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出山记(闲侃餐桌上的百科知识)
从芋头、香芋、山药,又联想到另一种作物,魔芋。
魔芋又名蒟蒻、磨芋、蒻
从芋头、香芋、山药,又联想到另一种作物,魔芋。
魔芋又名蒟蒻、磨芋、蒻头、鬼芋、花梗莲、虎掌,是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从分类上看,它和芋头都属于天南星科,应该算是“表亲”,但是品质大不一样。尽管我们食用芋头和魔芋都是其块茎,但芋头的块茎中主要含淀粉,而魔芋的块茎中淀粉不多,主要还是含有多糖。
魔芋起源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原始森林,3000年前我们的先民就栽培和食用魔芋。在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先秦古籍《尔雅》,晋朝的左思在《蜀都赋》中说:“其圃则有蒟蒻茱萸,瓜畴芋区。”刘良注“蒻,草也,其根名蒻,头大者如斗,其肌正白,可以灰汁煮,则凝成,可以苦酒淹食之,蜀人珍焉。”表明在那时四川的百姓已经食用魔芋,并且会用灰汁处理魔芋了。
(*)
不像其他的块茎块根类作物,魔芋块茎淀粉含量很少,主要成分是魔芋葡甘聚糖,也称为“魔芋甘露聚糖”,正是这种成分让魔芋富有弹性。这种成分在人的肠道中几乎不被消化,在带来一定的饱腹感的同时,还能促进肠道蠕动,自古就被认为有“去肠砂”(整肠)之效,因此当需要减肥限制卡路里摄入量时,魔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生的魔芋块茎和其他天南星科的植物一样都有毒,剧毒主要成分是生物碱和神经酰胺外加大量草酸钙,因此直接食用生魔芋会造成急性中毒,严重的可以致死,死因大多不是因为毒素本身,而是由于咽喉中毒后肿大造成的窒息。而且生魔芋汁液里含有草酸钙针晶,徒手处理时一不小心就会导致皮肤灼热瘙痒疼痛。制作食用的魔芋,必须经过研磨、蒸煮、洗涤等工序,加工好的魔芋粉再加入石灰,就可以凝固成类似果冻的样子。然后,或烧或炖,或是做成精致的甜品,都是我们常见的食品,比如,用魔芋豆腐做的凉拌菜和炒菜,火锅中的魔芋丝、冻魔芋、魔芋结,以及魔芋果冻、魔芋蛋糕、魔芋凉皮,等等。魔芋这种东西由于较少淀粉,又不似豆腐那样易碎,久煮不散,而且有嚼头,还特别入味,因此能做出肉味来。我吃过的全素餐中很多“荤菜”用材都是魔芋,口味几可乱真。
在这世界上,除了中国,没有谁比日本人更懂得魔芋了。公元5世纪,日本将花魔芋引种回国内后,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公元14世纪,在奈良建立了“魔芋同业公会”。到18世纪,已经形成栽培、加工和商贸一条龙的贸易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魔芋更是成为支撑日本农村经济复苏的重要作物。到今天,日本已经筛选出了以榛名黑和赤城大玉为代表的魔芋品种。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在日式料理中见到魔芋的原因所在。在关东煮中,魔芋最常见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由魔芋精粉制作成丝,再打结串在竹签上,成为魔芋结。细长的魔芋丝洁白晶亮,如同清流汇成瀑布,因此日本人给它取了个很有意境的名字“白滝”,也就是白色瀑布的意思。魔芋结经过长时间的熬炖,吸附了味噌或者木鱼花出汁的味道,爽口弹牙,风味鲜美,是许多人的必点美味之一。还有一种是三角形的魔芋豆腐,由魔芋粗粉制作而成——厚实的身段,半透明的灰色,里面还夹杂着黑色杂质。这种做法保留了魔芋更加原始的风味,而且口感比魔芋结来的粗粝,入口更有嚼劲。除关东煮外,魔芋在寿喜锅、烤物、刺身、面食等领域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