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语词典 > 四字成语

四字成语

出差错的近义词(40个)(形容出差错的成语)

[db:作者] 2025-02-10四字成语
出差错的近义词(形容出差错的成语)(40个))出差错的近义词(形容出差错的成语):不差毫厘,不爽毫发,分毫不差,分毫不爽,分毫无爽,参差错落,吹毛求瑕,吹毛求疵,吹毛索垢,吹毛索

出差错的近义词(形容出差错的成语)(40个))

出差错的近义词(形容出差错的成语):不差毫厘,不爽毫发,分毫不差,分毫不爽,分毫无爽,参差错落,吹毛求瑕,吹毛求疵,吹毛索垢,吹毛索疵,吹毛索瘢,大醇小疵,尺瑜寸瑕,差三错四,抉瑕掩瑜,报仇雪恨,报应不爽,持人长短,救过补阙,来历不明,毫不含糊,毫厘不爽,毫厘千里,毫发不爽,混淆是非,混淆视听,混淆黑白,白圭之玷,白玉微瑕,白璧微瑕,百不失一,百无一失,百无失一,错综复杂,错落参差,顾此失彼,顾犬补牢,颠倒是非,黑白混淆,颠倒错乱。

1、不差毫厘  bù chā háo lí

释义: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出处:宋 李昉《太平广记》第158卷引《玉堂闲话 许生》:“显晦之事,不差毫厘矣。”  

2、不爽毫发  bù shuǎng háo fā

释义:不爽毫发  没有一点差错。

出处:《明史 王琼传》:“继者按稽之,不爽毫发。”  

3、分毫不差  fēn háo bù chā

释义:分毫不差  分毫:形容很少的数量,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差:差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大尹将所报伤处,将卷对看,分毫不差。”  

4、分毫不爽  fēn háo bù shuǎng

释义: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0卷:“那阴报事也尽多,却是在幽冥地府之中,虽是分毫不爽,无人看见。”  

5、分毫无爽  fēn háo wú shuǎng

释义:分毫无爽  见“分毫不爽”。

出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喜甚,即将白银一千两,送到公子船中,十娘亲自检看,足色足数,分毫无爽。”  

6、参差错落  cēn cī cuò luò

释义:参差错落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那七个铃便不一齐都响,亦复参差错落,应机赴节。”  

7、吹毛求瑕  chuí máo qiú xiá

释义:吹毛求瑕  同“吹毛求疵”。

出处:《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8、吹毛求疵  chuī máo qiú cī

释义:吹毛求疵  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出处:韩非《韩非子 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9、吹毛索垢  chuí máo suǒ gòu

释义:吹毛索垢  同“吹毛求疵”。

出处:清·顾炎武《记与孝感熊先生语》:“一入此局,即为后世之人吹毛索垢。”  

10、吹毛索疵  chuí máo suǒ cī

释义:吹毛索疵  同“吹毛求疵”。

出处:《后汉书·杜林传》:“及至其后,渐以滋章,吹毛索疵,诋欺无限。”  

11、吹毛索瘢  chuí máo suǒ bān

释义:吹毛索瘢  同“吹毛求疵”。

出处:清·邹弢《三借庐笔谈·杨文乾》:“田(田文镱)以为讪己,愈恶之,每见嗔喝,吹毛索瘢。”  

12、大醇小疵  dà chún xiǎo cī

释义:大醇小疵  醇:纯正;疵:毛病。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出处:唐 韩愈《读荀子》:“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  

13、尺瑜寸瑕  chǐ yú cùn xiá

释义:尺瑜寸瑕  大块美玉而小有疵病。比喻良才而有小缺点。

出处: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蒋观文钱塘天府二贴赞》:“尺瑜寸瑕,工所不弃。”  

14、差三错四  chā sān cuò sì

释义:差三错四  颠倒错乱

出处: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  

15、抉瑕掩瑜  jué xiá yǎn yú

释义:抉瑕掩瑜  瑕:玉上的斑点;瑜:玉石的光彩。故意挑剔玉上的斑点,埋没它的光彩。比喻刻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和短处,而抹煞其优点和长处。

出处:唐 严郢《驳议吕諲》:“今太常议荆南之政详矣……乃抉瑕掩瑜之论,非中适之言也。”  

16、报仇雪恨  bào chóu xuě hèn

释义:报仇雪恨  雪;洗刷;除去;恨:怨恨。报冤仇;解怨恨。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17、报应不爽  bào yìng bù shuǎng

