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陕西西安小学校长)
看点 未来的不确定催生了许多父母的焦虑,对此,西安曲江德闳学校校长刘丽君指出了一个方向,孩子要能够立足未来,就需要具备头脑、心灵、实践三种知识。但要将这个宏大的目标落于实践,并不简单。一方面,需要让孩子尽早接触跨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学校需要从课程、教学、心理、实践等方面静心培养孩子这三种知识。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周岁 编丨Luna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是对许多父母来说,谈及孩子的教育,恐怕是既有远虑,也有近忧:
面对这些焦虑,西安曲江德闳学校校长刘丽君已有了许多经验。“中国的父母向来尊师重教,对孩子的期望也都比较高,有这些焦虑,我觉得很正常。”
在成为西安德闳的创校校长之前,她已经有近40年一线执教和学校管理的经验,还曾任西安高新一中副校长,对于教育早已有了深入的观察和理解。
诚然,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没有人能在现在就完全掌控未来,这是父母焦虑的主要原因。刘丽君非常认同,孩子要能够立足未来,就需要具备三种知识——头脑知识、心灵知识、实践知识。
这意味着孩子不仅要增长学识,还要发展体魄、心智、思维、交流等各方面。要同时利好大脑发育和知识学习,双语多文化的跨文化环境就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语言学家已经发现3-12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且在这个时期,大脑神经突触不仅呈现出“用进废退”的现象,不同语言刺激的大脑区域也不同。比如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6岁之前系统学习第二语言的成年人,大脑顶叶灰质密度较高,相关脑区的髓鞘发育更好。这些都说明,孩子越早接触双语及跨文化环境更好。
语言也是思维的载体,当孩子能够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想法,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和语言一样发生变化,更容易跳出思维定势。
除了科学研究,刘丽君所在的西安曲江德闳学校,作为国内第三所德闳学校、西北唯一“德威系”学校,2019年开学至今,更是已经有了许多鲜活的例子。
有个孩子回国入学时,语文连听说都很困难,但一学期后就已经跟上了同龄人。更难得的是孩子学会了“接纳不同”。遇到小朋友之间的冲突,他不会一上来就说谁对谁错,而是说:“我们只是不一样。”
这个“小海归”的智力、学识、情商的发展,正是头脑知识、心灵知识、实践知识的体现,也是跨文化耳濡目染的结果。
这都让外滩君好奇,谈双语环境、国际化教育的学校很多,但是同时强调跨文化教育却不多见。更重要的是,未来需要的这三种知识听起来非常宏大,学校是怎样在触手可及的日常中落实的呢?
多元文化的环境
让孩子具备跨文化意识
当很多人在说国际化教育的时候,刘丽君校长却更强调比国际化更进一步的跨文化教育。
仅仅一词之差,含义有多少差别?
简单地讲,国际化教育更多是单向输入,而跨文化教育更强调双向互通。
“国际化教育是把国际上比较常用的,或者说受欢迎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移植到学校里边,学校整个运作和文化氛围更贴近外国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刘丽君解释道,“而跨文化的教育,需要双方互相的传递和共享,是一种信息和感情互通的过程,是一种对双方文化互相尊重和理解的过程。
- 上一篇
教育局调研指导本区复学工作(市教育局调研)
为确保学生返校复课平稳有序,云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严密部署,狠抓落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带领区四套班子有关领导连日多次深入学校调研指导学生返校复课工作。5月11日云安区委书记李军晓率队到茶洞中学
- 下一篇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小学生)
“强师”之强不仅在于强“师能”,更在于强“师魂”。基础教育教师1568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他们的影响遍及千家万户、渗透到社会最基本单元,他们是“基础的基础”“先导的先导”,不仅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幸福生活,更是筑牢民族和国家精神的第一道防线。《强师计划》以“坚持师德为先”为首要原则,把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把加快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