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教育医疗(资本不能进入教育和医疗)
2021年与医疗领域相关的基金(包括:纯医疗基金和涵盖医疗领域投资的综合基金),成功完成募集的基金数量共计103支,基金募集总金额为3,75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其中纯医疗基金约50支,基金规模为1,5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1%;综合基金约53支,可分配在医疗领域的资金额,估算约为636亿人民币,与纯医疗基金合计2,1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2%。
从投资层面看,2021年在健康医疗领域,TOP100投资机构的总出手次数达1943次,同比上升31%。按TOP100机构类型看,本土综合基金出手次数最多,达688次,占比35%;专业医疗基金排第二,相比2020年活跃度显著上升。2021年出手614次,占比32%,而2020年出手仅为316次,占比24%;政府背景基金排第三,出手190次,占比10%,与去年持平;企业集团、金融机构、覆盖中国的全球美元基金及FOF基金紧随其后,出手次数分别为164次、138次、136次及13次,占比分别为8%、7%、7%及1%,出手次数占比相比去年均有所下降。
我们认为,在国产替代进口、个人健康数据安全保护等背景下,人民币投资机构将会在健康产业的投资舞台上扮演最主要的角色。
三、2022年最重要的投资主题(一) 真正有创新力的药械公司
随着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制度化阶段,传统以仿制为主、创新性不强的企业将面临着巨大压力,而真正的自主创新与研发会在集采大背景下脱颖而出。
在医药领域,带量采购推动药物质量升级,驱动整个医药行业减少研发过程中的低质量重复性药物,加速高质量的创新药物进入医药市场。整体来看。仿制药利润进一步受到压缩,而国内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且市场存在重大空白的生物医药企业则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医疗器械领域,在集采政策的影响下,寻找具备高增长潜力、国产化率低、技术平台具有独创性和领先性,同时具备持续创新研发能力的企业将成为投资关注热点。
(二) 新一代养老产业
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14.2%,同比2020年上升0.7%。未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只会继续加深,与老龄化社会相关的大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老人文化知识水平、支付能力的提高、需求多样化程度加剧,曾经盛行一时的以“地产”或“金融”模式为本的养老模式已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远程智能诊疗系统、商业保险支付等为核心驱动的新一代养老产业正在强势崛起,养老行业的新生代公司也一定会受到资本的更多的青睐。
(三) 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脑科学领域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以及以Neuralink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创业公司的持续探索,脑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商业应用正在飞速发展。根据麦肯锡在2020年6月发布的研究报告《The Bio Revolution Report》中提出,在接下来的10到20年里,脑机接口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直接产生的经济规模可达2000亿美元,广泛应用于娱乐、医疗、工业、军事等多种场景与应用。
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脑科学领域之所以在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基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
随着神经科学、生物兼容性材料、传感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现代神经影像研究、信号获取和处理、解码算法和系统实现等与人类大脑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
2、人均寿命延长与知识爆炸式发展引发的大脑工作寿命及大脑发展迟缓之间的矛盾
首先是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与大脑工作寿命有限的矛盾。由于大脑内大多数神经元细胞无法再生,绝大多数人群在50-70岁便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痴呆、脑肿瘤、脑萎缩等严重症状,不仅难以维持顶级脑力活动,也使得生活质量剧烈下降。但同时受益于现代科技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类预期寿命增加到80-90岁。在可预期的未来,地球人类的总体预期寿命有可能接近或突破100岁,而人类大脑的工作寿命并未随着人类机体的寿命延长而延长,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在老年群体越来越普遍。
其次是知识爆炸式发展与生物大脑发展迟缓的矛盾。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在过去2000年里人类个体大脑没有显著的生物学进化,这导致在现阶段一个年轻人需要花费2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学会人类文明的基本技能和某些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而要达到某个细分领域文明的前沿、能够为文明的发展作出新贡献,则还需要再投入10-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加速发展,所有个体都会面临学习能力无法跟上信息发展速度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