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鸦的对话所引发的的思考
鲁迅的名篇《 》的研读进入第三课时“坟场相遇”。前两课时分别为“刑场鉴赏”与“茶
从乌鸦的对话所引发的的思考
鲁迅的名篇《 》的研读进入第三课时“坟场相遇”。前两课时分别为“刑场鉴赏”与“茶馆议 ”,从海明威的一句名言“不幸的童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作为开场白。然后介绍鲁迅辛酸的童年,“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每天出入于质铺与 店……..”“父亲,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我现在还能听到那时的自己的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是我对父亲的 的错处。”我平静的朗读先生的文章,学生静悄悄的听,教室中充满了沉寂
的空气,可能触动了自己生活经历,有几位女生的眼角红了。“人生最终是一片荒凉的墓地, 亡, ,生存始终环绕在先生的脑海中,坟场中的相遇渗透着人生的无奈和悲凉,同学们,先找出坟场中最触目惊心的景物”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
学生讨论后, 意见高度统一。最触目的景物是花环,最惊心的乌鸦。花环的讨论比较顺利,而乌鸦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我不经意的问:“乌鸦在坟场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否别有深义?”以下是学生的讨论。
生1:乌鸦的出现是必然的,清明时节(有学生接下“雨纷纷),天气很冷,古人不是说“寒鸦数点”可见天冷时有有乌鸦很正常。
生2:乌鸦在坟场出现极正常,因为它是不吉祥之鸟,迷信中还有乌鸦吃 人的说法。。。。。。。(有学生插嘴那是 , 时吃尸体的)
师:这儿的乌鸦不怕天喊地冻,就是为了解馋?
生3:………..老师,我看这乌鸦是夏瑜的灵魂,夏瑜被反动派杀了,他的灵魂没 ,化做了乌鸦,有人不是 后化做杜鹃吗?越剧中有化蝶呢
。
师:越剧化蝶,照你的观点,瑜儿的前身是乌鸦(生笑)
讨论在继续。
生4这乌鸦可能是革命者的化身,铁铸一般,缩着头, 像箭一样的飞去了,显得很坚强,这就是革命者。
师:原来乌鸦也有革命与反革命之分。那
简直就是神鸦,
(生大笑)
生5:我认为乌鸦就是夏瑜,因为母亲不理解儿子,所以乌鸦也就是夏瑜看到了伤心,于是就飞走了。
师:这可为子女离家找到了理由了,父母不理解,马上就离家。(生大笑)
生6:乌鸦就是乌鸦,(生大笑)古文中说古藤老树昏鸦,月落乌啼霜满天。乌鸦出现就是渲染凄凉气氛。
师:有理,乌鸦可以烘托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凉。鲁迅自己说, 结尾很有些 气。乌鸦就可以体现 气。
此刻教室内学生要求发言的热情倍增,许多学生跃跃欲动,我猛的发现有一生高举着手,神情激动,我示意他说。这一说,说出了个大问题。“老师,万一乌鸦不识好歹,飞上坟头,那该怎么办?”这明显是一个极具价值的有爆炸力的提问
,当时热闹的场面刹时冷静下来,只有窗外风丝丝做响。讨论陷入了僵局。老师作为阅读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我适时的换一个角度:“乌鸦能飞上坟吗?鲁迅会让乌鸦飞上坟头吗?”沉默了整整三四分钟,此刻的沉默是极具价值的思考和探索。终于有人打破了沉默,一只手举起。
一位女生率先说:“如果乌鸦飞上了枝头,那夏四 愿望岂不是实现了吗?前面老奶奶不是说: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会有报应的,我总觉得“坑”字很关键,但我又说不清楚。”学生大笑。我顺势问:“其实我们这位同学的眼光用敏锐来形容,的确,这个坑字把我们都坑了。”生笑。何为坑?学生讨论,集中意见为“坑”就是欺 ,唆使,诱引。我问他们是谁?“是夏瑜的同 ,革命者”一位学生猛然说。我示意他说完整,此生侃侃而谈,看来思考的已相当成熟:“在母亲的头脑中,儿子自然是自己的好,瑜儿是安分守己的,由于一些革命 人的哄 欺诱使他变坏,最终走上黑道,所以夏四奶奶讨厌仇恨诅咒他们。”我适时插一句:“那鲁迅对此怎么评论?”“万一
乌鸦飞上了坟头,那就是对革命者的否定,鲁迅是同情支持革命的。鲁迅绝不可能这样想,也不可能这样写,所以乌鸦只有飞离,强化了先生对夏四 否定和讽刺,这是对革命者的理解和尊重。” 我情不自禁
的为他的精彩发言而鼓掌,教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才是流动的有灵性的课堂舞台。我趁热打铁,我说“从乌鸦上,我们看到了浓重的悲凉,革命者的寂寞连自己的母亲也有隔膜,居然为此感到耻辱,夏四 怨嗟话语及曲意的辩护,与场景的悲愤肃杀的气氛相吻合,传达了深入心扉的悲哀,花白胡子,红眼睛,康大叔对先驱者的误解和仇视情有可原,最伤心的是亲人射出的诅咒之箭。革命者的
悲凉和群众的愚昧可见一般,革命任重而道远。这一切我们还真的感谢这只非同寻常的乌鸦。
乌鸦的对话告一个段落,但引发的思考没有停止。我想到了以下几组关系
一热闹与静默
