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柏拉图的《苏格拉底之死》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一些屈指可数的思想巨子,他们的精神有着无法估量的魔力,不仅影响着一个或者数个学科的历史发展,
解读柏拉图的《苏格拉底之死》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一些屈指可数的思想巨子,他们的精神有着无法估量的魔力,不仅影响着一个或者数个学科的历史发展,而且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阅读《苏格拉底之 》,我们格外幸运地同时亲近了这类思想巨子中的两位———该文的作者柏拉图及其笔下的人物苏格拉底。
柏拉图于公元前427年5月7日出生在雅典的一个名门贵族之家。本名“阿里斯多克勒”(意为高贵典雅或 又最有名的人),后因其体格容貌的特征被人称为“柏拉图”(意为肩膀宽阔或额头宽阔)。青少年时代,柏拉图受过良好的教育,以博学多才著称于雅典。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在老师身边学习了8年。苏格拉底 后,柏拉图离开雅典,在埃及、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等地游历了12年。公元前387年返回雅典后开办了举世闻名的阿卡德米(A-cademy)学园。阿卡德米学园是欧洲历史上 所大学性质的综合学校,前后存在了916年(学园于公元529年被东罗马帝国 查士丁尼下令关闭),培养了亚里士多德等对人类文明有重要贡献的 科学家和人文学家。柏拉图一生著述颇丰,最重要的有《申辩篇》《克里托篇》《美诺篇》《 篇》(又译为《理想国》)《斐多》《会饮篇》《斐德罗篇》《巴门尼德篇》《蒂迈欧篇》等对话录。
柏拉图终生敬仰的老师苏格拉底更是西方文化史上的一个奇人。他的名字涵盖了整部古希腊哲学史。他之前的古希腊哲学流派被统称为“前苏格拉底派”,他之后的被分为“大苏格拉底派”和“小苏格拉底派”。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和宝库。因此,有学者认为:全部希腊哲学史,乃至欧洲哲学史都是由苏格拉底决定和左右的,“整个西方文化都是苏格拉底和 教的遗产”。〔1〕然而,考察起来,这位统御哲学世界和西方文化的人物竟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成果主要记载在他的两个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作品中。色诺芬是一位重要的历史学家和 家。但是,在西方文化史上,其地位和影响无法与柏拉图比肩。柏拉图的对话录被誉为哲学和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除了 创作的《法律篇》,柏拉图的所有对话录都出现了苏格拉底的身影,而且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大多数对话录的 者和主角。可以说,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主要活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要区分历史上真实的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是十分困难的。要区分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柏拉图的思想同样是十分困难的。
苏格拉底的巨大声誉与他震撼历史的 亡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前399年4月的一天,由501位普通公民组成的雅典法庭以“创立新神,不信旧神”和腐蚀青年的罪名判处苏格拉底 刑。〔2〕翌日,恰逢城邦举行神圣的宗教祭祀活动,暂缓处决 囚,于是,苏格拉底被投入 。其间,他每天都和前来陪伴的朋友、学生探讨哲学问题,直到约一个月后从容就义。柏拉图有4篇对话录涉及苏格拉底的受审、囚禁和 亡:《游叙弗伦》描述了苏格拉底即将上法庭时,在王宫前廊与游叙弗伦的对话;《申辩篇》记录了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慷慨陈词;《克里托篇》记载了苏格拉底临 前3天就是否应该越狱的问题与朋友克里托(即克里)的对话;《斐多》描述了苏格拉底 亡之日的思想和行动。
