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情况调研报告(通用)
去年元月,xx在安徽视察时
导读:以下
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情况调研报告
相关调研报告范文模板,是由(本网站)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参考,欢迎大家使用去年元月,xx在安徽视察时明确指出,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协作。这是中央高层首次正式提出“泛长三角”的概念。“安徽参与‘泛长三角’的合作与分工可谓恰逢其时。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把‘泛长三角’合作的概念推出去,形成广泛共识,叫响喊热。”省委书记王金山的一番话,更是让一个承载着安徽人太多期待的“泛长三角”呼之欲出。去年底颁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专门拿出一个章节详细对以安徽为主的“泛长三角”进行规划,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增提了“泛长三角”概念。这意味着长三角区域规划正式吸纳安徽,作为长三角企业向西发展的大门,显然是看上了安徽有着能源、劳动力、土地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面对已进入操作层面的泛长三角时代,本文针对长三角地区目前的发展趋势,结合xx县的地域情况、经济现状等,就xx县在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如何承接产业、角色定位、如何扬长避短、对接共赢作出思考。
1、参与分工,规律势所必然
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圈之一。XX年,长三角16个城市生产总值四.7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十八.7%,平均增幅十五.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三.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三.4∶五四.4∶四二.2,二产、三产比重分别高出全国五.8和二.1个百分点;经济外向度为1二六.7%,高出全国六十.5个百分点,出口占全国的3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五十.1%。
一、能源瓶颈促其扩容
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能源的瓶颈开始让长三角感到“饥渴”,从“煤荒”到“电荒”再到“油荒”,能源频频告急,其生产成本大约高出安徽30%-40%。XX年末,长三角人均土地面积一.96亩,相当于全国的18%;人均耕地面积0.6亩,远低于一.38亩的全国平均水平。XX年,上海、江苏人均水资源分别为1五三.9立方米和5三八.3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用水警戒线。XX年,上海原煤、原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自给率为一.5%,浙江一次能源自给率为九.2%。几近饱和的空间和环境容量,长三角扩容乃大势所趋。
长三角最初是上海市和江苏、浙江的15个城市,XX年在浙江台州的争取下,范围扩大到“15+1”。这是长三角第一次扩容。XX年,长三角扩容为“2+1”的两省一市。在《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了“2+1”与周边地区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理解为长三角预留了再一次扩容的空间。也就是说长三角到了“泛”的时刻。
什么是“泛”,按照江苏社科院院长宋林飞的说法是:长江下游入海口周边地区的16个城市是“小长三角”,苏浙沪两省一市是“大长三角”,安徽等邻近省份是“泛长三角”。
二、政策走向导致呼应
安徽是全国的“居中靠东”,xx大约是安徽的“居中靠东”,与苏浙沪可谓“共饮一江水”。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以上海为龙头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是年7月,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战略决策。XX年末,合肥提出建立包括安庆在内的沿江9城市的“9+1”城市圈发展战略。安徽省沿江城市群"xx"规划纲要界定出“皖江城市带”,把安庆市作为安徽中部崛起第一方阵的四个核心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