自从语文课标中出现“对话”一词后,我们似乎一夜之间进入对话新时代,将对话进行到底,将对话玩的 去活来已成为时髦话题。而抛弃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吟诵揣摩品味的方式。课标强调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态度,于是我们教者不假思索的奉为金科玉律,于是乎课堂上狠刮起讨论之风,澎湃着交流波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童言无忌,戏说歪说。尤其一些公开课,已沦为作秀课。一声响指,讨论雀起,风起云涌;一声击掌,戛然而止,训练有素。小组讨论, 汇报。更有多媒体压阵,声画时尚冲锋。如果一节课中没有讨论这一环节,似乎有悖于课标。如果一节课中沉默了哪怕几分钟,那简直是大逆不道。在热热闹闹中,我们丧失了什么?忽视了倾听,丧失了思考,丧失了语文特有的感悟,丧失了对话的基础。读书切戒在匆忙,涵咏工夫兴咏长。只有老师 学生真正深入文本,用心品味内在意义默读静思,才能品味语文的妙处。所以在《 》中,当学生提出乌鸦为何不飞上坟头时,我 学生再次沉入文本,慢慢用心静思,给学生以沉默的权利,。老师自己也要耐得住寂寞,提倡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读了一句就要谈体验,提一个问题就对话,势必造成阅读的粗浅表面化。更何况,语文中存在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时候。此时仓促对话,勉为其难,易造成伪对话。总之,如果摆不正热闹与静默的关系,易把经典文化的阅读异化为快餐文化的消费,学生也无法真正获得思考的过程与体验,最终导致人文精神的流失。名为热闹,实为浮躁,名为创新,实为虚无,名为对话,实为糊弄。
二放纵与说不
由热闹与静默就引出放纵与说不的矛盾。课标中最夺人眼球的莫过于尊重个人的见解,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如果一旦陷入片面的理解,又走入了一条 胡同。教者一味的迁就学生,不敢说不。现在课堂教学有一种怪现象,以前老师是一言堂,学生附和,不敢说不,现在学生群言堂,老师成了好好先生,亦不敢说不。以前老师高高在上,牵着学生走,现在老师俯首甘为,匍匐于学生的脚底下,还美其明曰保护尊重学生。在乌鸦的对话中,生2生3生4的回答显然是有缺陷的,流离于话题之外。虽说是个性话的解读,但实际上是对文本的误读,乱读,戏读。教者就用“简直就是神鸦”调侃的,实际就是否定了其错误,使对话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就是温文尔雅的孔夫子也不是一味的赞赏学生,在《侍坐》一文中,夫子对子路这位老兄鲁直的回答,夫子的表情并不是竖起大拇指说“太棒”,而是“哂”之,实有蔑视之义,在教学中,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其中必有最合理的和较合理的答案存在,也很可能有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混杂其中。对话教学允许各种 异共存,但是不合理的和错误的理解却要拒之课堂之外。.道理很简单,对话目的是为了探求真理,获得真识,培养探究精神和诚实的品格。.所以,教师必须理直气壮地指出生的错误,纠正各种偏 ,不能毫无原则地肯定这也是合理的,那也是正确的。四面掌声叫好,骨子里是教者的平庸,不作为。将对话异化成言不及义的空话,异化 云亦云的套话,异化为假崇高假神圣的神话,异化为尖酸刻薄的 话。流失了悟性,个性,灵性。“主流观念和标准的缺乏将有可能把教学中的对话流为单纯的辩驳和争吵(郑国民语).
三组织和旁观
在对话中,教者还需摆正组织和旁观的位置,后现代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之一多尔把教师的作用定位为“平等中的首席”,是耐人寻味的。实际上,不论时代怎么变,师生之间总有一种不平等的 异,对话中的平等只是人格的平等,而这仅是对话的前提。“而学识上的 异则是对话的动力,师生对话是一个 异的调整发展的过程”(李维鼎《对话三题》)现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者自己却落得个清闲,有时是自己的思维跟不上学生的步子,也只能袖手旁观,沉默是金甚至是假装糊涂。在《 》的教学中,开篇充满感情的朗诵,过程中精要的点评,适当的穿插,尤其当学生提出“乌鸦会不会飞上坟头”看似刁钻实有价值的话题时,教者善于 点拨,因势利导,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者在思考中心领神会而智力腾飞,使学者在昏暗中悟见光明而豁然开朗。”(蔡澄清)此时的教者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挈机,以促成课堂对话的精彩。课堂是流动的,动态的,生成性的.这要求教者具备相当高的语文文化素养,教学机智及教学幽默才气开阔的视野。善于调控整个教学场景,教师并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地看、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所作所为的参与者组织者。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意料与意外情况,及时调整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而不直接干涉。由牵着学生走向推着学生走转变,推要推准方向,推要把握时机。在学生疑窦处轻轻一点拨,往往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教师在学生激烈论争的相持中稍微一归纳,往往出现拨开云雾见青天的顿悟。对话从来就不排斥教师的“讲”,关键在于讲什么、如何讲、什么时候讲。钱梦龙先生把“平等中的首席”理解为“营造对话氛围——使对话在 、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组织对话过程——使对话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调控对话方向——使对话始终围绕当前的话题进行;
保证对话的省时和有效——使对话过程成为 的师生互动过程。”在课堂中,老师组织者促进者这种身份不应弱化,不宜淡化,不能退化。在课堂流程无头绪时“引”一下,无方法时“导”一下,无支撑时“扶”一下,无情感时“激”一下。
当先进的
教学理念变成 板的教条,当灵性智慧碰撞的课堂变为嘻嘻哈哈的放羊场,当平等中的首席沦为好好先生,或寂寞的旁观者,易使语文对话教学流于形式,热热闹闹一阵子后,又销声匿迹,这实在是教学的悲哀。我们教者应要放出眼光,吃透精髓,摒弃一切 的框框,真正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