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对学生影响深远(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付怡
图/羊城晚报全额媒体记者 宋金峪
海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倩
丰湖湖畔,书声琅琅。在广东省惠州市的西湖边,曾有过一座古朴典雅的传统书院——丰湖书院。时代变迁,丰湖书院经过重建、改名,成为一所现代大学——惠州学院。如今校园已搬迁至金山湖,但走在新校园里,仍可感受那份来自历史深处的敦重和从容。
现任《惠州学院学报》主编的颜敏教授在此任教、工作已17年,气质早已与学校融为一体。醉心科研时,她像深沉的湖水,踏实沉稳;教学育人时,她又像湖面的微风,亲切和煦。颜敏多年从事跨文化与海外华文诗学等方面研究,发表多部著作及多篇文章,取得系列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一定影响,也让更多人知道了惠州学院这所地方院校。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颜敏始终保持着从容而踏实的科研和教学作风,她说,“在漫长人生路上,只要我们多一点点热爱、多一点点坚持,总能收获自在、赢得尊严。”
潜心科研:华文文学是座尚未被挖掘的宝矿
2001年,颜敏考入暨南大学的文艺学专业。暨大作为“华侨最高学府”,素有华侨华人研究的传统,海外华文文学更是该校的重点学科。颜敏自然而然对华文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并将之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华文文学是什么?这是许多人听到这一名词的第一反应。颜敏解释,华文文学是立足世界性视野而提出的语种文学概念,强调跳出传统“汉语文学”的民族与区域局限,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去探讨“中文表达体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鉴于华文文学圈存在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界限,传媒与传播因素在“华文文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因此,多年来,颜敏一直专注于“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研究”这一领域,在这一尚未被深度挖掘的大金矿中,苦苦跋涉与耕耘。
曾有人关切地告诉颜敏,这类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既费力又不讨好,建议她研究经典作家作品。但颜敏坚信,条条道路通罗马,林间人少的那条路也可通往理想中的学术殿堂。
读博士期间,颜敏着手对中国大陆所有涉及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的期刊进行梳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期刊已经残缺不齐,难以找全;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或年事已高,或已离开人世,这让获取研究素材的途径十分有限,为了弄清楚一个小小的细节,需多方探寻,全面分析。
最初,为了弄清楚“中国大陆第一个发表海外华文文学的是哪一本期刊”,颜敏几乎找遍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大图书馆。“很多人认为最早是刊登在上世纪80年代的《当代》杂志上,但我想自己去找找确认一下。”果然,她先是在《上海文学》上找到了比《当代》更早的外籍华人作家作品,后来,又在1960年代的《人民文学》杂志上找到了东南亚华人华侨的一些作品。就这样,在北京上海的图书馆,颜敏一本本翻阅数十年前的期刊,一天下来,头上身上都是灰蒙蒙的,但收获不少,心情也很愉悦。
几年中,对文学期刊持续阅读整理,练就了颜敏扎实的学术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她完成的博士学位专著《在文学的现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获得了惠州市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08年取得暨南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学位后,颜敏持续深耕于华文文学领域。截至目前,颜敏已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CSSSCI刊20多篇,出版著作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项目2项。在一所地方院校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37岁那年,颜敏成为惠州学院最年轻的教授。
创新教学:本科教育对学生影响深远
“我很喜欢做老师。”谈起自己的从教经历,颜敏的语气中透露着幸福。在惠州学院,颜敏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人生状态:一边在学术的象牙塔中潜心研究,一边在朝气蓬勃的大学校园里教书育人。相较科研,颜敏认为教学的责任更重,因为,“科研也许只影响到个人发展,而教学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2004年起, 颜敏一直在文学与传媒学院(前身为中文系)任教,并任职至副院长。她先后开设过美学概论、海外华文文学、生活美学、文学地理学、创意写作和中学生创意写作教学等多个课程。不同于终生只热爱一门课程的老师,颜敏更愿意拓展教学范围,将前沿的学术视野和知识结构带入课堂,不断建设新课程,在教学上不断创新。
- 上一篇
大学生常规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主题班会)
(记者张伟)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勤奋的民族,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劳动是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4月25日上午,南阳小学开展了劳动节教育主题班会。班会上,各中队辅导员带领队员们认识了劳动节的由来,从当代劳动模范中启发大家关注身边的辛勤劳动者,并且深切感受老师们、爸爸妈妈们的辛苦
- 下一篇
井陉成人教育报名()
来了!来了!还记得你我之间的【约定】吗在你18岁成人的这年你会走到我的面前郑重的把自己“交”给我而我,则会将这神圣的责任赋予你这光荣的一刻你我都等了很久……18岁,国家喊你来登记近日,全国各省市都在陆续发布2020兵役登记通告,小编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