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是如何想的(杜甫传诗圣)
“杜甫草堂”:诗史堂
《杜甫传》是我最近读完的一本书,前日专程再次
“杜甫草堂”:诗史堂
《杜甫传》是我最近读完的一本书,前日专程再次参观“杜甫草堂”,让我了解到“诗圣”杜甫的一生虽坎坷,但他却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杜甫一生坎坷,满腹才华,无人赏识;孩子饿死,无能为力;衣不蔽体,挨饿受冻;经历战乱,颠沛流离;有家不能归,漂泊一生,却时刻盼望能为君王效力的机会,三吏三别最后自己出谷,却早已年老体衰,卒于孤船上。
杜甫纵使这样坎坷的一生,却依然热爱生活,挚爱妻儿。从他笔下的诗歌中对山水景物的描绘、日常生活场景、饮食感受和充满天伦之乐的画面,无一不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
(*)
01.
杜甫“少小多病”,幸有姑母如慈母般疼爱,生活在一个礼教家庭。七岁起始学诗便作了首歌咏凤凰的诗。九岁时,就惯于书写大字,临摹虞世南的书法。他不断地作诗、写字、学习、然并未失童心。
从这首《百忧集行》可以看出他童年顽皮天真,他精神和身体随着所处时代健康起来了,可能在童年时已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奠定了他后来面对人生苦难坎坷时,总是对生活充满热爱。
忙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02.
青年时代的杜甫意气风发,有着“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那样坚决的性格,有着“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那样博大的胸怀。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杜甫进士考试那年二十四岁,刚从吴越回到巩县故乡,请求县府保送。当年进士投考人数两三千人只取录二十七名,杜甫落第了。之后三、四年间,因他的父亲在兖州做司马,他也能以“裘马清狂”里度过几年。
大约在他二十八九岁时,他写出来他诗集里最早的诗:《登兖州城楼》和《望岳》。
岱宗(泰山)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实拍于杜甫草堂
03.
741年(开元二十九年),杜甫从山东回到洛阳,在首阳山下尸乡亭附近开辟几间窑洞作为住所,这就是他后来常常怀念的“尸乡土室”和土娄庄。
他祖父杜审言和他远祖晋代的名将杜预都埋葬于此,这两人也是杜甫最推崇的人物:前者使他时刻意识着写诗是杜家的传统;后者则以他的才智和事业向他昭示,使他觉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应有的责任。
杜甫十年漫游里,经历不少秀丽和雄伟的山川,认识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后来虽写出《望岳》那样的诗,平时写些诗文,社会实际工作还沒开始。这一年他已经三十岁了,也可能是在这时与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杨氏结婚的。
杜甫和杨氏相差十岁,杨氏十九岁嫁给杜甫,婚后夫妻琴瑟和呜,感情笃深,安史之乱后,杨氏和他一起颠沛流离,吃了很多苦。他在月下怀念他的妻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
家道中落已是中年的杜甫郁郁寡欢,连温饱都不能解决。
杜甫回家省亲,刚踏进家门就听见妻子在号啕大哭,原来是才1岁多的小儿子竟然被饿S了,他抱着儿子的身体痛苦哀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杜甫自责愧疚,妻子却始终不离不弃,为他养育孩子,令杜甫感动,也成了他写作的动力。在那个时代,男人都三妻四妾,唯杜甫始终只深爱着他的妻子,真正做到一生一世一双人。
04.
长安十年
杜甫在他三十五岁时(746)也到了长安,在李林甫的阴谋政治里遇打击,父亲可能在奉天县令的任上不久便死去了,经济上沒了来源,在长安一带流浪。
时而住在首阳山下窑洞里,时而长留洛阳。洛阳人文荟萃,豪官富贾勾心斗角,他感到憎恶和厌烦,曾用两句诗表达心情: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赠李白》)
杜甫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低声下气,充作几个贵族府邸的“宾客”,另外还找到一个副业,在野里采撷或阶前种植一些药物,随时呈献给“贵族”换取一些“药价”,他说这是“卖药都市,寄食友朋”,但实际情况却在诗里写得清楚:
朝扣富几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四十岁后,不但穷,身体也渐渐衰弱。751年秋天,长安多天下雨,到处墙屋倒塌,杜甫在旅舍整个秋天都病着,门外积水中都生出小鱼,床前的地上长遍青苔。
他肺本就不健全,这次又染疟疾。
他病后到友人王倚家作客向王倚述说病况。王倚热忱的招待了杜甫。他的古道热肠和盛情款待,令杜甫发自内心的感激,于是写诗《病后遇王倚饮赠歌》以致谢忱。
且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沉年苦无健。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同年冬天,他寄诗给咸阳、华原两县县府里的友人请求援引时,吸取民间方言口语,使他的诗变得新鲜而有力。
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投简咸华两县诸子》)
杜甫困居长安,经历诸多坎坷,应试,落第,后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衣不敝体,食不果腹,“到处潜悲辛”的生活。
最后才得到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任务是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职位是正八品以下。
接受职务前,先到奉先去探视妻子,十一月里的天气,百草凋零,寒风凛冽,手指冻僵,连衣带断了都不能结上。
一路上他把自己这些年的生活总括起来检讨,原本可以像李白那样遨游江海,潇洒送日月,但他关心人民,爱护人民政府,如今头白体衰,才获得看管兵器的职务。
走过骊山天已破晓,玄宗正在华清宫避寒,在歌舞声中尽情欢乐。
他将这些经历与感想写成《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再回长安在率府工作沒多久,“安史之乱”暴发。洛阳沦陷前一个月,杜甫离开长安。
拍摄于成都杜甫草堂
05.
