鼍龙解析(鼍龙扬子鳄)
(*)
【名称】:鼍龙
【别称】:猪婆龙、土龙
【类别】:鼍妖
【特征】:
(*)
【名称】:鼍龙
【别称】:猪婆龙、土龙
【类别】:鼍妖
【特征】:长一、二丈,背尾俱有鳞甲
【能力】:能横飞,不能上腾
【位置】:长江流域
鼍龙,又名猪婆龙、土龙,长一、二丈,背尾俱有鳞甲,能横飞,不能上腾。虽名中带“龙”字,但坊间多只将其视为“龙子”之一。
『龙九子说』
鼍龙位列“龙九子”的说法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原文中言:“列位岂不闻说龙有九子乎?内有一种是鼍龙,其皮可以幔鼓,声闻百里,所以谓之鼍鼓。”之前我们曾盘点过龙九子的名录,无论是[明]李东阳版的“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上、狴犴、屃赑、蚩吻”还是[明]杨慎版的:“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虫八〉〈虫夏〉、睚眦、金猊、椒图”均无鼍龙一说。
而在[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鼍回》中,给出了含有“鼍龙”的“龙九子”名录。
原文中言:敖顺道:“舍妹有九个儿子。那八个都是好的。第一个小黄龙,见居淮渎;第二个小骊龙,见住济渎;第三个青背龙,占了江渎;第四个赤髯龙,镇守河渎;第五个徒劳龙,与佛祖司钟;第六个稳兽龙,与神宫镇脊;第七个敬仲龙,与玉帝守擎天华表;第八个蜃龙,在大家兄处砥据太岳。此乃第九个鼍龙,因年幼无甚执事,自旧年才着他居黑水河养性,待成名,别迁调用,谁知他不遵吾旨,冲撞大圣也。”
也就是说,“鼍龙”是西海龙王敖顺之妹与泾河龙王所生的第九子。区别于民间“龙生九子”中龙与不同动物交合生出不同龙子的说法,吴承恩借敖顺之口阐述的观点的是敖顺的妹妹只嫁给了泾河龙王一个夫君,一夫一妻却生出了九种不同的龙子。这也让原文中的孙悟空颇为好奇的问道:“一夫一妻,如何生这几个杂种?”敖顺道:“此正谓龙生九种,九种各别。”
『鼍化人说』
民间有说法,乘船过江时,切莫将人血滴入江中。这个禁忌的由来,也与鼍龙有关。
[北宋]李昉《太平广记》引《独异记》中载:“唐敦煌李鹬,开元中,为邵州刺史。挈家之任,泛洞庭,时晴景,登岸。因鼻衂血沙上,为江鼍所舐,俄然复生一鹬,其形体衣服言语,与其身无异。鹬之本身,为鼍法所制,絷于水中。其妻子家人,迎奉鼍妖就任,州人亦不能觉悟。为郡几数年,因天下大旱,西江可涉。道士叶静能自罗浮山赴玄宗急诏,过洞庭,忽沙中见一人面缚,问曰:“君何为者?”鹬以状对,静能书一符帖巨石上,石即飞起空中。鼍妖方拥案晨衙,为巨石所击,乃复本形。时张说为岳州刺史,具奏,并以舟楫送鹬赴郡,家人妻子乃信。今舟行者,相戒不沥血于波中,以此故也。”
大意为:大唐开元年间,敦煌人李鹬被任命邵州刺史,举家乘船赴任时路过洞庭湖,因天朗景美,就上岸游玩。李鹬鼻子出血,鼻血滴落在沙滩上被一条鼍龙舔着吃了。鼍龙随即化作李鹬的模样,无论衣着外貌还是言行举止都与真李鹬无异。而真李鹬则被鼍龙用术法禁锢于水底。李鹬的妻子家人迎着鼍妖去上任,全州郡的人都都没有发觉李鹬已经被替换。鼍妖管理州郡几年后,赶上大旱,西江的水都能淌水过,有道人叶静能从罗浮山去赴约唐玄宗的急诏,在路过洞庭的时候发现沙中有人被蒙面束缚,将他救出问道:“你是谁?”李鹬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叶静能于是就写了一道符贴在一块巨石上,石头当即飞入空中。此时的鼍妖正在衙门办公,一块巨石从天而降,将鼍妖砸回了原形。当时张说担任岳州刺史,把这件事详细地报告朝廷,并用船把李鹬送到邵州去,他的妻子家人这才相信此事。现在坐船行路的人,互相告诉不要把血滴在水中,就是因为这件事的缘故。
『猪婆龙说』
