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学教育论文一定要数据分析吗(为什么选小学教育专业论文1500字)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论文要求按规定的格式写。一律需要这么几个部分:选题理由、文献综述、理论来源、正文、小结。论文标题就是这么几块。一篇文章看起来像是一篇调查报告的格式,或者像一篇“课题结题报告”,而不像论文。大纲小目标号用1.1,1.2……,不能用第几章第几节。
有一次我问学生为什么不弄“章节”,“论文怎么不像论文,倒像一篇结题报告?”学生说,是研究生办公室统一要求的格式。我说:“你们去看看各大学学报上的文章,格式是怎么样的,文科的论文格式与理科是不一样的。”有人告诉我,这是搞教育专业的某某教授提出的学习外国的“学术规范”。
这令我想到自己遇到的一件事,我写文章引了《新唐书》某卷某人本传的一段话,编辑非要我注出页码、版本、出版年月,说是某教授定的“学术规范”。我说:“如果我引的是没有整理过的古籍怎么办?我手头陈寅恪、汤用彤的书好多都是引某书某卷,难道都是不合‘学术规范’吗?”
当然为了发文章,只好听从。我们的学生当然更不敢违反规定。于是弄了许多非驴非马的“论文”。
过去我们写论文时,导师告诉我们“文献综述”“参考书目”最能看出你论文花的功夫。你读了哪些与本论文有关的材料,对别人研究的情况掌握多少。现在虽然规定至少要引二十本以上的书目,其实,哪里有时间读这些书。实际的情况是,文献综述都是从网上拉来的。徵引的书目经常有张冠李戴的现象。例如,有位研究生把《教童子法》作者王筠写成“王均”,;有的把布卢姆的《教育评价》搞成“布鲁纳著”,问了他们,还不知道,估计是根本没有读过这些书,只是从别人的引文里转引了一些话。
这些年来,论文形成一种固定的“新八股”格式:
一、文献综述,从网络上搜集所有和论题相关的各类篇目,许多都是博士生、硕士生的论文,不管有没有价值照单全收。
二、理论中西合璧,大多数用外国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文艺学等,也有国内一些语文教学专家的书。例如我经历过的这些年,出现最多的人名和理论名称有:建构主义、接受美学、巴赫金对话理论、元认知、泰勒、安德森、加涅、布卢姆、佐藤学等。但是他们引用的这些理论,经常与后面论文内容是毫不相干的,只是用来贴标签唬人。反正,这些名词是根据流行和时尚来确定的,连用词和句式都是这样,研究教育、课程的专家们在提倡什么,我们语文教学论文里,就会出现什么。
三、案例或数据分析,如果是分析课堂教学,那么一定引用大段案例,甚至是整堂课的实录,经常还有许多“问卷调查”的图表,尽管调查的人数通常只有一百人左右,甚至只有几十人。如果是研究教材的,一定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图表和数据。我自己是永远看不懂这些图表和数据的。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不管有没有教过书,论文最后一块,一定是提出自己构想的“万灵药”,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有的还会把现在的语文教学各种做法贬一通,只有他自己的方法最管用。有一次,我们一位参与答辩的黄老师实在忍不住了:“同学,你教过书吗?你这样批评一线教师不公正,知道吗?”
所以我不得不这么迁就学生,这叫形势比人强。尽管我要求自己的研究生不要写自己也不懂的东西,但是效果甚微。
今日先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