756年五月,杜甫从奉先带领一家人到白水,寄住舅父崔顼的高斋中。六月里哥舒翰出关反攻三十万人全军溃败,潼关失守,白水沦陷,杜甫又开始流亡。最后把家安置在鄜州城北的羌村。
六月十二日夜里,玄宗带着贪污宰相和贵妃走出延秋门,逃往西蜀。经过马嵬坡事变。
等到七月十三日,太子李亨(肃宗)即位灵武。
八月洪水落后,杜甫只身北上延州(延安),想投奔灵武。在路上却被胡人捉住送到沦陷的长安,“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这时杜甫45岁。
几经波折,“麻鞋见天子”,才求得一个从八品上的谏官“左拾遗”,却因为宰相房琯罢相而直言上谏令肃宗不快,命他八月里离开凤翔,回鄜州探视妻子。
一路上阡陌纵横,人烟稀少,沿途不是官兵就是难民。路途艰难,猛虎当前,崖石欲裂,山路旁盛开的菊花,各样无名的山果,有的红如丹砂,有的黑如点漆,自然界里只要是雨露均沾的草木都结了果实,想到自己四十六年来毫无成就,感叹生命无常。
经过一年的失散流离,把走入家门时景象戏剧地写在三首题目名《羌村》的五言诗里:妻子见他是: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他的孩子们看见他是:娇儿不离膝,畏我何去。
邻人听说他回来都爬满墙头,歔欷感叹,出乎意外的重逢像做梦一般,杜甫对这情景写出那常被宋代词人借用的名句: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这次回家使他写成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媲美的《北征》。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籍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瞋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 《北征》杜甫
杜甫无论身在何处,经历磨难,遇到多少坎坷,始终是对生活充满热爱,深爱自己的妻子,和子女间的亲情表达方式很特别。
“房琯罢相”的事件,杜甫被卷入长期的政争里,影响了他后半生,后来寄居秦州,滞留西蜀都和这些人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06.
杜甫在759年的岁末到达成都,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里,没多久他在溪畔开辟亩大的地方搭建茅屋,得亲朋好友帮助总算有安身处所,也就是如今的“成都杜甫草堂”。
760年(肃宗上元元年),杜甫结束了十载长安、4年流徙生活。
他眼前的花木是:
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田舍》)
眼前的虫鸟是: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之一)
说到春夜的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夜晚的幽静: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遣意》之二)
杜甫一家的生活充满人间乐趣,夫妻恩爱,子女绕膝承欢。
杜甫草堂“春夜喜雨园”
尽管两三年后杜甫再度流亡,经历幕府生活……身受颠沛流离之苦,一生坎坷,却依然热爱生活。晚年在夔州期间,一位笃信佛教有所禅悟的朋友曾动员杜甫登禅境,他以“妻儿待我且归去”为由拒绝。
杜甫在旧日的封建时代度过了悲剧坎坷的一生。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不曾采取任何一个方式逃避现实,这是由于他具深刻的乐观精神。
他一生写了两千多首诗,他诗歌内容的广博渊深和艺术形式丰富。
杜甫一生尽管生活困苦,但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种境地,他都以一颗赤诚的心关切时政民瘼,发为感人肺腑的诗篇。被人们尊称为“诗圣”。
当我们在生活中面临诸多磨难,面对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时,要相信生活给予我们苦难的同时,也让我们收获丰富而宝贵的成长经历,从中获得感悟,智慧,变成一种动力,一种活得更好的力量。
尽管后来他的S因说法不一,但个人愚见,当时的杜甫身体状况非常不好,病逝的说法较能让人信服。
《悟空传》中说: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斗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杜甫留给世人许多惊世之作,被世人称为“诗圣”,他作的诗被世人诵读,代代相传。
#春日生活打卡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