“猪婆龙”是“鼍龙”的别称之一,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原文言:“猪婆龙,产于西江。形似龙而短,能横飞;常出沿江岸扑食鹅鸭。或猎得之,则货其肉于陈、柯。此二姓皆友谅之裔,世食婆龙肉,他族不敢食也。一客自江右来,得一头,絷舟中。一日,泊舟钱塘,缚稍懈,忽跃入江。俄顷,波涛大作,估舟倾沉。”
大意为:“猪婆龙产于江西,形状像龙但身子比龙要短,能横着飞。经常沿着江边捕食鹅鸭。有抓到猪婆龙的人,就将它的肉卖给陈姓、柯姓的人家。因为这两姓是陈友谅的后人,祖辈都吃猪婆龙肉,别姓人家都不敢吃。有一个客商自长江以西来,捉到了一头猪婆龙,于是就将它绑在船上。当他江船停在钱塘江边的时候,因为绳子没绑结实,猪婆龙跃入江中,不一会儿江中波浪滔天,立刻就把船给掀翻了。
《聊斋志异》中对“猪婆龙”的相关记载,虽存在神化部分,但无论是从地域还是习性方面,都为鼍龙即扬子鳄的说法提供间接依据。
『扬子鳄说』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鼍字象其头、腹、足、尾之形,故名”的记载,“鼍”字的由来即是鼍本身的形象。而自古文献对“鼍”的描述,除去神化部分几乎均与“扬子鳄”无异,“鼍即扬子鳄”的说法也鲜有争议。“扬子鳄”又名“中华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因生活在长江流域,故得名“扬子鳄”。“扬子鳄”存世量稀少且濒临灭绝,是最古老的鳄鱼之一。
形象参考
鼍龙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鼍龙 [日正德]《和汉三才图会》
文献记载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释名】鱼(《本经》)、土龙。藏器曰∶《本经》鱼,合改作鼍。鼍形既是龙类,宜去其鱼。时珍曰∶鼍字象其头、腹、足、尾之形,故名。《博物志》谓之土龙。物也。今依陈氏改正之。
【集解】《别录》曰∶鱼甲生南海池泽,取无时。弘景曰∶即鼍甲也,皮可冒鼓。性至难死,沸汤沃口,入腹良久乃剥之。藏器曰∶鼍性嗜睡,恒闭目。力至猛,能攻江岸。人于穴中掘之,百人掘,须百人牵之;一人掘,亦一人牵之。不然,终不可出。颂曰∶今江湖极多。形似守宫、鲮鲤辈,而长一、二丈,背尾俱有鳞甲。夜则鸣吼,舟人畏之。时珍曰∶鼍穴极深,渔人以篾缆系饵探之,候其吞钩,徐徐引出。性能横飞,不能上腾。其声如鼓,夜鸣应更。谓之鼍鼓,亦曰鼍更,俚人听之以占雨。其枕莹净,胜于鱼枕。生卵甚多至百,亦自食之。南人珍其肉,以为嫁娶之敬。陆佃云∶鼍身具十二生肖肉,惟蛇肉在尾最毒也。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诸公在了海上走了多遭,这些也不识得!列位岂不闻说龙有九子乎?内有一种是鼍龙,其皮可以幔鼓,声闻百里,所以谓之鼍鼓。鼍龙万岁,到底蜕下此壳成龙。此壳有二十四肋,按天上二十四气,每肋中间节内有大珠一颗。若是肋未完全时节,成不得龙,蜕不得壳。也有生捉得他来,只好将皮幔鼓,其肋中也未有东西。直待二十四肋完全,节节珠满,然后蜕了此壳变龙而去。故此是天然蜕下,气候俱到,肋节俱完的,与生擒活捉、寿数未满的不同,所以有如此之大。这个东西,我们肚中虽晓得,知他几时蜕下?又在何处地方守得他着?壳不值钱,其珠皆有夜光,乃无价宝也!今天幸遇巧,得之无心耳。
[明]吴承恩《西游记》
方面圜睛霞彩亮,卷唇巨口血盆红。几根铁线稀髯摆,两鬓朱砂乱发蓬。形似显灵真太岁,貌如发怒狠雷公。身披铁甲团花灿,头戴金盔嵌宝浓。竹节钢鞭提手内,行时滚滚拽狂风。生来本是波中物,脱去原流变化凶。要问妖邪真姓字,前身唤做小鼍龙。
(你好妖怪工作室原创 文:花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