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开展的策略(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开展的意义和策略)
李玥博 太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能为传承中华文化、提 高幼儿园教学质量、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品格和文化意识提供助力。对此,相关单位要加强幼儿园的 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可以从完善教学体系、丰富课程形式、加强师资建设三方面入手。 幼儿阶段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时期。一个人只 有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为日后继承 和发展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幼儿园应当 着眼于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幼儿内心深处, 为幼儿的思想发展打上传统文化的精神烙印,为提高幼儿 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为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 而不断奋斗。
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必要性
(一)传承传统文化 文化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和风貌,是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重要标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 发展过程中通过反复筛选和沉淀形成的,是激励每一个中 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说:“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 打就垮;而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没有民族精神,则 会不打自垮。”[1]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 展,抛弃传统文化的民族必然会遭到时代的抛弃。而将传 统文化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 径之一,这一途径能让幼儿从小便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其对传统文 化深入了解与学习,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 创新,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政策的变化,学前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 的热点话题。当前,教育部已将办好学前教育,构建安 全、优质、高效的幼儿教育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将 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园教学质 量。幼儿园课程具有生活化和直接经验性的特点,其教学 内容大多来自日常生活。而中华传统文化则与人们生活实 际密切相连,例如,跳神、跳房子等传统游戏,剪纸、刺 绣等民间艺术,尊老爱幼、兄友弟恭等传统道德等同生活 紧密相关的内容无一不来自传统文化,因此,有选择性地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仅能够丰富其教学资 源,还能有效提高其课程教学质量[2]。
(三)培育良好的品格和文化意识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生长的关键期,也是一个人思想、 文化、价值观念的萌芽阶段,而文化价值观念则是影响一 个人人生发展轨迹的重要因素。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 “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 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因而,幼儿 园应当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 来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陶冶幼儿的思想情操。这样一方 面能够提高幼儿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其爱国情怀,为社会 主义发展提供优秀的接班人;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高幼儿 的审美价值,为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奠定基础,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推动幼儿的全面 发展[3]。
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规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要利用一切 的社会资源,指导幼儿感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向 幼儿介绍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使幼儿能够了解到人类的 多样性和迥异性。尽管多数幼儿园已逐渐加强了对幼儿的 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纳入幼儿园课程。但其总体上 仍然对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认知模糊,未对其进行系统规 划,以至于传统文化在整体课程内容中比重较小、分布不均,无法系统性地提高幼儿的传统文化知识[4]。
(二)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传统文化已成为我国各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内 容,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也成为了教育者不断努 力的重要方向。然而遗憾的是,当前传统教育活动未达 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学形式的 单一性。在幼儿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侧重对幼儿进 行一些基础知识和生活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传统文化内 涵的渗透。其次,在幼儿阶段,教师大多采用游戏的形式 来推进教学内容,但因过分重视活动的娱乐性,使得传统 文化内容较为零碎地附着在主题教学活动中,难以有效发 挥其教育价值。同时,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设计 时,未重视其教学的趣味性,因此其内容难以引起幼儿的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