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斯大林(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时间)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兵分三路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然而,军力在欧洲名列前茅的苏联红军竟然在开战后半年内损失兵力400万人。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的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第一,斯大林肃反严重影响苏军的战斗力。
>苏联斯大林(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时间)
肃反是苏联政治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事件,如果我们用辩证法的角度评价肃反这件事,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正面的角度看,肃反巩固了苏共的领导地位。但是,苏联肃反扩大化严重破坏了民主法治和监督体制。肃反中的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手段严重践踏了人权,扭曲了人的道德。肃反弄得苏联社会从上到下人人自危,神经高度紧张,生怕自己无意间说错哪句话或得罪哪个人而被他人诬告。
上图_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1893年2月16日—1937年6月11日),苏联最早的五名元帅之一
除了党政系统的肃反,斯大林的“肃反战刀”还伸向军队系统。1937年6月,苏联红军中素有“红色拿破仑”之称的图哈切夫斯基被斯大林突然枪决。(根据事后公开的档案显示,图哈切夫斯基冤案是盖世太保亲手策划的冤案,图哈切夫斯基给捷克斯洛伐克写的信件为盖世太保伪造。)图哈切夫斯基被枪决后,苏联元帅布柳赫尔和叶戈罗夫于1938年和1939年被苏联当局枪决。苏军第一批诞生的5个元帅,就有3个人被苏联当局枪决。
根据后来统计,除了3个元帅被枪决,苏联红军中15位大将中的13人,85位军长中的57人,195个师长中的122人在肃反中被处死。
上图_苏联地图
肃反给苏联红军带来的负面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1930年代到1940年代的苏联红军处于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了适应机械化战争的发展,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高瞻远瞩的提出了大纵深作战理论,帮助苏联红军建立类似于德军装甲军的机械化部队。可随着图哈切夫斯基被处决,图哈切夫斯基的学说也就束之高阁了。直至苏德战争爆发前的1940年,苏军才重新开始组建机械化军,但为时已晚。
这就说明,肃反在客观上拖累了苏联红军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上图_苏联红军士兵在冲锋
其次,苏联当局枪决了数百名将军和大批富有指挥经验的军官,这就给苏联红军作战带来了不可逆的伤害:原先的有指挥经验的军官被斯大林自己“干掉”,而军校培养的新的军官又没有成长起来。这使得苏军指挥阶层在肃反爆发后到苏德战争爆发前这段时间里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
基于以上2点,我们就能看出,肃反给苏联红军带来的危害是极其巨大的。
上图_1941年,德国士兵在即将进入苏联前从战壕里观察苏军情况
上图_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高加索地区,图为德军士兵用登陆艇渡过顿河
第二,斯大林本人对德军入侵苏联警惕性不足。
公允来说,苏军损失惨重,斯大林要负有一定的责任。斯大林对德军入侵苏联有了一定的警惕性,但警惕性依然不足。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军在东线和西线两线作战,最后战败。斯大林主观上相信,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军不会重蹈一战时期德军覆辙,两线作战。更为重要的一点,在苏联倡导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失败之后,苏联就和德国于1938年8月23日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这一条约在客观上麻痹了斯大林的神经。到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之后,苏军还出动军队,和德军共同占领波兰。这件事情在斯大林看来是“苏德友谊”的证明。
上图_《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字现场
正因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和1939年9月苏联和德国共同占领波兰,让斯大林放松了对德国入侵苏联的警惕。1940年西线欧洲战争全面打响后,斯大林还认为,德国最早会在1942年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但斯大林明显低估了希特勒吞并世界的野心。随着德国在不列颠空战中遭到较大的损失,希特勒就积极部署苏德战争。
根据后来公开的资料显示,苏联红军在军事部署上对德军入侵早有准备。1941年2月,苏联针对德国可能的战争计划制定了《动员41》计划。同年5月,苏联又启动了《国境线战役掩护计划》。苏军一线部队共65个师积极备战,第二梯队共69个师开往边境参战。直至战争爆发前,苏军在西部边境地区部署了170个步兵师、2个独立步兵旅和12个空降旅。但由于斯大林对希特勒入侵苏联缺少特别足够的警惕性,导致苏军各个部队对德军的入侵也缺少足够的警惕性。
上图_二战两名苏联红军战士站在被击毁的德军坦克前
第三,苏军的部署出现了问题。
苏军在西部边境地区部署了170个师,2个独立步兵旅和12个空降旅的庞大作战部队,但苏军在军事部署上存在严重问题:苏军第一线部队总共部署了65个师,但这65个师全都是步兵师部队,而德军进攻苏联的部队却是包含坦克兵、炮兵和步兵的合成集团军,德军编制内还有装甲军(坦克军)参战。这样一来,苏军一线步兵师将面临德军合成兵种集团军的直接打击。由于武器装备上的差距,苏军步兵师面对德军合成兵种集团军、坦克军的进攻势必损失惨重,如果苏军将足够多的装甲师、炮兵部队和步兵师一起配置在一线阵地,形成合力抵抗德军,战况的发展或许不像现实那么糟糕。
一个叫狄克的德军老兵在回忆苏德战争时说到:“(苏军)缺乏防御的准备和部署,纵深非常不弱,所以才会在突然打击下溃不成军。”
上图_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
第四,斯大林的指挥存在严重失误。
苏德战争初期,斯大林的指挥存在严重失误。这一点可以从两场军事行动中找到答案:
其一,德军闪击苏联之后,苏军一线部队损失惨重。
但斯大林不顾一线部队损失惨重的情况,向苏军发出“坚决反击”的命令,让苏军在缺少制空权的情况下对德军展开坚决反击。结果让苏军一线部队遭到了更加巨大的损失。比如,苏军第3机械化军第2装甲师于1941年6月23日以后向立陶宛小镇拉塞尼艾发动进攻,但在德军的装甲部队的反击下,第2装甲师和德军反复拼杀,最后于6月25日撤出阵地。根据德军战报,德军炸毁了苏军第2装甲师230多辆坦克中的180多辆坦克,就连第2装甲师装备的KV1重型坦克也被德军炸成废铁。
上图_莫斯科保卫战,苏联士兵正在作战
其二,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派出大军包围了乌克兰首都基辅。
为了集中兵力守卫莫斯科,朱可夫向斯大林建议,将苏联西南方面军部队撤出乌克兰首都基辅。但是,斯大林拒绝了朱可夫的建议,导致苏军西南方面军66万人在基辅会战中被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全部歼灭,就连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也在突围中牺牲。
正是这以上4点原因,让苏军在开战半年内损失了400多万部队。但是,由于苏联的国防动员能力非常发达,苏联以超出想象的动员补充了一线部队的兵员损失,还组建了很多新的部队。苏军于1941年12月在莫斯科方向对德军展开绝地反击。希特勒看到了苏军部队的缺陷,却远远低估了苏联的战争潜力和抵抗意志。
作者:军事帅哥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铁血苏德》徐焰著辽宁人民出版社
【2】《巨人的碰撞:一部全新的苏德战争史》戴维?M.格兰茨,乔纳森?M.豪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