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两对反义词的成语大全(40个)(包含两对反义词的成语)
含有两对反义词的成语大全(包含两对反义词的成语)(40个))
含有两对反义词的成语大全(包含两对反义词的成语):不上不下,不如归去,不文不武,不死不活,不知死活,不知深浅,不知轻重,不知进退,不知高低,不识高低,不阴不阳,冰天雪地,别有天地,半信半疑,半死不活,哀天叫地,察今知古,巴前算后,彻上彻下,彼倡此和,悲喜交加,惩前毖后,惩恶劝善,成败得失,才兼文武,承上启下,拔地倚天,爱憎分明,白山黑水,白纸黑字,白黑分明,秉公无私,称家有无,补天柱地,褒善贬恶,谄上欺下,跋前踬后,避实击虚,避祸就福,白往黑来。1、不上不下 bù shàng bù xià
释义:不上不下 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2、不如归去 bù rú guī qù
释义:不如归去 杜鹃鸟的叫声很象“不如归去”。旧时常用以作思归或催人归去之辞。也表示消极求退。
出处:宋 梅尧臣《杜鹃》诗:“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
3、不文不武 bù wén bù wǔ
释义:不文不武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出处:唐 韩愈《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4、不死不活 bù sǐ bù huó
释义:不死不活 形容事物没有生气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8卷:“唯是被囚不死不活,这地位如何处,直是难。”
5、不知死活 bù zhī sǐ huó
释义:不知死活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理说?”
6、不知深浅 bù zhī shēn qiǎn
释义:不知深浅 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抑且水荡坡塘,不知深浅。”
7、不知轻重 bù zhī qīng zhòng
释义:不知轻重 轻重:分量大小。不明事理,行事冒昧
出处:战国 秦 吕不韦《吕氏春秋 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
8、不知进退 bù zhī jìn tuì
释义:不知进退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出处:汉 荀悦《汉纪 哀帝纪下》:“恐陛下有过失之讥,贤有小人不知进退之祸。”
9、不知高低 bù zhī gāo dī
释义:不知高低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洞宾见了,叫声好,不知高低。”
10、不识高低 bù shí gāo dī
释义:不识高低 识:知道,认识。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1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11、不阴不阳 bù yīn bù yáng
释义:不阴不阳 比喻态度不明朗,模棱两可。
出处:京剧《沙家浜》第四场:“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12、冰天雪地 bīng tiān xuě dì
释义:冰天雪地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出处: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13、别有天地 bié yǒu tiān dì
释义:别有天地 天地:风格或境界。另外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出处:唐 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4、半信半疑 bàn xìn bàn yí
释义:半信半疑 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6卷:“若他们听过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不惰?”
15、半死不活 bàn sǐ bù huó
释义:半死不活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极大折磨、摧残的状况。没有精神;毫无生气;形容人精神不振或事业萧条。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刑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监了。”
16、哀天叫地 āi tiān jiào dì
释义:哀天叫地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平儿、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贾政心中也有些烦难,顾了这里,丢不下那里。”
17、察今知古 chá jīn zhī gǔ
释义:察今知古 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循着时间的先后逐渐演变而成的。观察它的现在,可以推知它的本来面目。
18、巴前算后 bā qián suàn hòu
释义:巴前算后 思前想后,反复考虑。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劳生忧忧,巴前算后,每怀不足之心,空白了头,没用处,不如随缘度日的好。”
19、彻上彻下 chè shàng chè xià
释义:彻上彻下 彻:贯通。贯通上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宋 朱熹集注引宋 程颢曰:“夫彻上彻下语。”
20、彼倡此和 bǐ chàng cǐ hè
释义:彼倡此和 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6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谒见晋景公,内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晋景公不从。”
21、悲喜交加 bēi xǐ jiāo jiā
释义:悲喜交加 交加:聚集。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且说胡小记与艾虎认着表亲,悲喜交加。”
22、惩前毖后 chéng qián bì hòu
释义:惩前毖后 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出处:《诗经 周讼 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23、惩恶劝善 chéng è quàn shàn
释义:惩恶劝善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出处: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24、成败得失 chéng bài dé shī
释义:成败得失 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步骘传》:“成败得失,皆如所虑,可谓守道见机,好古之士也。”
25、才兼文武 cái jiān wén wǔ
释义:才兼文武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卢植传》:“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
26、承上启下 chéng shàng qǐ xià
释义:承上启下 承:承接;启:引出;开始。承接上面的;并引出下面的。多指文章的结构。也泛指把事业或学问接过来传下去。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故君子戒慎”唐 孔颖达疏:“故,承上启下之辞。”
27、拔地倚天 bá dì yǐ tiān
释义:拔地倚天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出处:唐 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28、爱憎分明 ài zēng fēn míng
释义:爱憎分明 憎:恨。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出处: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29、白山黑水 bái shān hēi shuǐ
释义:白山黑水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出处:《金史 世纪序》:“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30、白纸黑字 bái zhǐ hēi zì
释义:白纸黑字 白纸上写着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改悔。
出处: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曾不思宪法之所以有效力,全恃民众之拥护,假使只有白纸黑字之宪法,决不能保证民权,俾不受军阀之摧残。”
31、白黑分明 bái hēi fēn míng
释义:白黑分明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32、秉公无私 bǐng gōng wú sī
释义:秉公无私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搀杂私念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73回:“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重远近之别耳。”
33、称家有无 chèn jiā yǒu wú
释义:称家有无 称:适合,相符。与家庭经济情况相符。指办理婚、丧等事不可过奢或过俭。
出处:《礼记·檀弓上》:“子游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无)。’”
34、补天柱地 bǔ tiān zhù dì
释义: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出处:南朝 梁 陆倕《新漏刻铭》:“业类补天,功均柱地。”
35、褒善贬恶 bāo shàn biǎn è
释义:褒善贬恶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出处: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36、谄上欺下 chǎn shàng qī xià
释义:谄上欺下 谄:讨好,奉承;欺:欺压。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出处:吴祖光《相府门前七品官》:“这位‘相府门前七品官,见他容易见我难’是旧社会里趋炎附势、谄上欺下的典型人物。”
37、跋前踬后 bá qián zhì hòu
释义:跋前踬后 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唐 韩愈《昌黎集 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38、避实击虚 bì shí jī xū
释义:避实击虚 虚:空虚。避开敌人的主力所在,攻击其防御薄弱之处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39、避祸就福 bì huò jiù fú
释义:避祸就福 避开凶险,趋向幸福。
出处:先秦 商鞅《商君书 定分》:“万民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而皆以自治也。”
40、白往黑来 bái wǎng hēi lái
释义:白往黑来 比喻变化极大。
出处:《列子·说符》:"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