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春天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2023年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趣找知识 2023-12-27知识百科
2023年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内容:
静海一中2023-2024第一学期高三历史(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
2023年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内容:
静海一中2023-2024第一学期高三历史(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I卷基础题(82分)和第Ⅱ卷提高题(15分)两部分,共分。3分卷面 知识与技能 学习能力 基础知识辨 材料应用 中国古 中国近 内容 世界史 析、反思与 与要点寻 代史 现代史 巩固 找题 分数 35 37 25 20 20 第I卷基础题(共8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复旦大学孙磊教授指出,周代作为宗法意义上的“家”文化从一开始的立法制度中,就不能简单地被等 同于血缘之私,而必须从维护共同体文明的凝聚力的公共意义上来理解,此乃“殷道亲亲,周道尊尊”所 强调的尊尊大义。其意是指周代() A.建立宗法制旨在凝聚亲情 B.宫僚改治已基本取代贵族改治 C.具有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 D.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国家统一 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 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戊人。徙谪实初县。”同年,“发诸尝逋 亡人,赞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这一行为() A.提升了国家的治理能力 B.推动了北方的民族交融 C.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 D.有助于加强对边疆控制 3.在魏国建立之前,曹操已在北方广泛确立屯田制:诸葛亮主政蜀汉期间,提出发展农业、减少:赋税的 方针:孙权统治下的吴国在长江两岸地区均设有屯田区。这些做法推动了()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社会秩序的重建 C.区域经济的发展 D.中央集权的巩固 4.史书记载,宋代福建地区地狭人密,山地较多,可耕地非常有限,农民不惜冒着犯法的风险,将稻田改 种甘蔗,并且制取蓝糖以牟取利益。这一现象反映() A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低 B.经济作物全面推广 C.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D.社会治安状况较差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898年的中国。根 据材料“西方国家,将学习政治放在首位。…将这些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当下的政治事务中,学成者可以 担任政治事务,这是西方国家立国的重要前提”及所学可知,维新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学习 西方君主立宪制的主张。梁启超强调了学习政治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其意在通过教育改革促进政治变 革,A项正确:梁启超并不是在反思传统教育的不足,不符合题主旨,排除B项:梁启超并未强调青年对 西方政治制度的学习,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粱启超突出西方国家将学习政治放在首位,是为其政治改 良运动服务,并不能说明学习政治是西方教有的本质,排除D项。故选A项, 8.1915年4月,《申报》版面中商品信总和广告的面积已超过新闻面积,刊登商品信息和广告所得成了报 纸的主要收入。这一时期的报纸,刊登的多是民族制造业、工商业、服务业的商品信息和广告,“请用国 货”“著名国货”“精良国货”等广告语在报纸中屡见不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重工业取得了突破 B.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C.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D.广告营销迎合时代潮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15年(中国)。根据材料“请用国货”“精良国货”以及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此时处于一战期 间,并且出于抵制日货的需求,民族企业利用人们的爱国热情来扩大销路,表明广告营销契合时代潮流, D项正确:材料中主要是轻工业,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是在19世纪末,排除B项:材料未涉 及工业结构趋于合理的内容,且近代中国工业结构并不合理,排除C项。故选D项。 9.这一事件从一开始就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由,其一是断言它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干 扰,中断了新文化运动,即所调的救亡压倒了启蒙:其二是指责它在改治上引发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 的、特殊的民主革命,造成社会的长期动荡和不宁。“这一事件”()》 A粉碎了近代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使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因)。据材料“指责它在政治上引发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的、特殊的民主革命”及 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所以材料中事件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项正确: 分裂了近代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是义和团,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使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是 中国领导人成立,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是国民大革命,不符合题 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0.1936年8月,毛泽东曾在给傅作义的信中说:“今之大计,退则亡,抗则存:自相煎艾则亡国奋战则 存。弟等频年呼吁,要求全国各界一致联合…组织国防政府。”该信件《() A.促成了北伐战争的基本胜利 B.反映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日益高涨 C.推动了战略决战的胜利进程 D.受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6年〔中国)。据材料“1936年8月”“退则亡,抗则存:自相腹艾则亡, 举国奋战则存”“要求全国各界一致联合…组织国防改府”等信息及所学可知,该信写于抗日数亡运动 日益高涨的背景之下,B项正确北伐战争于1928年就已结束,排除A项材料内容出现于抗日战争时期, 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决战无关,排除C项: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形成,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 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1937年9月正式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1.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率领中国领导人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柳亚子写诗称赞毛泽东是“弥天大 勇”。也有民主人土评论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我们再能做到和平、民 主与团结,这岂不是国家喜上加喜的大喜事”!据此可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A.增强了中国领导人的政治实力 B.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C.顺应国内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 D.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945年的 中国。根据题干“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率领中国领导人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弥天大 勇”“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我们再能做到和平、民主与团结,这岂不是国家 喜上加喜的大喜事”及所学可知,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顺应了国内民众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C项正 确:材料未涉及中国领导人的政治实力增强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解放战争爆发于1946年6 月,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结论,表述不 准确,排除D项。故选C项。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