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教育方式的改变的影响英语作文(在教育方式上的改变英语作文)

admin 2022-05-17教育资讯
陆凯华、罗涛、吴宇昕、马彬当人们熟悉的生活面临一系列危机时,总会促使有关的反思活跃起来。“曲折”的人性有无可能形成良好的秩序,社会是否有能力进行较完善的自我管理,丰富多元的世界是否可能从冲突走向共存,而哲学反思又如何能为解决这一问题献上绵薄之力?4月24日

韦伯关于现代性的解释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回答,总的来说就是近代经历了世界的“去魅”,破除了迷信,人们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也更相信科学进步能使我们过得更好。但凡事都有双面性,科学在事实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之后,现实上会影响人们的意义领域,导致人们不再相信之前约定的习俗,反而执着追寻具有确定性的科学,人的意义问题交付给科学来回答。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科学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社会上的一切最好是成为一个固定的“常数”,这样才能使一个系统运转得更稳定。因此,任何价值观念不再具有坚实的基础,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一套观念,谁都说服不了谁。韦伯用“诸神之战”这个词来形容这样一个局面,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除了能够诉诸科学技术证明的,那些无法被证明的东西都是存疑的。倘若我们从韦伯的观点出发,人性是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从自柏拉图以来的大多数哲学家都在试图寻找一个一劳永逸、普遍适用的理论或制度来解决一些人类的困境。但是现实是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它忽略了人类的复杂性,即使康德看到了这样一种“曲木之材”,但是他仍然希望诉诸“整体”来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但历史证明,这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我们面对的现实是,我们不是康德所说的整体,不是服务于特殊宇宙目的论的抽象个体,也不是“科层制”下固定的个体,我们是一个具有自主权的个人,尽管我们不完美,但却是一个是真实而又具体的个人,尽管生活在焦虑之中,但我们仍然有改变的可能性。因而我们既不是认同康德认为的只要有一个好的制度,“魔鬼”也可以统治国家,也不认同人们可以轻易成为“天使”。

对于生活在疫情下长达三年的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既定的社会秩序的变化。比如网上授课方式发展了起来,健康码成为人们出行必备,抖音、快手成为人们的消遣方式,人们也更多在朋友圈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都是我们之前所未注意到的。倘若我们将韦伯笔下的“诸神之战”视为一种现状,那么疫情下的我们既在危机也在机遇之中,这样一种新的变化使得人们更有机会将目光回归自身,停下来思考那些曾不以为意的变化。既不会沉迷于现代化带来的好处,也不会奔波于无休止的忙碌之中,我们生活在便捷的现代中,应该是比以往时代更幸福,而不是焦虑不安。

这里举一个近代疫情的例子。1665年伦敦发生了鼠疫,疫情长达2年之久,保守估计超过8万人死于这场瘟疫,约占伦敦当时人口五分之一。当时牛顿也因此回乡下躲避疫情,而就是在这段躲避期间,牛顿完成了重要的思想沉淀。据牛顿回忆,那段封闭时期是他创造力爆发的时期,后来的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微积分等的发现,也得益于隔离期间的思考。那么,我们能不能像牛顿一样,在把目光投注到外在世界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多关注下我们自身以及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停下来回顾自身,而非经常陷入日常的琐屑和小视频这些碎片化的东西呢?

价值多元的社会并非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是被固定安排好的。尽管现代社会的系统化管理被韦伯冠之以“铁笼”,人们在其中享受着种种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受其“束缚”,但是在这个多元社会下众多选项对我们敞开,人们或许缺乏行动的勇气,但这也正是现代性所带来魅力。我们在其中,我们是自己的主人。选择比以往的时代更多,是决定顺从安排,把决定权交给他者,还是主动承担起选择的责任,做真正的自己,这一切都由我们自己决定。

最后,在面对复杂的疫情以及世界局势而言,我想采用西泽研究院院长赵建教授的话作为结束语,希望大家能够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给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留出空间。

陆凯华:谢谢各位同学的分享。

其实当初我选择这个题目的一个重要动机,是因为正在为本科二年级同学讲授有关康德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容。当然,马彬同学也提到,对“曲木之材,何以为直”的化用,常源于以赛亚·伯林《扭曲的人性之材》一书,同时这句话也时常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多元化思考。刚才几位同学对康德的原文有着各色解读,其实不同的哲学家对以往的哲学家也会有修辞性的借鉴,不一定表达绝对相同的含义。所以此处的“人性之材”其实有着两个甚至更多解读方向。大多同学或许会根据标题认为我们在讨论一个关于人性论的古老话题。但我们处于当前的环境、面临一个动荡的外部世界,又好像对这个老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动机。当然,我们先从前几位同学的分享开始。

 4/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