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历史(书法的历史起源及简介)
二.秦汉时期的书法
>书法的历史(书法的历史起源及简介)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前前后后经历了四百多年历史,这期间与之前的秦朝,是我国书法史金光闪闪的一幕,出现了众多永恒的星座。西汉初期刘邦与开国元勋们长期征战,国衰民苦,上上下下皆渴望百废俱兴,且刘邦团队大多是布衣出身,并没有对文字有太多关注,其文字基本上沿用了秦代的书同文。
什么是书同文呢?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把各国不同的文字统一起来。直观地说,就是把各国粗狂的榴文、金文、钟鼎文等大篆改造成细腻柔和的小篆。方便了书写和认识。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这就叫做“书同文”。
西汉初期还是沿用了秦时的篆体。具有代表性的是马王堆竹简,其在结体上保留了篆书的纵式,在收笔时没有回峰,形态上是头粗尾细了。这也是汉朝初期篆书变隶书的一个典型代表作品。
到了西汉中期,隶书已经成熟了,字体变的扁阔,蚕头燕尾也有了延伸和扩展。字体从长方变成扁方,形成一种横向的美学,线条变的丰富更有层次感。隶书有个最明显的笔法叫做一波三折也就是蚕头燕尾,让隶书有了一种流动的美。
东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知识分子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好书之风大为盛行。石刻制度的仪式化促成了官方碑刻的建立。最终确立了汉碑成为隶书的宗风。汉代四大碑文《曹全碑》《礼器碑》《张迁碑》及《史晨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曹全碑》是汉隶的代表作之一,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飘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神采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实为汉隶中的一只奇葩。
《礼器碑》是现有汉碑中保存汉代隶书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清万经评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孙承汉评其书云:“宇法遒秀逸致,翩翩兴《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至宝也。
《张迁碑》是汉代方笔隶书的代表作品,笔划严谨丰腴不失于板刻,朴厚灵动,可爱质朴,十分萌态,为历代书法家尤其是清代书法家的推崇,被称为“清代书法第一”的何绍基曾经无数次的临写过这本字帖,在当代,《张迁碑》也非常受欢迎,堪称汉碑中的妙品。
由于文字书写速度的要求,东汉后期汉章帝时形成了章草,开创了书法行草艺术的先河。东汉的张芝所创的"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如行云流水,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他"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刻苦磨砺精神,成为中国书法界尽人皆知的一大掌故。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草圣。
东汉造纸术发明后,纸的产生,让书法形式变的更加丰富,笔墨意趣在纸的载体上得到更好的体现。汉中后期书法,受到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甚至对于官员的选择也要考察他的书法好不好,这使得书法在汉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汉隶的产生与传承,为现代的书家们展示隶书书写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探索实践,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点,创造出既古拙又现代的隶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