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春天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实录

趣找知识 2024-01-12知识百科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今天就让大家认识认识。来,同学们看着我,同学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我,同学们屏住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今天就让大家认识认识。来,同学们看着我,同学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我,同学们屏住呼吸看着我。

(学生按要求做)

师:看出什么来了吗?

(生摇头)

师:我可看出来了,你们虽然一个字都没说,但是老师看出你们语文学得很好!

(生疑惑)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说你们语文学得好吗?

生:因为老师让我们做的动作我们都做出来了,说明我们把这些词语都理解了。

师:对啊,看来你平时的语文水平就很高。

师:同学们语文水平这么高,向你们请教两个字。

(板书:咬嚼)

师: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生: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口”

生:“咬”是要牙齿把食物弄下来,“嚼”是把咬下来的食物嚼碎。

(板书文字)

师:“咬文嚼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咬文嚼字就是弄懂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有时候是说一个人挑别人的毛病,是贬义。

师:会咬文嚼字吗?

(板书冷、暖)

师:来“咬嚼”这两个字。

生:看到“冷”这个字,想到寒冷的冬天。

生:在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感觉心里暖乎乎的。

生: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人情的变化。

(师板书:字词知冷暖得失寸心间)

师:语言真的很神奇,一个字,一个词就能唤起我们的记忆,就能激发我们的情感。能不能感受到语言的神奇魅力,要看我们有没有一颗敏感的心,要看我们有没有“咬文嚼字”的本领。

一、检查预习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咬嚼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可不像“冷暖”这两个字这么简单。

(板书课题: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师:咬一咬吧,有什么滋味?带着你们感觉到的滋味自由读一读。

(指名读)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你觉得是什么滋味的?

生:我觉得这里的生活轻松快乐。

师:提前读课文了吗?

生(齐):读了。

师:依你多年的阅读经验,你觉得这篇课文怎么样?

(学生谈初读感受)

二、咬文嚼字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自己的初读感受,现在咱们就抱着咬文嚼字的态度,用心去感受字词的滋味。把你觉得最有滋味的地方画下来,可以在旁边写上你品到的滋味。同学们,我们可要真的去咬,真的去嚼啊,要不然那些字啊、词的仍然在那里沉睡着,我们可要努力唤醒他们。

(学生自读圈画)

2、自由汇报交流——说出你品到的滋味。

(指名3-5名同学)

(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一是先把你品到的滋味读出来,然后说说是什么滋味?二是先说一说从那部分品到什么滋味,然后把品到的滋味读出来。)

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也一同跟着品味。

3、教师 ,学习咬文嚼字。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品出了自己的滋味,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咬嚼一个自然段,看大家能不能掌握这样的方法。

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我发现,闭上眼睛时,声音就会变得特别清晰和富于形象。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在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而又苍老;还有一种鸟叫声很像猫叫。一天,它一边叫,一边从我的窗前飞过,我幻觉中出现一只飞着的猫。

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咬嚼一个自然段,行不行?我们共同来看第三自然段。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滋味)

师:大家一同读,嚼嚼其中滋味,看能不能嚼成一两个词?

师:究竟能嚼出哪个词呢?闭上眼睛,听老师读。

(师范读)

师: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一只飞着的猫。

生:听到了各种声音,好像有人在磕牙,好像看到有个老人在叹息……

师:是啊,从这些词句中,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和形象。

(板书:富于形象)

师:下面把你的滋味放进去读一读吧。

(生自由读)

师:找一名同学来读,你读的时候是在回味,我们大家都闭上眼睛来感受!

(生读)

师:你比老师读得好,大家能感受到那些形象了吗?这么多的形象,这些样子又清晰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这就是“富于形象”。

师:刚才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步骤——一咬二嚼三回味,咬出滋味——嚼出意味——读出韵味。

4、集中练习,感受方法。

师:下面来试一试,看同学们学会了没有。大家自由读 自然段。要用心去体会细节,看你能嚼出什么滋味?

(学生自由读)

生:从这个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很熟悉那些小鸟的声音。

师:能不能说出具体的词语?

生:我从“小家伙”这个词体会到作者和这些鸟很熟悉,感觉很亲切。

生:我从“辨认”这个词看出作者对这些小鸟很熟悉。

生:我从“准确”这个词看出作者对这些小鸟的声音很熟悉。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会咬文嚼字了,不但知道了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而且能够从词语中品出滋味。

5、确定研究段落,集中练习。

师:看来同学们能够咬文嚼字了。下面加大点难度怎么样?刚才是自由的,现在是非自由的。请三排同学,分别研究6、7、8自然段。可以用你习惯的读书方式,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关键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静静地去感受。

(学生自由读)

师:一遍读完了可以再读第二遍,第三遍。

(生再读)

师:(看学生都停下来)看来同学们都学完了,那下面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咬文嚼字的。从第六自然段开始。

生读文——“今年,园艺家们别出心裁,在公园东北角临街的一块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一架芬芳的三角钢琴。于是,维也纳的主题——音乐与花,就这样被表达了出来。”

生:从芬芳的三角钢琴感觉到园艺家们很了不起。他们用白玫瑰与冬青搭起了三角钢琴。

师:为什么这样就了不起呢?

