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春天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漫议《斑羚飞渡》

趣找知识 2024-02-03知识百科
漫议《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是中学七年级的一篇语文自读课文,因为阚功安 曾经用此课文在大学里进行模拟教学,并和我讨论其中心思想,我因此就多

漫议《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是中学七年级的一篇语文自读课文,因为阚功安 曾经用此课文在大学里进行模拟教学,并和我讨论其中心思想,我因此就多看了几遍这个课文。后来我还曾经和东丽中学的语文老师们就这个课文有过探讨。

阅读《斑羚飞渡》这个课文,我觉得首先需要了解作者是从什么角度看到的这个故事的过程。我个人发现作者的视觉角度是多方位的,似乎不通情理。

如果以斑羚群为 焦点的话,作者一会儿在斑羚群的前面,一会儿在斑羚群的后面,还有在斑羚群旁边的时候,也有从空中俯视斑羚群的视角;如果以悬崖为 焦点的话,作者有时候是在两片悬崖的中间,有时候是在斑羚群所在的悬崖这边一侧。作者是从什么角度看到的这个故事呢?

作者离斑羚群有多远?如果从作者观察悬崖两岸的情形和欣赏霞光的视角看,作者应该离斑羚群有一定的距离;从作者可以看到斑羚面部表情的视角看,他应该离斑羚群很近,甚至就像是站在了斑羚群里面,这可能吗?

从斑羚群“冷静选择”的过程看,斑羚群显然没有受到作者和其他猎手的干扰,作者和其他猎手应该离着斑羚群还有一段距离。作者和猎手们是干什么来的?是打猎来的,一直就追着这群斑羚来到了悬崖,他们为什么突然就不再猎杀斑羚了呢?为了欣赏一幕老斑羚舍生救小斑羚的悲剧?显然不通情理。

因此我觉得有理由怀疑这篇故事的真实性:这个故事是编造的,没有真实性的基础,理由如下:

1、从作者描绘这个故事的角度看,他不可能看到了斑羚飞渡的这个故事。

2、从作者与斑羚群的相对位置来看,他也不可能直接看到了斑羚飞渡的这个故事。

3、从科学性的角度分析这个故事,不合理的地方就更多。令人惊奇的是,作者笔下的这一群斑羚是会算术的,头脑中有良好的奇偶数概念。而且,这个斑羚群能够做到老少分队,调整比例,显然在进行比简单算术还要高级的思维活动,这在低级动物斑羚那 本也不可能,根本违反了一般科学常识的。

斑羚群在有组织的逃亡过程中,表现出了难得的“舍己救人”崇高觉悟,表现了难得的“以老救少”的集体主义精神,这可能吗?危难时刻的斑羚群的纪律性比溃败中的 的纪律要好得多,简直是训练有素,在危难中保持着集体性的沉着,而镰刀斑羚的伟大表现和光辉形象,就是放在人类 秀的那一层次中,也是能令人高山仰止的!

甚至,作者笔下的 也没有了狗性,也被斑羚的精神感动了,哪里还是 ?

有人说,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但是又要超越于一般生活经验的。我不反对,但是,我想问这篇文章是写实散文吗?请回答说不是,因为它脱离了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基础。这篇课文是童话寓言吗?回答应该也不是吧?因为虽然动物被赋予了思维和道德的品质,作者的笔法全然不是拟人的那一种!

语文是一个综合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学科。

综合运用文体知识、 技术、生物学知识和时空再造的尝试,能够体会到这篇的文章字面所不能表达出来的内容。因此我想到,阚功安 教学设计真是高明至极,以一个雕塑的设计可以引发出很多的积极思考。甚至,简单地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解决作者的观察视角的问题,也能够把学生完全带入到批判性思考的活动中来。

从人文性的角度看,我觉得应该让学生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

作者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观察整个斑羚飞渡的过程呢?答案是:残忍。

如果作者真的受感动了,并开始怜悯斑羚群,他和其他的猎手完全可以迅速离开斑羚群,解除对斑羚群的威胁,不再逼迫它们进行残酷的一救一的活动。相反,作者和其他猎手们把猫戏老鼠的游戏一直玩到了 一个斑羚的“壮烈牺牲”,然后还猫哭耗子!作者的残忍和伪善到了令人恶心的程度。

斑羚是 二级保护动物,作者和其他猎手追杀斑羚群的行为是在犯罪,实际上作者是在描述一个犯罪事实,文章笔触中没有丝毫谴责这种犯罪的意味,反而在伪善中美化了这种“猎奇探险的行为”。

《斑羚飞渡》作为一篇面对青少年儿童的文学作品,存在明显的反科学性、违法倾向和对人性的腐蚀毒害性,初中教材把这一篇文章选进来而没有将其明确为批判的靶子,谬矣!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