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人强词夺理的成语(16个)(形容别人强词夺理的成语)
说一个人强词夺理的成语(形容别人强词夺理的成语)(16个))
说一个人强词夺理的成语(形容别人强词夺理的成语):推敲字句,一挥而就,不可理喻,不近人情,不近道理,久而久之,咬文嚼字,大有径庭,字斟句酌,强词夺理,文不加点,胡搅蛮缠,苦不堪言,蛮不讲理,蛮横无理,走马观花。1、推敲字句 tuī qiāo zì jù
释义:推敲字句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用意。
出处:唐·韦绚《刘公嘉话录》:"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丰‘敲’字,……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2、一挥而就 yī huī ér jiù
释义:一挥而就 就:成。笔一挥就写(画)成了。
出处: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3、不可理喻 bù kě lǐ yù
释义:不可理喻 理:道理;事理;喻:开导;使明白。不能够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他。形容态度蛮横不讲理。
出处: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褐盖》:“要之,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4、不近人情 bù jìn rén qíng
释义:不近人情 近:接近。不合乎人的常情。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不合情理。也作“不近情理”。
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5、不近道理 bù jìn dào lǐ
释义:不近道理 不近人情,不讲道理。
出处:《古今小说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王保正,您好不近道理!偌大一只狗子,怎地只把三百钱出来?须亏我。”
6、久而久之 jiǔ ér jiǔ zhī
释义:久而久之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8回:“万一多嘴多舌,露出话来,人家一个年轻娃子,知他性情怎样的?久而久之,慢慢知晓便罢。”
7、咬文嚼字 yǎo wén jiáo zì
释义:咬文嚼字 指过分推敲字句;或讥讽迂腐不达事物;寻章搞句的人。
出处:元 乔吉《小桃红 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微,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8、大有径庭 dà yǒu jìng tíng
释义:大有径庭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9、字斟句酌 zì zhēn jù zhuó
释义:字斟句酌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10、强词夺理 qiǎng cí duó lǐ
释义:强词夺理 指无理强辩;想说成有理的。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11、文不加点 wén bù jiā diǎn
释义:文不加点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出处:汉 张衡《文士传》:“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12、胡搅蛮缠 hú jiǎo mán chán
释义:胡搅蛮缠 不讲道理,纠缠不放。
出处: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
13、苦不堪言 kǔ bù kān yán
释义:苦不堪言 堪:能。苦痛至极;不能用言语来形容、表述。形容受苦极深。
出处:宋 李昌龄《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14、蛮不讲理 mán bù jiǎng lǐ
释义:蛮不讲理 蛮:野蛮;粗暴。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
15、蛮横无理 mán hèng wú lǐ
释义:蛮横无理 野蛮横暴;不讲道理。
出处: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六回:“武松在旁边说话不得,恼恨县主得了贿银,这样蛮横无理。”
16、走马观花 zǒu mǎ guān huā
释义:走马观花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出处: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