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面向未来的教育(杨东平 教育)
报告的下半部分介绍了一些解决西农村部教育的实践探索和政策建议。西部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非常多,非常复杂,包括:因地制宜地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切实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重视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多种形式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重视儿童早期干预,推进农村开展素质教育,走向“为生活而教”。
在今天这么一个有限的时间内,我想突出谈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面向未来的农村教育,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是农村教育的质量?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它比技术、比资源更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农村教育的发展经历的1.0版,就是“有学上”,满足基本需求,温饱的阶段。然后进入到第二个阶段,2.0版我们称之为“上好学”,但这是要打问号的,因为在大多数地方,“上好学”就意味着实行应试教育、激烈的升学率竞争。我们追求的理想的教育目标,也是国家的意志,是走向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农村教育的3.0版。
它有几个重要的特征,一是由物到人:把树德立人作为重要的教育价值。二是从硬到软,从关注硬件建设、资源投入,到切实关注学生和教师。三是由外向内,走向内涵发展,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四是自下而上,就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创造性的解决每一个地区和学校的实际问题,发挥学校、教师和社区的重要作用。
在追求好的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个特别值得认识的概念:需要重视“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这种技能我们也称之为情商、非认知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大五人格”,就是五种重要的人格特征:外向型,亲和力,责任心,情绪的稳定性和开放性。对一个人未来的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而言,它远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比分数和学历更为重要。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考试成绩只能解释教育对收入影响的18%,像这样的研究其实很多。在2018年的PISA测试中,首次把“社会情感能力”(SSES)作为测试的内容之一,中国苏州市的学生参加了测试。但它至今仍不在我们学校教育的目标当中,因为考试不考这个。
所以,好的农村教育,符合农村需要的教育,需要真正把教育的基点建立在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人幸福和长远发展上。这得到了学习科学的支持,有一个多元智能理论。为什么我们说每个孩子都能成才,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因为每个人的能力的指向不一样。可是我们学校考试只考两项,就是逻辑和数学能力、还有语言能力,所以使大量的学生成为了“差生”,实际是我们狭隘的评价把他们淘汰了。所以要改变我们的考试评价和选拔制度。
有个国际组织提出一个新的报告《重新定义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现在世界上那些最贫困的国家,都不证自明地把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育质量划等号,花了很多钱,组织了很多专家,花巨大的代价去提高学业成就,他们学的东西跟城市学生是一样的,尼罗河的长度,希腊神话,子午线什么的;而他们只要学会每天洗手这些最基本的卫生知识,儿童的死亡率可以减少10%。所以,需要反思究竟什么才是教育质量?学生之所以学成就低下、辍学率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与生活的脱离,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完全无关!所以,他们提出了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质量的概念。这种新模式就是“为生活而教”;在这种模式下,学校的教育目标从“达到一定标准测试的考试成绩”,转变为“对学生及其社区的经济和社会福祉产生积极的影响”。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论也必须发生显著的变化。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