生:白玫瑰是白色的,冬青是绿色的。

师:那这和钢琴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沉默片刻)

师:来,大家看课本上的插图。(学生手中的材料是复印的,没有彩色的图)哦,怪不得呢,大家手中的插图是黑白的,那你们就凭借这些文字来想象。

生:白玫瑰当作钢琴的琴键,冬青做钢琴的身子。

师:你真了不起,能够凭借这些文字就想象到画面。

师:那能不能找到一个你认为重要的词语。

生:别出心裁。

(师板书)

师:“别出心裁”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独具匠心。

生:就是非常用心来做,与平常不同。

师:以往的时候,园艺家们用什么来表现?

生:大表。

师:那些大表怎么样?

生:表针走得很准时,花儿组成的表盘年年都是全新的图案。

师:那这算不算非常用心呢?

生:算非常用心,而今年是更用心了,才创造出一架芬芳的三角钢琴。

师:是啊,在原来非常用心的基础上再想办法,再去创新,才叫“别出心裁”啊。来,同学们,带着我们的这种感受,读读这个自然段。

师:我们再来看第7自然段。

(古老的维也纳,很难找到一条笔直的路。车在这些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两边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或是一座宁静又精致的房舍,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这是行驶在笔直的路上 没有的感受。而且,跑着跑着,很容易想起音乐来。在这个音乐之都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到处都有的音乐会,到处都有的音乐家雕像和故居,而是你随时随地都会感受到音乐的存在。 作曲家勃拉姆斯说:“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

师:你品出什么滋味?

生:“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

师:维也纳的路是用音符铺得吗?

生:不是,是说随时随地都有音乐的存在。

(师板书随时随地)

师:随时随地怎样来理解。

生:就是不管是将晓的黎明,还是落日的黄昏,都能感到音乐的存在。

师:你的语言真美!可是,这只是随时啊。谁能说说。

生:随地,就是在任何一个地方。

师:能不能举个例子?

生:“这是行驶在笔直的路上 没有的感受。而且,跑着跑着,很容易想起音乐来。”在道路上就能想到音乐。

师:维也纳的道路弯弯曲曲而又畅如流水,为什么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就很容易想起音乐来呢?

生:因为汽车发出吱吱的响声。

师:是这样吗?

生:因为这些弯弯曲曲的道路像线谱。

生:汽车像音符。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奇妙的想象!那突然冒出来的房舍和开满花的树像什么呢?

(学生沉默,教师充满期待地注视着学生)

生(猛然站起):像音节线。

师:是啊,道路是线谱,汽车是音符,房舍和树木是音节线,有快有慢、有高有低、有节奏、有旋律才是优美的音乐,多么优美的生活圆舞曲啊!就让我们把这种滋味放进这些文字中,自由读一读吧。

(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说说第8自然段中你咬嚼到什么了?

(第8自然段,“神仙的手指”“撩动”略)

师:( 响)同学们,留恋处, 催发。其实,这篇文章中还有很多优美的地方可以挖掘,我们今天就先学到这里。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维也纳随时随地都有音乐的存在,维也纳的音乐之花是维也纳人辛勤培育的结果,这朵花就生长在“生活”这片土地上。

(板书“音乐”“生活”,把“音乐”写在一朵花的中间。)

板书设计: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咬文嚼字

字词知冷暖

富于形象

得失寸心间

别出心裁

随时随地

生活

附1: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文字的探究,感受到维也纳生活的优美温馨。

2、通过对“富于形象”“别出心裁”“随时随地”等词语的推敲,培养学生推敲词句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对文章题目的质疑和研究,培养学生反思性阅读的习惯。

4、通过对文章各自然段的重新排列,关注语言的结构形式,实现创造性阅读。

附2: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三、反思阅读

1、同学们嚼出了自己的滋味?我们再回到课题上看一看?为什么课题不是维也纳圆舞曲?(突出对生活的理解)

学生快速浏览。

最终有什么发现?

音乐成了维也纳人的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音乐,有音乐的地方就有生活。

2、为什么不是“交响乐”,不是“进行曲”,而是“圆舞曲”?这曲子是谁谱写的?

作者究竟要通过这篇文字告诉我们什么?你品味到怎样的生活滋味?

(生活不一定就是快节奏的,要在生活中体验生活,向学生 米切尔?恩德的《毛毛》,一个小姑娘和时间窃贼的不可思议的故事。会让你们更好地感受生活)

四、重新排列,创造阅读

把这篇文章的每一个自然段重新排列,看有什么感受?

举例:把第八自然段作为开头,读一读,看文章顺畅吗?⑧①②③④⑤⑥⑦

或者是⑦⑧①②③④⑤⑥,依次类推,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滋味!还可以任意组合,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以《谈<维也纳生活圆舞曲>的N种读法》为题写一篇读书报告。

五、结语

师:同学们,语言真是太美了,又太神奇了,它可以传递音乐,可以传递情感!语言的滋味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体会,用一生去回味!课文如同一份美餐,我们要学会用美食家的嘴去品尝它,课文如同一首优美的乐曲,我们要学会用音乐家的耳朵去倾听它。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咬文嚼字作了一次美食家,下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做一次烹调师,做一份自己的美味佳肴。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