性微寒,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的功效,主治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等症状。

其实相比北沙参,给孩子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秋季保健,更常用南沙参。南沙参甘润而偏于苦寒,能补肺阴,兼能清肺热,因此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的症状。

当孩子出现反复咳嗽、咳黄痰,伴有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口干、咽痛、便秘、尿赤、身热或伴有喘息等症状,说明孩子可能是肺热咳嗽,可以用南沙参搭配川贝、猪肺给孩子煮汤,润肺止咳: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南沙参川贝猪肺汤

材料:南沙参8g,川贝5g,生姜2片,猪肺150克。

做法:将猪肺洗净、切块;南沙参洗净;川贝打碎。将全部用料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养阴,润肺,止咳。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前面说,北沙参调养胃阴的功效明显。其实南沙参也能调养胃阴。

胃强脾弱(能吃不长、容易热气上火、脾气暴躁、睡眠质量差)的孩子往往胃火大,调理后期,消化状况不错的前提下,能用南沙参补益脾气,又不害怕补益过温,孩子虚不受补,最适合气阴两虚的孩子——也就是气虚夹阴虚体质、且阴虚特征较严重的孩子。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养津益胃粥

材料:南沙参、山药、去芯莲子各10g,葡萄干适量,粳米30g。

做法:沙参、山药、莲子洗净,放入粳米,加约4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至粥水软烂,放入葡萄干即可。

功效:养阴生津、健脾益胃、清心安神。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明显外感炎症时对证、少量多次分服。

总结南北沙参究竟怎么选?在我看来,调理胃阴方面,北沙参的力度比南沙参更强,但一般来说,孩子用不到那么强的清胃火的食药材。南沙参就足够了。

在我的食疗方中,如果没有特殊表明究竟是南沙参还是北沙参,通畅选择南沙参为宜。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给孩子滋阴时,发现效果并不是太好,往往是因为没考虑到消化问题。

无论是给孩子滋阴润燥、调理阴虚体质也好,亦或是健脾益气,调养其他体质也好,要在孩子消化好、无病痛的时候进行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此外,中医讲求对证下药,调养孩子也一样如此。家长在给孩子用食疗方或其他体质调养 *** 之前,要先做好辨证,切切实实地了解孩子的体质。

今天沙参能滋阴,就给孩子用沙参;明天听川贝能治咳,就马上煮川贝炖梨给孩子吃——少了辨证一步,往往会吃错无效、甚至反效果。

执行编辑:庄映格审核校对:刘文婷责任编辑:宋莉萍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