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小学科学思政教育教学计划(小学科学思政目标)

admin 2022-05-16教育资讯
新时代,如何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18年9月,复旦大学入选全国首批10家“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两年来,学校党委谋划布局、系统探索新时代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体系、新思路、新

复旦大学既坚持目标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又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关键难题,分批制定专项行动计划,形成“4+4+N”的梯次格局,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

“育生自育师始”,2019年,“强师行动计划”首先推出。思想强基、师德固本、实践立行,强化全员、全程、全方位师德养成,提升教师育人意识与育人能力,着力建设一支能胜任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要求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2019年暑假里,78岁的陈恕行院士来到河北,瞻仰西柏坡革命旧址,感受正定县乡村振兴新貌,考察承载“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而回国工作的青年研究员顾宇,则远赴云南省永平县,了解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脱贫攻坚历程。

与陈恕行和顾宇一起出发的,还有复旦大学47个院系的520名教师。他们组成5个校级社会实践团和29个院系社会实践团,分赴重庆、河北、广东、云南等10个省区市,读中国、明国情、悟使命,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实践中汲取学术养分,激发创新力量。

在“强师行动计划”中,国情考察是重要一环。广大教师来到实践一线看社会发展变化、体悟人民需求,更重要的是坚定理想信念,落脚点是讲使命担当。从30岁出头的青年教师,到78岁的院士,每位实践团成员都认真地写下了考察体会,而集中的表达就是:担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

学校围绕“政治要强、情怀要深”的要求,以思想强基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围绕“自律要严、立身要正”的要求,以师德固本引导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围绕“思路要新、视野要广”的要求,以实践立行强化教师实践锻炼机制。

明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职责,激发教师教书育人主体活力,健全师德评价机制,优化教学评估体系,完善育人评价体系……引导教师践行初心使命,也离不开评价指挥棒的作用。“教书育人评价机制改革”作为第二阶段四大行动计划,在2020年重点推进,以分类评价为基础,加快形成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教师教书育人评价机制。

做强“主渠道”,让思政能量在课堂教学中叩击育人强音

2017年11月,复旦大学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专题课。没有经验和教案可循,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打造这门思政“金课”专门成立教研室,自主研制教学大纲、出版教辅材料。经过3年建设,这门“解渴”的思政“金课”,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这套课程建设方案已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高校参考建设方案,供全国37所重点“马院”开课使用。

在第一阶段四大行动计划中,“思政课创优行动计划”和“课程思政攻坚行动计划”的目标,正是在于做强课堂“主渠道”。如今,课程思政全面推进,已建示范课程412门,全校“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蔚然成风。

“我正在武汉前线,想先给同学们送上几句话,敬畏生命、敬畏专业、敬畏职责、敬畏规则,与大家共勉!”2020年3月3日,复旦上海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学生迎来了特殊的一课。屏幕另一端为学生们讲课的正是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援鄂医疗队领队朱畴文。抗疫一线的亲身经历与真实故事融入课堂,成为最鲜活的育人素材。

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不停工,课程育人不断线、不掉线、不下线,在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阶段,复旦大学积极探索网上教学的课程思政方法,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机融入抗疫思政元素,讲解制度优势。

在“当代国际关系”课程中,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员沈逸,将全球新冠疫情分析引入全球治理的专业课教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徐志平用虚拟现实技术向学生展现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如何进行模块化组装的形式构建……各门课程结合讲授内容,教育学生在抗击新冠疫情阻击“大战”、疫情防控“大考”中读懂中国之治,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与抗击疫情同向同行。

创新多维途径,汇聚多元力量,构建全校育人共同体

书院立德修身、研究生思政、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在两个阶段重点推进的“4+4”专项攻坚行动计划中,更多维的途径在创新中发挥作用,更多元的力量在汇聚中提升能级。

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希德,以复旦大学5位老校长命名的五大书院各具特色,是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文化育人的生活园区、师生共享的公共空间,是学生自管的教育平台。以书院为载体,“五维育德”生动彰显。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