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
卢沟桥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梁,历史久远,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同时,它是 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我国 永远难忘的一
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
卢沟桥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梁,历史久远,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同时,它是 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我国 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今天,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通过这篇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尽早发现一些教学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一起来看下吧!
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卢沟桥烽火》叙述了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敌气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为了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动机和时代背景十分必要,这有助于他们学习课文,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
执教《卢沟桥烽火》之前,我就先让孩子们自己借助自己所能够运用的外因了解时代背景。课堂上孩子们介绍: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 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 。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 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 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打铁趁热,我接着切入我上课的主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注意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了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 ,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相机板书课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行为的憎恨。
在此基础上我注重 学生准确体会词语的感 彩,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感受本文对比鲜明,描写生动的写作特色,如:“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 的险恶用心及卑鄙的行经,带有鄙视唾弃的感 彩;“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让学生在有感情的品读中去体会词语的感 彩,并能在今后的作文中学以致用。当然一开始的课堂气氛的创设对于课堂教学十分有利。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教师们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