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入学率精英教育(精英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admin 2022-05-15教育资讯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078万,比去年增加7万,再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什么?这可能是一个新周期的开始。此前,我国高考报名人数曾连续9年徘徊在940万人左右,停滞不前。直到2019年,报名人数跃升到1031万人,也是在这一年,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国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后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今年2月撰文指出,他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中20-24岁年龄组人口预测数据计算得出,自2021年始,中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18-22周岁人口数)逐步增长,到2033年又将逐渐下降。

别敦荣预测,2030年前后,我国高等教育将进入普及化中级阶段,学生规模需要增加1000万以上。

也就是说,今年开始的高考报名人数新周期,是未来10年我国深入普及高等教育,提升劳动力红利的重要窗口期。

需要注意的是,高等教育加速普及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副作用”。“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同时也带来了就业问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说,“就业是与经济发展有关的社会问题,不能靠大学少招生来规避,因为社会需要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

就业难会直接作用于高考报名。200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结束了长达10年的增长。据报道,当时国内出现了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现象,比如重庆市招办人士透露,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当时的报道称,严峻的就业形势,上完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使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2年超过15%,也就是说,从那一年开始,高等教育便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了。”周洪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高等教育普及化也给高校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截至2020年,全国高校数量2738所,其中超过一半为专科院校,数量为1468所。

机遇在于,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以及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升入高职,将给高职高专院校提供大量生源。“我国现在大概60%的中职学生是可以升学的,不是说他们中考分流后就‘一考就定终生’了,而是有向上的通道。”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说。

挑战也很明显。每年高考报名学生里往届生越来越多,意味着更多人希望考入好大学,主要因素仍是就业。“我国教育资源即将供过于求,对于高考学生来说,是选择办学特色不明显、就业压力大的一般本科院校,还是就业前景好的优质职业院校?”曾天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也就是说,国内大量的“长尾”高校需要转变办学模式,提供毕业生就业能力,才能在招生竞争中生存下来。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3月31日也表示,要推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既推进“双一流”建设,使得国家有尖端的、创新的、能够引领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又要培养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推动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这样在结构不断优化过程中使得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概念更加丰富、内涵更加深刻。

这在高校数量和结构变化中可见一斑。2020年,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新增加5所,而高职高专院校则新增加45所,应用型职业院校加速发展。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