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农的教育政策(教育必须为工农服务)
袁振国 刘世清
成果介绍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教育,走出了一条从教育弱国到教育强国的奋进之路,创造了人类社会百年来蔚为壮观的教育奇迹。全世界那么多国家,为什么只有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一百年来党领导下的中国教育强国建设与发展道路的秘密是什么?
袁振国、刘世清合著的《教育强国之路》一书着眼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探索,聚焦于“教育强国”这一核心主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教育发展的百年征程、历史经验与话语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系统总结。全书共分12专题: “教育强国的百年梦想”“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发展”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坚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话语体系”。
全书立足于教育“为什么” “是什么”和“怎么做”等基本问题,系统梳理与凝练概括了100年来中国教育强国建设发展的十大历史经验,从理论上总结了党的教育强国建设之路的价值目标、领导力量、根本任务、战略部署、基本性质、前进动力、发展自信、基础工作与发展手段,这十大历史经验,是对百年来党的教育思想与理论、政策与实践的一次历史梳理、深入探索与历史总结。
本书是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专项课题“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也是课题组对《从反正到立新:教育理念创新之路》 (袁振国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和《共和国教育公平之路》(袁振国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研究的深化,是对党的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向何处去?这是近代以来关系中国命运的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的战争侵略与晚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使得中国在世界资本主义主导的工业化、现代化浪潮中严重落伍,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历史考验。在此背景下,走什么教育道路,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必须做出的历史抉择。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也让中国教育发展拥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100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始终致力于扎根中国大地,探索、建立符合国情、服务人民的教育实践,始终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为世界教育现代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从积贫积弱到教育强国
1940年,毛泽东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毛泽东的这一论断不仅指明了中国的发展方向,更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就是建设一个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的新中国。
教育是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和强大动力。但是,党创立之初的中国教育是何种面貌呢?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历来只有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中国有90%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其中最大多数是农民,中国教育沉疴积弊,积贫积弱。就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人口5.4亿人,文盲率高达80%,其中的70%是妇女;小学实际入学率不到20%;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只有11.7万人。中国教育发展之贫困与薄弱举世罕见。
100年不过弹指一挥间,党领导下的中国教育面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
首先,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2020年,中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9亿人,专任教师1792.18万人;其中,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85.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新增劳动力中有50.9%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7年,中国已经建成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水平均已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从羸弱不堪到建成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教育实现了跨越发展,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首次解决“学有所教”的问题,并不断向“学有优教”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