《苏格拉底之 》为《斐多》的节选。文章开门见山, 句便点出了主旨:“修养道德、寻求智慧。”以我们今天的眼光,这八个字涉及了道德和智慧(知识)两大范畴。但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来说,道德与智慧(知识)却是同一的。在希腊文中,哲学(philosophia)一词的本义为“爱智慧”。然而不同的哲学家对“智慧”有不同的理解。古希腊的“前苏格拉底学派”也常常被称为“自然哲学派”。因为那些哲学家研究的重心是自然(即宇宙万物)的本质。而苏格拉底 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将研究的重心转向怎样做一个德性崇高的好人。苏格拉底哲学的核心命题为:“美德就是知识”。〔3〕他所谓的“知识”,不是关于外部事物的规律,而是内在的道德知识。该文第二自然段提到德性崇高之人“一辈子不理会 的享乐和装饰,认为都是身外的事物,对自己有害无益;他一心追求知识;他的灵魂不用装饰,只由自身修炼,就点缀着自制、公正、勇敢、自由、真实等种种美德”。这里,作者实际上点明了值得人们“一心追求”的“知识”就是“自制、公正、勇敢、自由、真实等种种美德”。苏格拉底把美德(善)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认为美德(善)是 的主宰、 的目标;是创造的本源、规范的本源,是照亮万物的光。“财富不会带来美德(善),但是美德(善)会带来财富和其他各种幸福,既有个人的幸福,又有 的幸福。”〔4〕因此,最根本的知识就是关于美德的知识。
至于何谓“美德”,美德范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作为一篇哲学对话录,《苏格拉底之 》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这不是作家的疏漏。苏格拉底反复申明他一无所知,他本人不知道也从未见过有谁知道美德究竟是什么。他所能做的是 停息地与人们探讨美德。他是那个时代声誉 的老师,有众多追随左右无比敬仰他的 。但是他从不以老师自居,从不提供问题的答案。该文第二段 句:“当然,一个稍有头脑的人,决不会把我所形容的都当真”,就一如既往地申明了他的态度,强调了他并不肯定自己所说的完全正确,更不代表 真理。他不断地提出问题,诘难人们,努力帮助人们打开心扉,让人们自知无知,反省人生,重视自我的道德修养。该文第四自然段,在回答克里有何临终“嘱咐”的询问时,苏格拉底强调要与他“经常说的那些话”相一致,他惟一的“嘱咐”就是“只要你们照管好自己”。联系上下文和苏格拉底的一贯思想,这里,“照管好自己”就是指照管好自己的灵魂。在他看来,美德不仅是最根本的知识,而且是 体的日常 实践;追求美德首先就是实践美德;人生的 任务和头等大事,不是照管身体和财富,而是“照管好自己”的灵魂。他的哲学因此被视为一种“自我照看的 ”(福柯语)。
在这里,作者以形象的审美观照取代抽象的理论思辨,寓深奥的哲理于鲜明具体的文学形象之中,用文学家的生花妙笔记述了苏格拉底在 亡之日“照管好自己”的 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在柏拉图笔下,身处 亡逆境的苏格拉底就是美德的化身。
面对 亡,苏格拉底仍然在坚持不懈地探讨和追求真理。多年来,他像一只“牛虻”一样,“整天飞来飞去,到处叮人”,〔5〕指责人们不应该沉醉于 享受和实际利益,而应该注重灵魂的完善。他的敌人就是因为容不得这只“牛虻”的“叮咬”才以宣扬异教、毒害青年的罪名将他告上法庭的。从法庭审判的过程来看,多数审判者也不是非处 苏格拉底不可,只是想要他表示悔过并从此闭嘴。作为雅典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洞悉多数审判者的意愿,清楚自己怎样才能逃避 亡。但是,他认为,“在法庭上,就像在战场上一样,我和其他任何人都不应当把智慧用在设法逃避 亡上。逃避 亡并不难,真正难的是逃避罪恶”。〔6〕因此,他不仅没有屈从,反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法庭上坚持自己的立场,慷慨激昂地宣传他的学说,以致激怒了多数审判者。在 亡之日,他仍然泰然自若地与朋友、学生论证灵魂与 的关系以及生 的 问题,孜孜不倦地告诫人们: 的需要,包括个人 后尸首的处理都是无须理会的小事,只有灵魂和精神才是值得高度重视的;人生的 价值和意义在于“尽力修养道德、寻求智慧”,“照管好自己”的灵魂。在关注困扰着全人类的重大哲学命题的同时,他没有忘记实践美德,承担起自己应当承担的哪怕是十分细小的责任:喝毒 之前镇定自若地洗了澡,以免麻烦别人来清洗自己的遗体;给妻儿留下遗言后让他们离开,以免他们过于悲伤并在此哭号; 还不忘交代友人为他“向医 神祭献一只公鸡”。
