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重要这是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家长的责任是什么)

孩子从生下来的几个月,就开始出现与生俱来的倔犟脾气,也就是通过不吃奶来进行“抗议”。孩子出现自我意识是踏入这个社会的第一大变化。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孩子的脾气会越来越强烈。到了幼儿园左右,就会与各种不同的事情做对抗,只爱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这是孩子们最初的逆反期,也是一个适应社会的过程。过了3周岁,孩子就会经常说“不行”、“不干”等类似的话。

孩子有牛脾气不算是多大的坏事,这说明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自我想法,就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如果这时不能好好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就可能会失去培养他独立性的好时机,而且会埋下祸根,孩子后续的日子将会变得目空一切。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父母适当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没有从一生下来就听话、懂礼貌的孩子。但我认为,人出生时就带着“道德软体”,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于硬化,在孩提时期可以向各种形状进行塑造。

育婴室里绝对不会出现只有一个孩子在哭的情况。只要有一个孩子哭起来,其他的孩子也都会群起响应。如果把小孩的哭声录下来,再播放给他听,他却不会跟着哭。这是因为孩子不会单纯地对哭声做出反应,而是因为见到别人的痛苦才会做出哭的反应。

还有类似的例子。如果在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面前装哭,你会发现,没有人教他,他也会笨手笨脚地轻轻叩打你的背,本能地对别人的痛苦产生共鸣,借此来慰藉别人.

所以说,孩子们的心中潜在“做人的软体”,这个“软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它未来的“形状”往往由父母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决定。如果父母不及时在品格上对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错过了这个机会,就相当于把这个“软体”扔掉了。把它好好地开发出来完全是父母的责任。

农民在种庄稼的时候,最不能错过的时期就是播种的时候。农民播种的时期只有一个星期而已,过了这个时期,不管农民怎么播种,怎么辛勤地劳作,也不会结出好果实,因为供给养分的根基已经不够结实了。

一旦错过时机,就不可能再回头。教育孩子成人也是有良好时机的,错过了这个时机,不管你怎么后悔都是没有用的。不要成为错过时机的“农夫”,教育孩子成人可是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大问题。

声明: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