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抑强扶弱的成语大全(40个)
形容抑强扶弱的成语大全(40个))
形容抑强扶弱的成语大全:以众暴寡,务本抑末,坏人坏事,尾大不掉,弱如扶病,弱本强末,弱肉强食,强不凌弱,强买强卖,强将之下无弱兵,强将手下无弱兵,强干弱枝,强本弱支,强本弱末,强本弱枝,强枝弱本,强死强活,强食弱肉,恃强凌弱,恃强欺弱,愤愤不平,扬清抑浊,扬清激浊,扶倾济弱,扶弱抑强,扶老携弱,按强助弱,携老扶幼,携老扶弱,携老挈幼,济弱扶倾,济弱扶危,济弱锄强,胸怀坦白,违强凌弱,违强陵弱,避强击弱,避强打弱,锄强扶弱,顿挫抑扬。1、以众暴寡 yǐ zhòng bào guǎ
释义:以众暴寡 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出处:《商君书·画策》:“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
2、务本抑末 wù běn yì mò
释义:务本抑末 从事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
出处:《汉书 郑弘传》:“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然后教化可兴。”
3、坏人坏事 huài rén huài shì
释义:坏人坏事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4、尾大不掉 wěi dà bù diào
释义:尾大不掉 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5、弱如扶病 ruò rú fú bìng
释义:弱如扶病 扶病:支持病体。弱得像支撑着病体一样。形容身体非常虚弱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7回:“大约骚人咏士以此花红若施脂,弱如扶病,近乎闺阁风度,故以女命名。”
6、弱本强末 ruò běn qiáng mò
释义:弱本强末 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
出处:太平天国 洪仁玕《资政新篇》:“倘有结盟联党之事,是下有自固之术,私有倚倚之端,外为假公济私之举,内藏弱本强末之弊。”
7、弱肉强食 ruò ròu qiáng shí
释义:弱肉强食 原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物。比喻弱者被强者欺压、吞并。
出处:元 胡天游《闻李帅逐寇复州治》:“惜哉士卒多苦暴,弱肉强食鸱鸮同。”
8、强不凌弱 qiáng bù líng ruò
释义:强不凌弱 强大的不欺凌弱小的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
9、强买强卖 qiǎng mǎi qiǎng mài
释义:强买强卖 强迫买或卖
出处:王朔《橡皮人》:“再说,做买卖也没有强买强卖的。”
10、强将之下无弱兵 qiáng jiàng zhī xià wú ruò bīng
释义:强将之下无弱兵 弱:软弱。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好的部属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强将之下无弱兵。恁样的姐姐须得恁样的梅香姐,方为厮称。”
11、强将手下无弱兵 qiáng jiàng shǒu xià wú ruò bīng
释义:强将手下无弱兵 有本领的将领手下没有懦弱的兵。比喻好的领导必然能带出好的部属。
出处:宋 苏轼《题连公壁》:“俗语云:‘强将手下无弱兵’,真可信。”
12、强干弱枝 qiáng gān ruò zhī
释义:强干弱枝 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序》:“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13、强本弱支 qiáng běn ruò zhī
释义:强本弱支 见“强本弱枝”。
出处:《新唐书·高季辅传》:“强本弱支,自古常事。”
14、强本弱末 qiáng běn ruò mò
释义:强本弱末 犹强干弱枝。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
15、强本弱枝 qiáng běn ruò zhī
释义:强本弱枝 强干弱枝。
出处:《梁书·张缵传》:“所以居宗振末,强本弱枝,闻古今之通制,历盛衰而不移。”
16、强枝弱本 qiáng zhī ruò běn
释义:强枝弱本 喻地方势力强于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势。
出处:明·李贽《史纲评要·唐玄宗》:“强枝弱本,千古同患。同姓犹然,况犬羊乎?”
