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 “一轴·双驱·三联动”——德才兼备型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童小东,吴刚,邱洪兴,陆金钰,李启明,周臻,张培伟,尹凌峰,王燕华,缪志伟,陈韵,舒赣平,傅大放,刘静,王景全 | 东南大学 |
149 | “大土木”教育理念下土木工程卓越人才“贯通融合”培养体系创建与实践 | 龚晓南,陈云敏,董石麟,罗尧治,王奎华,胡安峰,詹良通,吕朝锋,林伟岸,杨仲轩,姜秀英,应宏伟,唐晓武,朱斌,余世策,丁元新,邹道勤,谢新宇,谢康和 | 浙江大学 |
150 | 聚焦海洋强国战略,面向卓越人才培养的行业特色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 | 杨益新,宋保维,王惠刚,潘光,杜向党,张效民,胡海豹,崔荣鑫,姜军,卓颉,张立川,曹永辉,史文涛,蒲传新,李道江 | 西北工业大学 |
151 | 创建“一体两辅双驱”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一流工科人才 | 苏玉民,余建星,韩端锋,段文洋,骆寒冰,杜尊峰,耿敬,欧阳卫平,崔振平,张阿漫,潘峰,李云波,谷钰,黄胜,潘晓睿,孙玉山,闫宏生,康庄,余杨,李敬花,杨树耕,苏智,黄焱,郭春雨,成雷鸣,孙丽萍,闫雪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天津大学 |
152 | 突出农工交融的农业院校水利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与实践 | 康绍忠,李云开,王福军,杨培岭,杜太生,黄冠华,霍再林,肖若富 | 中国农业大学 |
153 | 高峰建岭,打造铁道工程国际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服务高铁“走出去”战略 | 易思蓉,杜彦良,王平,刘国祥,高明,赵人达,罗霄,华宝玉,陈嵘,吴刚,周先礼,杨荣山,张铎,江久文,曾勇 | 西南交通大学 |
154 | 多维度全过程,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朱美芳,马敬红,吴文华,王燕萍,韩克清,张青红,戴蓉,张清华,龚静华,丁怡 | 东华大学 |
155 |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纳米科技创新人才“三融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李述汤,王穗东,刘阳,刘庄,廖良生,孙旭辉,程振平,秦炜炜,John Mcleod,Igor Bello,David Seath | 苏州大学 |
156 | 深度产教融合的材料类“工程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程晓农,杨娟,袁志钟,邵红红,赵玉涛,刘强,严学华,雷玉成 | 江苏大学 |
157 | 材料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多元协同培养机制创新 | 董丽杰,谢峻林,赵春霞,官建国,周红,文进,梅启林,刘韩星,周静,苏葵,赵广辉,冯小平,田仕,麦立强,张扬,付承菊 | 武汉理工大学 |
158 | 化工大类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 | 钟秦,王泽山,解立峰,刘大斌,贾红兵,王娟,张舒乐,郝艳霞,姚薇 | 南京理工大学 |
159 | 以学生为本的化学化工类专业立体化开放工程实践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 梁志武,王玉枝,蒋健晖,谭蔚泓,郭栋才,李文生,宦双燕,罗伟平,任艳群,尹双凤,夏新年,卢彦兵,熊远钦 | 湖南大学 |
160 | 地理信息类专业3332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 杨昆,李满春,谢忠,潘玉君,陈振杰,冷天玖,王加胜,吴亮,朱彦辉,匡锦,孟超,罗毅,杨扬,洪亮,彭双云,王保云,陈占龙,赵波 | 云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61 | 现代工程能力导向的地质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唐辉明,王亮清,熊承仁,胡新丽,章广成,吴琼,李长冬,葛云峰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62 | 构建科教融合、虚实结合、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平台,创新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宋爱国,祝雪芬,王立辉,祝学云,陈熙源,张力 | 东南大学 |
163 | 面向行业,强化创新—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程卫民,刘伟韬,辛嵩,刘音,周刚,黄冬梅,刘震,聂文,倪冠华,曹庆贵,陈连军,王刚,王海亮,吴立荣,赵文彬,陈静 | 山东科技大学 |
164 | 依托行业特色优势,区位协同、学科融合构建冶金与能源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 马文会,张立峰,黄帮福,林艳,张新房,张小辉,张利波,翟大成,华一新,李坚,包桂蓉,王飞,王华,张英杰 | 昆明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
165 | 基于“提高解决复杂地质问题能力”的地质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范文,杨兴科,李同录,焦建刚,彭建兵,李永军,卢全中,李荣西,刘建朝,祝艳波 | 长安大学 |
166 | 11/23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