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陕西省素质教育报告册在哪印制(陕西省素质报告册哪里卖)

admin 2022-05-15教育资讯
新华社榆林9月17日电题:“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记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王乐文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陕北的路,是一眼望不尽的峁梁连绵,沟壑纵横。飞机、火车、汽车,一路辗转

高西沟的探索,解开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道难题。

山下农田,丰收在望。总书记临时叫停了车。

“庄稼能不能浇上水”“地里有没有套种豆子”“家里几口人出去打工”……总书记和乡亲们拉起话来。

听乡亲们说“日子好了,现在白面、大米、肉都可以吃”,习近平总书记感叹:“现在不是说稀罕吃白面和猪肉了,反而有时候吃五谷杂粮吃得还挺好。”他对陕北的乡情熟得很:“硬糜子做黄米馍,软糜子做油胡兰、油糕。”

……

色彩斑斓的田野,风景旧曾谙,却又一切都在改变:推磨、碾磨全是机械化了;再问到打谷子,“不再打链枷了吧?”“是啊,如今都用三轮车子了。”

龙头山山顶,秋风习习。总书记看了东边又走到西边,举目凝思,感慨万千。

松、柏、槐、榆、杨、柠条,还有苹果树、枣树、杏树、核桃树……好一幅色彩斑斓的大写意!那是几代村民拍崖畔、筑地埂、挖水沟、垒埝窝的辛勤耕耘。

“40座山峁、21道沟岔,耕地4553亩、生态林2300亩、经济林1000亩、淤地坝126座、集雨窖5个、水库3个……”姜良彪在总书记身旁报家底,“‘黄元帅’‘红元帅’,山地苹果是我们的‘金蛋蛋’。我们近年来又摸索着从‘三三制’变成了‘三二一’模式(三份林地、二份草地、一份田地)。”

总书记掰着指头一字一顿:“林、草、田,发展农村事业的内涵是与时俱进的。我在延川插队时就听到过高西沟的名字,当时陕北的大寨村。看你们的梯田,都是下了功夫的。难得的是半个多世纪一直做下来。”

从“山上光秃秃、年年遭灾荒”到“层层梯田盘山头、片片林草盖坡洼”,旧貌和新颜对比鲜明。这些年,陕西绿色版图向北延伸了400多公里。村里的成绩单也喜人:“60年来泥不下山,洪不出沟,不向黄河送泥沙。每次降雨量都比周边村子多个两三毫米。”

“小流域治理关系长远。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总书记赞叹道,“绿水青山是可以变成金山银山的,你们用实践证明这条路子是对的,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推动的一条路。”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他后来在一篇文章里写过:“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我在陕北待了六七年,你们这里的情况当时不如‘额们’那里。论吃饭,你们这里常饿肚子。当时从绥德、米脂南下讨饭的很多。沧桑之变啊,乡亲们今天的日子过得很踏实。”

革命的回响:从“最小的司令部”到“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74年前的波澜壮阔,沿着蜿蜒山路,渐行渐近。

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杨家沟革命旧址,“来这里看看,了却一个心愿”。

就是这几孔窑洞,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正是在这里召开“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写就《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影响历史走向的“曙光就在前面”的号召声正是从这里传向全国。

走进“十二月会议”旧址,一侧是影响中国历史的革命先辈群像,一侧是会议场景的油画。总书记久久凝思。

讲解员高声诵读毛泽东同志在报告中对局势的判断: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那份举重若轻的气魄,就在这一孔孔窑洞里决胜千里。习近平总书记讲起周恩来同志的一句评价,“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再往山上走,是毛泽东、周恩来同志旧居。迎面一张“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图”。在陕北1年零5天,转战2000多华里,途经12个县,38个村庄。习近平总书记走近了端详。

“中国革命必然胜利在这里就能找到答案。高瞻远瞩啊!毛主席在这里既指挥西北战场,又指挥全国战场,同时考虑的还有新政权建立之后的事。”他提起一件史实,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将一本论著《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整风学习文件,叫同志们引以为戒。

旧居内,书桌、地图、笔砚、油灯、锅灶、石磨、石碾、土炕,处处是历史的讲述。小院里,百年枣树,秋风染红了枣子。

毛泽东同志常穿一身灰蓝旧军装。在杨家沟生活的120天,他写下40余篇文献及80余封电文稿。山沟沟的光芒照亮了中国。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