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未来的stem教育作文(未来教育英语作文)

admin 2022-05-16教育资讯
于晓雅博士,副教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STEM教育研究组访问学者。北京教育学院信科院创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综合实践课程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北京市教育学会创造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STEAM教育专家组专家、中国教科院STEM2029项目专家、ITCCC“未来之城”“青少

于晓雅

博士,副教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STEM教育研究组访问学者。北京教育学院信科院创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综合实践课程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北京市教育学会创造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STEAM教育专家组专家、中国教科院STEM2029项目专家、ITCCC“未来之城”“青少年创新发明”竞赛指导专家和评委。国际STEAM课程开发者大会—STEAM课程教学展评活动学术策划及总评审专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课题组信息技术学科负责人,任《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丛书副主编及信息技术学科分册主编,《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研制及应用》获得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英文论文《STEM+计算思维的实践研究》获得北京教育学院2018年科研成果二等奖。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有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教师基于信息技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能力框架和提升策略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技术与中小学STEM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北京教育学院重大课题“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研究----STEM教育理念下的创客教育课程实践探索与研究”。是北京教育学院信息技术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负责人,主持有“北京市特级教师工作室-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实践研究”和北京市卓越教师工作室“、基于STEM的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两个高级研修项目,是北京市协同创新项目“人工智能视域下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团队负责人。担任国内多个地区和学校的STEM指导专家,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中英文相关论文30余篇。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简称,强调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STEM教育有助于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因此在当前备受各国政府重视。我国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文献有不少,但大多是介绍国外相关的理论和政策,本土化的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如何开展STEM项目学习,仍然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难题。

近两年来,北京教育学院“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STEM教育理念下的创客教育课程实践研究”课题组在实验校开展了大量的STEM项目学习实践研究。基于相关学校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以为,STEM项目学习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跨学科真实情境问题的创设

STEM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因此,STEM教育驱动的跨学科融合,是“真实问题导向”而不是“教科书导向”的。生活就是一连串问题的求解过程,问题导向的教育返回生活教育,或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是以生活为核心的教育。由于真实生活问题的不确定性,因此培养学生习惯于思考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是STEM跨学科教育的本质特征。

以化学学科《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为例,我们看看从传统“教科书导向”到STEM课程“真实问题导向”的进阶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在传统的“教科书导向”的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就是一个验证型实验的操作过程,目标简化,过程单一:学生在实验室中,根据实验手册,按照规定好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严格遵循实验要求,成功制取二氧化碳,并记住相关的化学反应式。

优秀的学科教师可能不满足于这种单一的验证型流程式实验课堂,他们会脱离唯教材而教的狭隘教学视角,致力于在学科范围内,将实验课程变成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学习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采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他们会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来比较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异同。

在此基础上,由学生从常见仪器中自己判断选择实验器材并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通过对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及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对比,总结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由此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从STEM教育的视角来看,这种探究还停留在一个局部的问题解决中,没有真正和实际问题相联系,更没有工程技术驱动的项目学习过程。在经过多次打磨之后,教师意识到必须设计一个开放的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的实践学习过程,于是确定了“如何解决满足不同需求的二氧化碳生产方式”的真实情境问题。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