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 | 17 | 化学专业大学生科创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 贾叙东,朱成建,陈露洪,侯文华,郭子建,李育佳,张剑荣,葛欣 | 南京大学 |
18 | 依托优势学科 构建与实践工程力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 | 高存法,邓宗白,唐静静,沈星,史治宇,陈建平,张丽,严刚,金栋平,刘先斌,史志伟,蒋彦龙,顾蕴松,孔垂谦,王中叶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9 | 改革工科数学教育模式,全过程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 黄廷祝,徐全智,覃思义,程光辉,杨鹏,张勇,李明奇,蒲和平,何国良,李良 | 电子科技大学 |
20 | 大类招生、平台培养、特色发展—— 大电类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李少远,张峰,高怡祯,张焰,杨明,邹卫文,黄林鹏,周越,王祉月 | 上海交通大学 |
21 | 规范引导、协同育人、均衡发展的中国化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 王静康,冯亚青,张凤宝,于建国,李伯耿,陈建峰,山红红,梁斌,潘艳秋,王玉军,陈砺,管国锋,庄志军,张玉苍,张金利,郝长江,夏淑倩,赵双良 | 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吉林化工学院,海南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
22 | 研究型大学机械专业拔尖创新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 丁汉,何岭松,尹周平,吴波,吴昌林,陶波,丁雨葵,凌玲,徐江,张俐 | 华中科技大学 |
23 | 时空融合、知行耦合、师生多维互动的机械大类课程教学新范式 | 陆国栋,费少梅,顾大强,王进,刘衍聪,孙毅,蒋丹,陶冶,王枫红,刘振宇 | 浙江大学,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
24 | 学做融创 通合一体——建筑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改革与实践 | 王建国,韩冬青,鲍莉,孙世界,陈薇,朱雷,张彤,李向锋,夏兵,张嵩,傅秀章 | 东南大学 |
25 | 一流学科支撑,一流教师领航,一流航宇材料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李贺军,张军,王永欣,李文亚,李克智,耿林,杨延清,李付国,王锦程,董文强,李金山,苏彦庆,陈忠伟,闫久春 | 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
26 | 面向国家急需,构建“三位一体” 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郝跃,张进成,郑雪峰,庄奕琪,张玉明,冯晓丽,侯晓慧,赵树凯,程珺,蔡觉平,张士红,柴常春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27 | 产业需求牵引的计算机类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 | 罗军舟,李伟,耿新,杨全胜,汪芸,舒华忠,程光,徐立臻,姜龙玉,李雯,吕倩 | 东南大学 |
28 | 服务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研究和推广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 桂小林,傅育熙,王东,黄传河,温莉芳,秦磊华,朱敏,李士宁,胡成全,吴功宜 | 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
29 | 优化知识体系,打造优质资源,创建《数字移动通信》精品课程 | 王金龙,蔡跃明,陈瑾,龚玉萍,宋绯,崔丽,杨文东 | 陆军工程大学 |
30 | 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修订及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制度的实施与完善 | 程伯基,柯杨,王维民,谢阿娜,蔡景一,鲁映青,杨棉华,汪青,杨立斌,厉岩,曲波 | 北京大学 |
31 | 基于“三本位”理念,协同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陈晓阳,姜峰,张永亮,郭燕锋,刘向东,邓诣群,李吉跃,苏雄武 | 华南农业大学 |
32 | 夯实医教协同,综合性大学“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陈国强,郭晓奎,胡翊群,钮晓音,邵莉,唐华,梅文瀚,洪梅,胡伟国,郑青,郁松,陈洪,周栋,苏懿,缪青 | 上海交通大学 |
33 | 服务健康中国的高等药学教育药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姚文兵,樊陈琳,徐晓媛,于锋,葛卫红,孙小丽,席晓宇,何聿娴 | 中国药科大学 |
34 | 全方位多途径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培育卓越医学人才 | 李立明,王云峰,张勤,管远志,马春雨,潘慧,马超,高小惠,杨萍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35 | “传承与发展并重,特色与引领并举”—我国推拿学教育体系的创立与改革实践 | 2/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