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春天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赤壁之战谁赢了(赤壁之战谁赢了谁输了)

趣找知识 2023-03-25知识百科
上篇(诸葛亮也在):赤壁之战,孙权愿意和刘备抗曹,全凭诸葛亮的舌战群儒吗>赤壁之战谁赢了(赤壁之战谁赢了谁输了)接着来到第2位候选人一一鲁肃,鲁子敬。他和诸葛

上篇(诸葛亮也在):赤壁之战,孙权愿意和刘备抗曹,全凭诸葛亮的舌战群儒吗

>赤壁之战谁赢了(赤壁之战谁赢了谁输了)

接着来到第2位候选人一一鲁肃,鲁子敬。他和诸葛亮类似,在赤壁之战中主要的贡献也是外交,又或者我们可以说是大战略的规划。

只不过他在记载的过程当中,更加的详尽。大家注意到,刘表一死,刘备还在那边迷迷糊糊、搞不清楚刘琮到底会不会投降的时候,鲁肃已经做好简报,对老板孙权分析:

今天刘表过世,他两个儿子向来意见不合,手下将领也都各自选边站,刘备的地位很尴尬,我不如借由去参加刘表告别式的机会,趁机拉拢刘备对抗曹操。我们要是去的晚,搞不好就被曹操抢先一步。

孙权听完之后,立刻派出鲁肃行动,这一段故事,完全就是跟曹操想抢时间的过程。因为刘琮投降的太快,鲁肃得知消息后,日夜兼程赶路,终于赶在当阳长板,拦截到刘备。

两方相会,刘备这时候势单力薄,听到孙权有意愿合作,那是开心都来不及,哪还有第2句话,立刻命令诸葛亮也出使东吴,回复合作的善意。

在前面我们说到诸葛亮本传的时候,记载中可是完全没有提到鲁肃先找刘备,然后诸葛亮才去找孙权。有人就猜测,会不会是陈寿在个人传记中,特别想要把这个外交谈判的功劳做球给孔明?

裴松之也有提出同样的质疑。我和他一样认为,在外交战略上促成孙刘联军的最大推手,功劳还是要归给鲁肃。

看完了前面两者的分析,接下来进行到我们的第3号候选人一一美周郎周瑜。在看到接下来的史料时,大家一定会发现,这可以说是在赤壁之战相关人物传记记载中,最详尽的描述了!

从开战之前,周瑜就是超坚定的主战派,掌握了曹操军队的各种弱点,提出了非常详细的建言,好比像水土不服、西北马超的外患等。

他更自请精兵3万,前往夏口驻扎,表现的非常积极。接下来,当孙权和刘备达成协议后,周瑜就奉老板的命令,带兵与曹操本队僵持于赤壁。

而根据周瑜传的记载,当时曹军就已经传出流行病的疫情,所以一开打就不顺,只能够退到长江北岸驻扎。

此时周瑜的部将黄盖建议:将军,敌众我寡,不利于持久作战,我看曹操他们的船队都是船头靠船尾,一艘连着一艘停放,要不要试试用火攻呢?

周瑜同意了这个提议,后续就是经典的黄盖诈降,火烧曹军的故事。而这段记载,在黄盖传、程普传当中也有,对照三者都没有矛盾。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在撰写史书的时候有一个原则:如果一个事件有很多人参与,就把过程记录在主要参与者的传记里。

那么关于赤壁之战,谁的记载最详细呢?毫无疑问,就是周瑜。我个人也认为,在赤壁之战,击退曹军的最佳MVP,应该要颁给周瑜。但是,我觉得有三点事情,很适合邀请大家一起来思考。

第一,陈寿写《三国志》,是不是有受到政治现实的影响?

这个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陈寿写书的时候,人在晋朝当官,下笔最要尊重的,第一个是大晋王朝,第二个就是晋的前任,也就是曹魏。

这一前一后的政权,都必须要赋予它正统的地位,要是表面上一个尊重不够,陈寿很可能就要出来跟大家道歉:我伤害了广大晋朝人民的感情,经过深切的自我检讨,下次绝对不会再犯。

那么,陈寿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呢?大家也知道,他出生蜀地,教他做学问的老师,就是后主阿斗手下的大臣谯周。因此,他对蜀汉政权是很怀念的。从他推崇诸葛亮和刘备的诸多纪录,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我们前面讨论到的一些相关记载,之所以会有看似矛盾的地方,就是因为这个尴尬的状况。因为赤壁之战的利害关系,刚好横跨了后来的魏蜀吴三方势力。

延续上面所说的,一定会有人想要问第2个问题:如果周瑜真的是打败曹操的人,那为什么《武帝纪》要说是刘备打败曹操?说是周瑜打败的,对曹操也没有影响啊。

这是因为曹操在赤壁战前出兵的一开始目标,是南征刘表,只不过刘表死的早,还没有跟曹操交战,就领了便当。

之后刘表的儿子刘琮,举白旗投降,曹操就接收了荆州。从史料中可以看到,曹军此时最主要的任务,是赶快收拢荆州的在地势力,追击刘备也只是怕他在江陵城捡到军需,之后打起来比较不方便。

等到荆州整顿好之后,曹操再重新锁定刘备攻击,不料刘备已经找来孙权助阵,孙权又派出周瑜当代表。

因此,我会把这一段记载理解成,曹操想要打刘备,无奈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所以导致战争失利。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写孙刘联军,我猜这和赤壁战后荆州的利益纠葛、这一段外交友好关系并非那么稳定,脱不了关系。

对一万步来说,如果打败曹操的真的是刘备,那么陈寿在自己《周瑜传》当中所记载的事实,就很有可能是伪造的。

在这样一场关键性、而且有三方人物都经历过的战争中,捏造事实,陈寿第一个就没有办法通过后代史学研究者的检验。

第3个,如何评价陈寿记录下来的赤壁之战?后世学者经常称呼陈寿是“良史之才”,这是因为他确实从老师谯周那边学到了,在乱世当中撰写史书的重要潜规则:保护自己,留下线索。

因为有他的努力,当历史几度春秋,经过改朝换代过后,原本敏感的话题不再受限,一些比《三国志》晚成书的史料,好比像《后汉书》、《后汉记》等等,才能够从陈寿留下来的记录里面,依照潜规则做筛选,最后直接写明了“赤壁之战,就是周瑜打败了曹操”。

这也成为目前学界上面,异议比较少的主流观点。我自己个人是不会去责怪那些在专制、强权压制下面,负责记录史料的人下笔太过偏颇。

作为呼吸自由空气的读者,我们能够做到的,应该是多去挖掘那些记录者所留下来的蛛丝马迹,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包容。

谨以本文,来表达我对那些保有良心史学家们的尊重。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