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语词典 > 四字成语

四字成语

形容刘备的四字成语有哪些(40个)(用六个成语形容刘备)

[db:作者] 2025-02-07四字成语
形容刘备的四字成语有哪些(用六个成语形容刘备)(40个))形容刘备的四字成语有哪些(用六个成语形容刘备):三顾茅庐,以貌取人,优柔寡断,假仁假义,关怀备至,吃里爬外,后患无穷,

形容刘备的四字成语有哪些(用六个成语形容刘备)(40个))

形容刘备的四字成语有哪些(用六个成语形容刘备):三顾茅庐,以貌取人,优柔寡断,假仁假义,关怀备至,吃里爬外,后患无穷,因小失大,天下大乱,如鱼得水,委曲求全,安然无恙,弄假成真,心慈手软,忧国忘家,思贤如渴,战战兢兢,提心吊胆,收买人心,放龙入海,无所作为,无穷无尽,无能之辈,时来运转,暗藏杀机,有借无还,求田问舍,求贤若渴,痛哭流涕,胆战心惊,胸无大志,言听计从,诚心诚意,赤胆忠心,身在曹营心在汉,韬晦之计,髀肉复生,髀里肉生,湖海之士,名重天下。

1、三顾茅庐  sān gù máo lú

释义:三顾茅庐  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以貌取人  yǐ mào qǔ rén

释义:以貌取人  以:根据;凭据;貌:外貌;取:衡量、判断。根据人的外貌衣着来判断、衡量其品质能力的高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3、优柔寡断  yōu róu guǎ duàn

释义:优柔寡断  优柔:迟疑不决;寡:少;断:决断。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缺少决断。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4、假仁假义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假仁假义  假:虚假;仁:仁爱;义:道义。指假装的仁义道德。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一 唐》:“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  

5、关怀备至  guān huái bèi zhì

释义:关怀备至  关心得无微不至

出处:刘白羽《海天集 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6、吃里爬外  chī lǐ pá wài

释义:吃里爬外  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立此存照”(四)》:“凡一班吃里爬外,枪口向内的狼鼠之辈,读此亦当憬然而悟矣。”  

7、后患无穷  hòu huàn wú qióng

释义:后患无穷  患:灾难、忧患;穷:尽。指今后的忧患是没有穷尽的。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8、因小失大  yīn xiǎo shī dà

释义:因小失大  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出处: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9、天下大乱  tiān xià dà luàn

释义:天下大乱  天下:指中国或世界。全国或全世界的局势动荡不安。

出处:《后汉书·曹节传》:“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常侍侯览多杀党人,公卿皆尸禄,无有忠方者。”  

10、如鱼得水  rú yú dé shuǐ

释义:如鱼得水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1、委曲求全  wěi qū qiú quán

释义:委曲求全  勉强地去将就别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为顾全大局而做出忍让的姿态。委曲:曲意迁就。

出处:宋 欧阳修《滁州谢上表》:“知臣幸逢主圣而敢危言,悯臣不顾身微而当众怨,始终爱惜,委曲求全。”  

12、安然无恙  ān rán wú yàng

释义:安然无恙  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无恙:没有疾病、灾祸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13、弄假成真  nòng jiǎ chéng zhēn

释义:弄假成真  弄:耍弄。本来是假意做作;结果竟成了真的。

出处:宋 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14、心慈手软  xīn cí shǒu ruǎn

释义:心慈手软  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

出处:金近《他叫“东郭先生”》:“他下定决心,往后不再心慈手软了。”  

15、忧国忘家  yōu guó wàng jiā

释义:忧国忘家  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出处:《后汉书·来歙传》:“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  

16、思贤如渴  sī xián rú kě

释义:思贤如渴  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17、战战兢兢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释义:战战兢兢  战战:恐惧得发抖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十分害怕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8、提心吊胆  tí xīn diào dǎn

释义:提心吊胆  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19、收买人心  shōu mǎi rén xīn

释义:收买人心  指用金钱、感情等笼络人心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31回:“他也知道收买民心,开仓赈济,并恤被兵之家,四县亦如此行事。”  

20、放龙入海  fàng lóng rù hǎi

释义:放龙入海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21、无所作为  wú suǒ zuò wéi

释义:无所作为  作为:做出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22、无穷无尽  wú qióng wú jìn

释义:无穷无尽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出处:宋 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23、无能之辈  wú néng zhī bèi

释义:无能之辈  笨拙、没有能力或容易犯错误的人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1回:“岳飞真乃无能之辈。”  

24、时来运转  shí lái yùn zhuǎn

释义:时来运转  时代已成过去;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形容境况变好了。

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然后渐渐时来运转,建功立业,加官进爵,天下后世,无不赞他的功高一代,羡他的位极人臣,哪知全亏了昔日救他的这位君子。”  

25、暗藏杀机  àn cáng shā jī

释义:暗藏杀机  隐藏杀人的念头。比喻潜在危险

26、有借无还  yǒu jiè wú huán

释义:有借无还  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

出处:梁实秋《书》:“大概都是有感于书之有借无还。”  

27、求田问舍  qiú tián wèn shě

释义:求田问舍  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  

28、求贤若渴  qiú xián ruò kě

释义:求贤若渴  贤:有才能的人。形容寻求优秀人才心情十分迫切;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样。

出处:《隋书 韦世康传》:“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  

29、痛哭流涕  tòng kū liú tì

释义:痛哭流涕  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痛哭:尽情大哭;涕:眼泪。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30、胆战心惊  dǎn zhàn xīn jīng

释义:胆战心惊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三折:“见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  

31、胸无大志  xiōng wú dà zhì

释义:胸无大志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32、言听计从  yán tīng jì cóng

释义:言听计从  听:听从;从:依从。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也作“言听计用”。

出处:《魏书 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  

33、诚心诚意  chéng xīn chéng yì

释义:诚心诚意  诚:真实的心意。真心诚意。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也作“诚心实意”。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  

34、赤胆忠心  chì dǎn zhōng xīn

释义:赤胆忠心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35、身在曹营心在汉  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

释义:身在曹营心在汉  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出处:刘波泳《秦川儿女》第一部第二章:“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就是上马金,下马银,也别想把我买动。”  

36、韬晦之计  tāo huì zhī jì

释义:韬晦之计  韬:把才华隐藏起来;晦: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处:《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37、髀肉复生  bì ròu fù shēng

释义:髀肉复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38、髀里肉生  bì lǐ ròu shēng

释义:髀里肉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39、湖海之士  hú hǎi zhī shì

释义:湖海之士  旧时形容气慨豪放之人。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邈传》:"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40、名重天下  míng zhòng tiān xià

释义:名重天下  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出处:《管子·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三国志·魏志·陈登传》:"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