17、强死强活 qiǎng sǐ qiǎng huó
释义:强死强活 比喻非常勉强。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8回:“西门庆还把他强死强活拉到李瓶儿房内,下了一盘棋,吃了一回酒。”
18、强食弱肉 qiáng shí ruò ròu
释义:强食弱肉 同“弱肉强食”。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
出处:明·刘基《瑞麦颂》:“元失其鹿,天下共逐,扰扰纷纷,强食弱肉。”
19、恃强凌弱 shì qiáng líng ruò
释义:恃强凌弱 凌:欺凌。依仗强大,欺侮弱小。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那桀纣有何罪过?也无非倚贵欺贱,恃强凌弱,总来不过是使势而已。”
20、恃强欺弱 shì qiáng qī ruò
释义:恃强欺弱 恃:依靠,凭借;欺:欺侮。依仗强大欺负弱小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8回:“齐恃强欺弱,夺我汶阳之田,今日请还。”
21、愤愤不平 fèn fèn bù píng
释义:愤愤不平 愤愤:像生气的样子。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
出处:晋 王隐《晋书 桓秘传》:“秘亦免官,居于宛陵,每愤愤有不平之色。”
22、扬清抑浊 yáng qīng yì zhuó
释义:扬清抑浊 犹扬清激浊。
出处:《梁书·武帝纪》:“公扬清抑浊,官方有序,多士聿兴。”
23、扬清激浊 yáng qīng jī zhuó
释义:扬清激浊 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清除坏人坏事,表彰、发扬好人好事。
出处:《尸子 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24、扶倾济弱 fú qīng jì ruò
释义:扶倾济弱 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会价记着想念着。”
25、扶弱抑强 fú ruò yì qiáng
释义:扶弱抑强 扶助弱小,压制强暴。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6回:“晋为诸侯之长,恤患补阙,扶弱抑强,乃盟主之职也。”
26、扶老携弱 fú lǎo xié ruò
释义:扶老携弱 扶:挽着;携: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歧下。”
27、按强助弱 àn qiáng zhù ruò
释义:按强助弱 按:抑制。抑制强暴,扶助弱小
出处:春秋 齐 管仲《管子 霸言》:“按强助弱,圉暴止贪,存亡定危。”
28、携老扶幼 xié lǎo fú yòu
释义:携老扶幼 携:牵引,搀扶。指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形容不分老少全部出动
出处:《新唐书·魏征传》:“贞观初,频年霜早,几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
29、携老扶弱 xié lǎo fú ruò
释义:携老扶弱 搀着老人,扶着体弱者。亦作“携老扶幼”、“携老挈幼”。
出处:《晋书·刘琨传》:“臣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
30、携老挈幼 xié lǎo qiè yòu
释义:携老挈幼 携:搀扶;挈: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指成群结队而行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但见朱仙镇上的百姓,一路携老挈幼,头顶香盘,挨挨挤挤,众口同声攀留元帅,哭声震地。”
31、济弱扶倾 jì ruò fú qīng
释义:济弱扶倾 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出处:明 刘基《沁园春》词:“江左夷吾,关中宰相,济弱扶倾计甚长。”
32、济弱扶危 jì ruò fú wēi
释义:济弱扶危 济:救助;弱:弱小。指救助弱小危难的人
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如此富贵之时,又昔修桥砌路,济弱扶危。”
33、济弱锄强 jì ruò chú qiáng
释义:济弱锄强 济:帮助。锄:铲除。帮助弱者,铲除强暴。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8回:“这不平之气,个个有的,若没个济弱锄强的手段,也只干着恼一番。”
34、胸怀坦白 xiōng huái tǎn bái
释义:胸怀坦白 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待人诚恳,光明正大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到任之后,会见大先生胸怀坦白,言语爽利,这些秀才们,本不来会的,也要来会会,人人自以为得明师。”
35、违强凌弱 wéi qiáng líng ruò
释义:违强凌弱 违:避去;凌:欺侮。避回躲开强者,欺侮凌辱弱者
36、违强陵弱 wéi qiáng líng ruò
释义:违强陵弱 避开强暴的,欺凌弱小的。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唯仁者能之,违强陵弱,非勇也。乘人之约,非仁也。”
37、避强击弱 bì qiáng jī ruò
释义:避强击弱 指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打其疲弱的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
38、避强打弱 bì qiáng dǎ ruò
释义:避强打弱 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出处:见“避强击惰”。
39、锄强扶弱 chú qiáng fú ruò
释义:锄强扶弱 铲除强暴,扶助弱者。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2卷:“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
40、顿挫抑扬 dùn cuò yì yáng
释义:顿挫抑扬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出处: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