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周口少儿文化教育培训加盟项目(周口教育培训机构)

admin 2022-05-16教育资讯254
文化,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记忆,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周口,因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自古以来便享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的美誉。从中国最早的方正之城平粮台城址到夏代早期粮仓城时庄遗址,从道家之源鹿邑老子故里到“现象级”非遗西华胡辣汤……千年文脉绵延不绝,一颗颗古老而璀璨的明珠从历史闪耀到现

如今,胡辣汤已走出河南、走向全国,12万西华熬汤人遍布大江南北,他们将胡辣汤带向全国20多个省市。据高群生介绍,他在全国各地已拥有加盟店190多家。

一碗小小的胡辣汤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带动西华县粉条加工、食品包装及种植、养殖等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近20万人。目前,数十家胡辣汤料生产企业研发出胡辣汤料8大类6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收入40亿元以上。

“要想进一步做大产业、开辟市场,胡辣汤还需要在饮食文化形象的打造上更加现代时尚化。希望更多人才参与进来,把胡辣汤的历史与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高群生说。

传承并不意味着拒绝创新、一味复古。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胡辣汤行业也在不断迭代进化。从现场熬制的传统销售模式到推出速食系列拥抱互联网时代的潮流,随着产品技术和销售模式的创新,胡辣汤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西华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及鹿邑老子祭典等12个河南非遗项目成功入选。当天,河南日报微博话题“河南逍遥胡辣汤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录”登上了全国热搜榜前十,阅读量很快突破了1亿次。

“这就是一碗汤的文化自信。希望胡辣汤能出现在全国每个角落,让出差、生活在外省市的河南人都喝到一碗胡辣汤解乡愁。”一位网友留言。

在互补中共赢让品牌强起来

文化优势就是旅游发展优势,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遗存就是旅游业发展的天然本钱。回望“十三五”,周口文化事业悄然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这五年,周口文物保护水平稳步提升。以百城提质为抓手,谋划了一大批“以文化城”项目。其中,有关帝庙广场提升改造、漕运博物馆、桥梁博物馆建设项目等投资42.9亿元,红石板街等古旧街区、商水县邓城镇邓城村等19个传统村落得到较好保护。

这五年,周口非遗文化传承有序开展。西华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及鹿邑老子祭典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扶沟沈家唢呐、项城老娄庄龙舞、鹿邑妈糊制作技艺等16个项目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积极开展民俗、节庆文化活动,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形成常态。

这五年,周口公共文化建设势头喜人。自2018年6月以来,100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继建立;每年开展“周末公益剧场”演出60场、“舞台艺术送基层”2000多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近5万场,“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开展五年来累计演出322场。其中,“周末公益剧场”的做法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在全国推广,荣获全国社会文化艺术最高奖“群星奖”,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

这五年,周口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从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旗开得胜,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捷报频传,再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顺利收官,周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形成了好人遍地开花的喜人局面,李高峰、李灵、王梅荣等道德模范典型叫响全国。

一条条数据的背后,是周口城市形象的不断刷新。“这些都为周口文旅融合发展积蓄了势能、提供了助力。”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韩丽霞说。

面向“十四五”,周口将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周口特色、展现周口底蕴、展示周口形象的文化旅游品牌。

淮阳太昊陵庙会、鹿邑老子庙会是周口的传统民俗活动,举办期间各地前来观光寻根的游客超20万人次。当地政府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特色文旅品牌,让庙会多了不少新变化。

除了传统的祭祖、民俗节目,活动现场还有书法展、汉服秀等表演项目。围绕伏羲、老子等历史名人,新潮有趣的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图书、胶带纸贴、文具,上百个品种的周边产品尽情挑选,让游客体验“把传统文化带回家”的感受。

突出品牌特色的同时,区域性文旅合作也在持续开展。去年5月召开的全省文化旅游大会明确提出,将推出以洛阳牡丹、开封菊花、南阳月季、许昌腊梅、周口荷花为载体的“五朵金花”文化旅游品牌。如今,“老家河南·五朵金花”协作体在淮阳成立,以赏花经济为主导、花卉景观为特色、特色节庆为引领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