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春天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石祥祯(石祥祯和蚕儿结局)

趣找知识 2023-08-30知识百科
咸丰三年(1853)十月初,东王杨秀清发起了太平军西征。这次西征的目的是攻占湖北、湖南,以拓展天国战略生存空间。>石祥祯(石祥祯和蚕儿结局)当年10月初,国宗石祥

咸丰三年(1853)十月初,东王杨秀清发起了太平军西征。这次西征的目的是攻占湖北、湖南,以拓展天国战略生存空间。

>石祥祯(石祥祯和蚕儿结局)

当年10月初,国宗石祥祯(石达开族兄)、右军主将韦志俊(韦俊,韦昌辉之弟)率军自江西九江进占湖北武穴后,继续进攻田家镇,清署理湖北按察使唐树义、武昌府同知劳光泰、副都统魁玉、总兵杨昌泗等率军拒守。

太平军紧锣密鼓地加紧准备,欲从水、陆同时发起进攻,先夺取长江南岸的半壁山要塞,以控制长江江面和北岸的田家镇。

驻守长江北岸的魁玉、杨昌泗部是绿营军,虽是朝廷正规军,但素质较低,军纪涣散,战斗力很弱。不久,湖北按察使江忠源率2000兵马(新宁勇)匆匆赶至,增强了守备力量。当时清军水陆师近万人,而太平军却多达数万人。

10月15日,太平军步兵和水军同时发起进攻,清军稍事抵抗即溃败,兵勇纷纷溃逃。江忠源先赶赴水营,下令架炮轰击,不料兵败如山倒,军无战心,战船均被太平军掳获,江忠源只好登岸率部迎战,又被击败,只得率残部逃往广济。唐树义、劳光泰、杨昌泗、魁玉率领的绿营被太平军击溃,几乎全军覆没。太平军顺利占据田家镇,旋即大举进入湖北。

1854年10月,曾国藩、曾国荃指挥湘军奇袭武昌,太平军守将石凤奎、黄再兴麻痹大意,守军死伤惨重,战船损失殆尽,残部被迫撤出武昌,退守田家镇。

曾国藩复夺武昌后,信心大增,他婉拒了湖北署理巡抚的任命,一心一意带领湘军东进,并制定了3路进军的计划,他准备先攻破田家镇,继而进占九江。

石凤奎等率武昌守军退到田镇时,适逢奉命来援的燕王秦日纲也率军赶到,随即严密布防,自田镇到蕲州沿长江北岸40里夯筑一道长长的土城,从田家镇横过半壁山江面拦设一道粗粗的铁索,并在半壁山上构筑5座坚固的堡垒,并在周边挖壕沟引湖水以为护城河。

11月3日,东王杨秀清传令秦日纲修葺坚固营垒,并打造木簰、木城,在江心布设障碍以堵截太平军水师战船,加紧设防。没几天,湘军果然水陆俱进,大举来犯,气势汹汹。太平军在此集结了大约4万兵力,由悍将秦日纲亲自指挥,兵力虽然强盛,部署也很严密,但后方空虚,第二梯队力量十分薄弱,秦日纲有后顾之忧,不敢主动发起进攻,只是一味被动消极防御,处境竟有些尴尬。

11月20日,湘军悍将罗泽南、李续宾率精锐进攻守兵较少的半壁山营垒。在前次防御中,太平军利用险峻的地形以及坚固的防御工事来对付清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次秦日纲擅自改变了策略,转而在半壁山营垒之外与湘军打野战,颇有点以短击长的味道。

当罗泽南、李续宾率军进至半壁山前约2、3里处时,太平军便前去主动迎战,驻扎在田家镇的主力也分兵渡江前去增援。经过一天的浴血苦战,太平军失利,死伤无数。

第二天,湖南提督塔齐布率领的一支湘军开到距离半壁山下不远的富池口。23日,秦日纲亲自督率大军在半壁山下与罗泽南、李续宾部展开激战,先胜后败,数千将士死伤。秦日纲发起反扑,却未能扭转败局,反而死伤更多。接着,塔齐布率部与太平军在富池口展开拼死肉搏,太平军死伤惨重,再败一局。听说田家镇、半壁山战况吃紧,韦俊、石镇仑、韦以德等率军从芜湖来援。

24日,秦日纲、韦俊等率军从长江北岸分路渡江,同塔齐布、罗泽南两军鏖战一天,均受挫,伤亡颇重,被迫又渡江退回。

12月2日,杨载福、彭玉麟率湘军水师用火炉熔断、大斧斫断拦江铁索,太平军水师前来拦截,战船却被捣毁、击沉不少,剩余的船只见势不妙,急忙杨帆东走武穴,湘军水师随后纵火焚烧,塔齐布、罗泽南又在南岸发动助攻,太平军水师驻泊在江面上的大小战船被烧毁约5000艘。

半壁山失陷、横于江面的大铁链也被湘军熔断、捣毁了,驻扎在田镇的太平军一下子就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加上从蕲州方向开来的援军已闻讯而半道退回,田家镇守军人心惶惶,已无法再战。翌日清晨,秦日纲、韦俊等率残军从田家镇撤走,往东退到黄梅一带。是役,湘军攻占了半壁山、田家镇要塞,近两万太平军战死,其水军损失尤其惨重,数千艘大小战船几乎全部被清军焚毁,清军以较小的代价赢得了较大的胜利。

【插图源自网络】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