释义:报应不爽  报应:佛家语,指因果报应;爽:差失。做恶者必得恶报,从来没有差错的。

出处: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四回:“男男女女,人千人万,那一个不说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18、持人长短  chí rén cháng duǎn

释义:持人长短  谓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

出处:《云笈七签》卷三九:“第二十九戒,不得持人长短,更相嫌恨。”  

19、救过补阙  jiù guò bǔ quē

释义:救过补阙  阙:同“缺”,不足,缺点。挽救过错,弥补不足。

出处:《晋书·潘岳传》:“故箴规之兴,将以救过补阙,然犹依违讽喻,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诫。”  

20、来历不明  lái lì bù míng

释义:来历不明  来历:由来。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经过不清楚。

出处:宋 周密《癸辛杂识 前集 郑仙姑》:“适新建县有阙氏者,雇一婢,来历不明。”  

21、毫不含糊  háo bù hán hú

释义:毫不含糊  态度明确坚定

出处: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的迫切任务》:“关于这种政策改变的客观原因和时间性,我们曾经毫不含糊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22、毫厘不爽  háo lí bù shuǎng

释义:毫厘不爽  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邑人》:“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  

23、毫厘千里  háo lí qiān lǐ

释义:毫厘千里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24、毫发不爽  háo fà bù shuǎng

释义:毫发不爽  毫发:细发和头发;爽:差错。形容一丝一毫都不差。也作“毫厘不爽”。

出处:明 李贽《观音问 答自信》:“悭贪者报以饿狗,毒害者报以虎狼,分厘不差,毫发不爽。”  

25、混淆是非  hùn xiáo shì fēi

释义:混淆是非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出处:清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26、混淆视听  hùn xiáo shì tīng

释义:混淆视听  故意用假象或谎话迷惑人;使人产生错觉;不易分辨真伪和是非。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显示出一种极左的面貌,来忧乱阵容,混淆视听。”  

27、混淆黑白  hùn xiáo hēi bái

释义:混淆黑白  混淆:混杂不清;使界限模糊。把黑的白的故意搅在一起。指有意制造混乱以颠倒是非。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28、白圭之玷  bái guī zhī diàn

释义:白圭之玷  圭:古代行礼时用的玉器;玷:白玉上的斑点。比喻好人的缺点。

出处:《诗经 大雅 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29、白玉微瑕  bái yù wēi xiá

释义:白玉微瑕  白玉上的小斑点。比喻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出处:唐 吴兢《贞观政要 公平》:“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  

30、白璧微瑕  bái bì wēi xiá

释义:白璧微瑕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

出处:南朝 梁 萧统《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31、百不失一  bǎi bù shī yī

释义:百不失一  失:过失,错误。万无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32、百无一失  bǎi wú yī shī

释义:百无一失  失:差错;过错。形容十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也作“百不一失”、“万无一失”。

出处:唐 裴铏《聂隐娘》:“(隐娘)一年后刺猿穴百无一失。”  

33、百无失一  bǎi wú shī yī

释义:百无失一  百:很多;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34、错综复杂  cuò zōng fù zá

释义:错综复杂  错:交叉;交错;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交错综合;重复杂乱。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出处:《周易 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35、错落参差  cuò luò cēn cī

释义:错落参差  错落:错杂;参差:长短不齐。形容错杂不齐

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乃未及半圈,而前者忽后,后者忽前,错落参差,捉摸不定,使人目眩神骇。”  

36、顾此失彼  gù cǐ shī bǐ

释义:顾此失彼  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繁多;无法兼顾全面。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37、顾犬补牢  gù quǎn bǔ láo

释义:顾犬补牢  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8、颠倒是非  diān dǎo shì fēi

释义:颠倒是非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指善恶不明或故意歪曲事实。

出处:唐 韩愈《唐太学博士施先生墓志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39、黑白混淆  hēi bái hùn xiáo

释义:黑白混淆  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出处:《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40、颠倒错乱  diān dǎo cuò luàn

释义:颠倒错乱  颠倒:本末倒置;错乱:错杂混乱。把本来的顺序完全搞乱,完全失去正常状态。

出处:《旧唐书·礼仪志一》:"玄析之为三,颠倒错乱,皆率胸臆,曾无典据,何足可凭。"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