面对 亡,苏格拉底仍然在坚定不移地维护着公正。三天前,同龄挚友克里来到牢房劝他为了朋友和年幼的儿子保全性命,逃离 刑。国内外的朋友们已经为此做好了一切准备,只要他点头同意,随时可以逃出牢房,到国外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苏格拉底回答:“不要考虑你的子女、生命或其他东西胜过考虑什么是公正。”〔7〕法律是公正的基础和保证。逃监行动实质上表明你不承认法律的效力,实质上是在个人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摧毁法律和整个 ”。〔8〕尽管眼下 和法律错判了他的 刑,他也不能反叛 和法律。因为,“人在任何处境下都一定不能作恶……即使受到恶待也一定不能作恶。”〔9〕“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活得高尚、活得正当。”〔10〕苏格拉底拒绝逃监,他宁可承受不公正,也不肯犯下不公正之罪。因此,即使在 亡之日,对于自己的冤案,苏格拉底也没有一句抱怨之词,更没有迁怒于执法者。文章第七自然段借行刑者———“牢狱的监守”之口告诉读者,每当他奉命叫 刑犯喝毒 时,这些人无不凶他骂他。只有苏格拉底“明白谁是有过错的”,不生他的气,始终公正地和善地对待他。他称赞苏格拉底是“ 里 尚、最温和、最善良的人”。传达上司命令之后,这位以执行 刑为天职的监守竟然忍不住为苏格拉底即将受 而失声痛哭。除了监守的哭,《苏格拉底之 》还在第十自然段写了“我们”———苏格拉底的朋友和学生的哭。苏格拉底斥责“我们”的哭泣“真没道理”“这等荒谬”;而对于监守,苏格拉底的评价是:“他是个 的人,他这会儿为我痛哭流泪多可贵啊!”为什么对于同样的哭泣行为,苏格拉底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呢?这是因为,在“我们”的眼泪里,苏格拉底看到的主要是情感的力量,是人对于 生命的本能留恋,他要求“我们”以哲学家的理性来勇敢地对待 亡。而在监守的哭声中,苏格拉底听到的主要是理性和公正的力量,他赢得了监守对公正原则的认同。
面对 亡,苏格拉底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人的尊严、高贵与勇敢。没有愤世嫉俗的怒号和怨尤,更没有自爱自怜的倾诉与悲鸣,苏格拉底以哲学家的博大胸怀和深邃理性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厄运。别的 囚“听到命令之后,还要吃吃喝喝,和亲爱的人相聚取乐,磨蹭一会儿”才喝那毒 。而苏格拉底觉得这种贪恋 生命的做法十分可笑,他不肯拖延时间,而是勇敢坚定地迎接 亡:接过装着毒 的杯子,“非常安详,手也不抖,脸色也不变”,“高高兴兴、平平静静地”喝下毒 ,然后一丝不苟地按照掌管毒 人的要求安安静静地行走、安安静静地躺下……
苏格拉底“在安静中 去”。他以无与伦比的“智慧”击败了生命本能,超越了与生俱来的 亡恐惧,捍卫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进入了一种崇高境界。这“安静”中迸发出震撼西方文化史的惊雷,也迸发出至今仍然震撼着我们每一个读者心灵的惊雷。而他的天才学生、本文的作者柏拉图,通过描写他的“安静”之 ,塑造出“最善良、最有智慧、最正直”的圣人形象,生动而 地演绎了“修养道德、寻求智慧”的主旨。
〔1〕〔3〕让·布伦《苏格拉底》第116、90页,傅勇强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游叙弗伦》第13页,严群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5〕〔6〕〔7〕〔8〕〔9〕〔10〕柏拉图《柏拉图全集》( 卷)第18、19、28~29、49、44、43、41页,王晓朝译, 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