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教育医疗(资本不能进入教育和医疗)
3、医疗与消费正在更加紧密地走向融合
中国消费医疗至今已经历了三波浪潮。第一波浪潮从10年前开始,以美容、口腔、植发等具有一定消费服务属性的领域为起点,孕育了一批以华熙生物、时代天使、雍禾植发等为代表的明星企业,构建了中国第一波消费医疗的城池。
接着,依托于医疗数字化浪潮,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第二波消费医疗催生了普适性的健康管理,诞生了如KEEP、薄荷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代表性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线上消费医疗健康服务市场规模到2025年将达到1,280亿,2019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66.5%。
同时我们也看到,消费+医疗+数字又产生了新的交集,催生了第三波消费医疗的业务模式。如果说传统的“消费医疗”更注重目标群体的消费属性,那么新的交集--我们称之为“医疗消费”--则更注重目标群体的“病症”属性,它以严肃医疗为基底,面向具有明确医疗需求和自费支付能力的患者群体,借助医疗数字化带给目标群体的便利性和可及性而使得一些本来需要在“医疗”场景里才能解决的问题在一个更偏“消费”的场景里得以解决。
按病症表现来看,我们所说的“医疗消费”主要集中在具有天然自费属性的精神心理、眼科、口腔、康复等领域;按目标群体来看,则集中在女性、儿童、老年等群体,这构成了医疗消费的商业化基底。
推动医疗消费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是中国的医疗支付体系。一方面,中国居民的医疗支出里,虽然医保占比超过50%,但仍是以保基本就医为主,自费支付仍占有高达40%左右的比例,商保体系还不完善,商保覆盖比例仍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对于符合人群需求的保健服务无法覆盖。另一方面,中国人群基数庞大,发展不均,个体对医疗保健的认识不同,需求差异化较大。与此同时,数字化带来了新的病症诊疗思路,产生了新的需求,这部分无法通过医保或商保覆盖,更容易为有病症治疗需求的个体为更好改善生活质量而自费支付。这些因素整体造成了某些领域的诊疗方式仅能通过个体需求的自费来支付,且需求的刚性切实存在,成为医疗消费的强大驱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国医疗消费的各细分赛道将迎来令人瞩目的高速发展。
(三) 资本市场层面
1、二级市场开始回归理性,重新构建估值体系,利于行业良性发展
纵观2021年大健康行业的二级市场表现,“破发”可能是主要关键词。A股与港股二级市场频现“破发潮”,尤以港股为甚。2021年全年科创板/非科创板共有38/19家健康领域的公司上市,2021年12月31日当天,收盘价仍高于上市首日收盘价的公司仅有10/5家,占比分别为26.3%/26.3%。2021年全年,在港交所共有34家健康领域的公司上市,其中有20家18A医药公司,34家上市公司中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的公司有17家,占比50%,上市后30日跌破发行价的公司有27家,占比79.4%,2021年12月31日当天,收盘价仍高于上市首日收盘价的公司仅有6家,占比为17.6%。
如果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现象一直持续下去,将会对整个大健康行业一级市场融资带来巨大影响,二级市场的再融资也会出现困难。
2、投资人更加偏好早期阶段,高潜力初创企业更容易受到资本青睐
2021年大健康领域私募股权融资的项目中,早期项目更受投资机构青睐。全年股权融资事件中,A轮及A轮以前轮次的融资占比从2020年的57.1%上升至2021年的63.3%。这一现象在生物创新药和医疗技术与器械领域尤为明显:在生物创新药领域,A轮及A轮以前轮次的融资占比从2020年的62.2%上升至2021年的67.5%,而E轮至Pre-IPO轮融资的占比从2020年的5.9%下降至2021年的1.3%;在医疗器械领域,A轮及A轮以前轮次融资的占比从2020年的44.9%上升至2021年的60.5%,而E轮至Pre-IPO轮融资的占比从2020年的2.5%下降至2021年的1.2%。更早期的进入意味着更大的风险,但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以及更大的价格上涨空间。
3、美元投资人从主力参与者到持币观望,人民币玩家强势崛起
从募资层面看,根据第三方数据平台企名片、IT桔子统计显示,2021年资本市场人民币与美元基金成功完成基金募集的总数共计196支,合计基金募集总规模为9,988亿人民币。2020年为118支,合计基金募集总规模为6,320亿人民币。2021年相较于2020年,募资规模整体呈现58%的大幅增长。其中美元基金总规模同比增长50%,而人民币基金总规模同比增长显著,达到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