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教育领域创作者怎么选择(教育领域的创作)

admin 2022-05-15教育资讯
4月15日,我受官方运营邀请,为教育领域的创作者分享一下创作心得,诚惶诚恐,把逐字稿放在这里,供大家拍砖。今天的分享内容划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选题、分类、内容。一、选题无论在哪个平台,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创作,最重要的是先选题。很多创作者有多年的写作经验,文采斐然,创作出的内容看上去也十分精彩,但却总是没有阅读量,

2、教育类影视作品

最近几年,《小欢喜》、《小别离》、《少年派》等影视作品频频出现,每一部与教育相关的电视剧作品都会引发很多话题。由于教育类的内容比较干,趣味性不足,所以与影视作品刚好可以形成有机互补。影视作品能够把干涩的知识包裹成可视化、浅显易懂的内容。除了以上三部耳熟能详的电视剧之外,我还会用四部电影来举例说明影视作品的价值以及它的外延。

第一部电影叫做《房间》,这是一部非常虐心的电影,涉及犯罪、涉及PUA、涉及亲子关系、涉及社会问题。这部收获奖项多多的电影,主演是Brie Larson,她也是《惊奇队长》的主角。这部电影当中有很多争议话题,可以延展的方向非常多

第二部电影叫做《启功》,这部电影没有什么热度,评分也不高,但这种电影类型非常有代表性。它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启功先生的一生。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块校训石就矗立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之内,书写这几个大字的,就是启功先生。在这部电影当中,中年启功的饰演者张绍刚也是一个话题人物。

第三部电影叫做《放牛班的春天》,这是一部教育意义突出的电影。很多人因为它特立独行的名称而错过了它卓尔不凡的内容。这部电影的内涵有思想批判,也有灵魂发现,不管是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通家长,看过之后细心琢磨,都能学到不少。

第四部电影叫做《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是由邓超主演的。电影里不仅有父子关系、有家校关系、有社会现实,还有仰望星空。这几个方向都可以发散关联,创造出你想要的内容。

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热度都是有时效性的。我刚才的举例,只是想说明影视作品的内核和外延,不必从形式上套用,可以从逻辑上延展。每一年都会有众多新的影视作品问世。每一部都可以给我们提供对应的素材,只要找到核心逻辑,内容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3、教育类新闻事件

说完固定教育热点和教育类影视作品,咱们再来聊一聊教育类的新闻事件和教育类的政策导向。

每一天,与教育相关的新闻都有很多。你只要在手机上多下载一些新闻客户端,打开它们的push推送功能,就可以不停地收到消息,不太需要主动去搜索。而得到了一手的新闻资料之后,剩下的,就是如何找到事件当中的潜在关联,用来丰富自己的内容。下面我举三个例子来说说不同的关联方向。

第一个例子,4月初央视报道了韩国高考人数跌破50万。我查了一下,这个人数要少于招生人数。什么概念呢?韩国的大学每年招生计划超过50万,但高考人数只有不到50万,也就是说想上大学你就能上的了。在这个基础上,我又关联了中国的出生人口增长率下降,关联了5~10年之后小学新生数量下降,关联了小学老师岗位减少,可能会优胜劣汰,关联了中国高考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那我整篇文章成文之后,横向有中韩之间的对比,纵向有基于人口趋势的教育分析,相对来说内容就比较丰满了。

第二个例子,4月13日钱学森当年的考试试卷曝光,很多人在写同样的内容,但没有什么区隔度,仅限于字迹工整、学霸体质等等。众所周知,钱学森是物理学家,在力学领域贡献突出,所以我在创作这个内容的时候,关联了物理大神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手稿,进行横向对比。关联了不同领域的大神达尔文的手稿,再次进行对比。还关联了社会上对牛顿,爱因斯坦和钱学森痴迷宗教的流言蜚语,并且进行辟谣,所以整篇内容就会比较丰满。

如果要就此内容创作一篇3000字以上的图文,我可能还会加入上海交通大学的前世今生,老的校史博物馆与新的校史博物馆之间的关联,老交大“饮水思源”的来历,交通大学为什么跟传统意义上的“交通”没有关联,钱学森返回中国的背景以及各种各样的传说和他对国防军工的贡献。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