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期末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期末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期末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期末达标检测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凡有景点处,即可产生景观书写的模式化可能;而最常见、最基础的景观书写模式,是“焦点模式”。所谓“焦点模式”,即在特定时间点聚焦某个空间点而形成构图。古人本有“时景”之说,意谓“景则由时而现,时则因景可知”,萧驰据此指出:“对中国景观传统而言,由特定地理方位与特定时间交汇而形成的具体时象或许是最具特色亦最重要之一项。”这提醒我们,艺术作品中的“焦点模式”必须具备“时间点”和“空间点”两个要素,才有利于景观审美的细节化。白居易笔下
2、的孤山寺,苏轼笔下的望湖楼,都曾被“焦点模式”眷顾。比如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写暮色的“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刻画了具体时间点中的空间点。苏轼名作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也是选取了特定的时间点(雨后、醉后)和空间点(望湖楼下)。再如“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这是对湖面景物和风俗的细腻捕捉。由此辐射到了更广阔的湖面,比如放生池在望湖楼西北方向,位于白沙堤北岸,而荷花、献花女、木兰舟则可能散布在水域的任意角落。苏诗的妙处在于:他没有让景物全部变得清晰,而是聚焦于当下切近区域,让其他景物陈列在广大的背景区域,随时听候调遣。这种写法,
3、正是典型的“焦点模式”。然而,无论是在白居易还是在苏轼手中,“焦点模式”都没有成为最具特色、最成体系的书写模式,因为在白居易和苏轼的时代,西湖“景点”本身的丰富性和体系性尚未建立起来。当“焦点模式”并没有被发扬光大而只是停留在散见各处或零星迸发的状态时,另外两种模式主导了白、苏诗歌对于西湖景观的书写。当白居易在湖面泛舟时,如果没有注目于孤山或白沙堤,他的眼睛往往处于“失焦”状态。如答客问杭州:“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此诗首尾二联是套话,中间四句依次写山、湖、城、船。这样的诗,读起来琳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