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凉山州教育发展)
——瞄准“上好学”用力推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深化招生改革,建立州级高中招生管理平台;推进教学改革,遴选9所普通高中开展与高考综合改革相适应的分类分层选课走班教学试点;推行评价改革,制定《凉山州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考核方案》和《凉山州中小学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制发《凉山州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二十条”》和《凉山州中小学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向管理、过程、课堂要质量的导向更加鲜明。“三通两平台”覆盖率大幅提升,优质资源利用能力全面加强,组织推动20余所普通高中与北京一零一中学、成都七中等省内外优质学校结对,“全日制网络远程教学”课程教学体系加快构建。
——全州基础教育“比、学、赶、超”的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安宁河流域学校整体提升明显,西昌、宁南引领全州,会理、德昌紧随其后,11个摘帽县亮点频出。2018年至2020年,全州高考硬上本科线人数从6873人增加至8903人,增长率29.5%。近两年,全州共有11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通过读书走出大山、走进名校,正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用实际行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成效明显。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扶贫的重要手段,州级财政每年安排职教攻坚经费2000余万元,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职业培训。随着东西部协作逐步深入,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学科建设日趋合理、技能培训能力不断增强,职普比不断优化,全州16所中职学生达到3.2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教师队伍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五年来,全州共补充教师1.3万名,全累计参加国培、省培教师5.6万余人次,州级培训近1万人次。开展2批次名师推荐评审工作,共推荐产生9名凉山名师,22名四川省级名师、9名省级名班主任、5名省级名校长,名师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深化职称制度改革,6千余名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晋升高级职称。5.1万人次校长教师拿起书本、走进考场,测试成绩逐年提升,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提质正成为我州教师能力提升新途径。
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凉山,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发力点转向“全域优质”“高位均衡”,朝着“优教凉山”一步步跃进。
扬发展之“效”让教育成效“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伴随着春色,西昌市洛古波乡打祖俄普村幼教点内传来朗朗童音,声音是那样悦耳动听。“现在村上有了幼教点,娃娃们不用到远处上幼儿园了,方便得很。”家长则木果说。
3月23日下午,随着“太空教师”王亚平一声熟悉的问候,西昌市东风幼儿园内“宇宙级”公开课再度开讲,由园长宋春霞组织大班的小朋友们,一同在线上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的直播。“西昌是航天城,带孩子参加西昌卫星发射,能近距离科普航天的意义,开阔孩子视野,从小在孩子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东风幼儿园大(2)班幼儿杨俊瑞的家长说。
进入新时代,凉山教育事业发展仿佛按下了快进键,这得益于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
“凉山教育用主动求变之心,赢得教育历史之变。”凉山州教体局相关负责人简述了凉山州近年来教育各方面的发展成绩。
近年来,全州11个脱贫县围绕“教育扶贫”加力加劲,着力解决“有学上”问题;安宁河流域6县市围绕“提升质量”用心用力,着力拓宽“上好学”途径,推动教育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教育扶贫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山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教师与学生出发,又最终回到教师与学生。其中,有坚守与继承,也有改革与创新,如百川汇流,最终共同走向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胜境。
“学前学普”取得趋势性成就,建成幼儿园(幼教点)3895个,累计惠及学前儿童42万余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控辍保学”取得标志性成就,6.2万名失辍学学生得到实质化解,实现动态清零;
资助叠加政策全覆盖落实,近五年累计投入各类资助补助资金120亿元,覆盖学生126余万人;
办学条件实现跨越式改善,“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办学条件改善资金94亿元,学校“装不下”的压力得到一定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