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面向工农的教育政策(教育必须为工农服务)

admin 2022-05-17教育资讯
袁振国刘世清成果介绍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教育,走出了一条从教育弱国到教育强国的奋进之路,创造了人类社会百年来蔚为壮观的教育奇迹。全世界那么多国家,为什么只有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一百年来党领导下的中国教育强国建设与发展道路的秘

其次,率先在世界人口大国普及“全民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从大众的教育到面向工农大众,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公平与效率并重,到新世纪以来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形成了“以为民理念引领公平、以优先发展促进公平、以惠民政策保障公平、以规范管理维护公平”的中国模式。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在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发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共同承诺1990—2000年各成员要将15岁以上人口中的成人文盲率降低一半。当时我国文盲率高达22.23%,与印度、巴西等9个人口大国一起被列为重点扫盲国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我国政府率先承诺“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发展中国家推进全民教育的成功范例。

再次,教育质量跃居世界中上领先水平。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坚持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大力实施与发展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与体系变革,不断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提高教育质量。2009年、2012年上海中小学生在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中连续两次获得全球第一,京沪苏粤四省市学生整体参加2015年测试,成绩超过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引起全世界关注。我国高校在全球位次整体大幅前移,进入世界排名前列数量显著增加,近100个学科进入世界前千分之一。我国教育总体水平已跃居世界中上领先行列。

最后,中国教育不断迈向世界中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与文化的国际交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请进来、走出去,互相学习借鉴,国家搭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孔子学院、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友好城市等作为平台,中外教育交流务实推进。多国教育部门领导来华探访,中国模式、中国教材、中国教师等成为世界教育热词。目前,我国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重要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的留学目的地国;已在16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我国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互动日益频繁,在国际秩序、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教育不断迈向世界中心,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100年来,人类世界最伟大的大事变,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壮大,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就是唤醒人民、教育人民、引领人民摆脱愚昧走向文明的历史巨变,也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带领中国从教育弱国进入教育大国,并坚定不移地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巨变。

教育强国的历史经验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教育走出了一条从弱到强的奋进之路,创造了人类社会百年来蔚为壮观的教育奇迹。全世界那么多国家,为什么只有中国教育的建设发展取得了如此巨大成就?100年来党领导的中国教育强国建设与发展的秘密与经验是什么?

《教育强国之路》一书着眼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探索,聚焦于“教育强国”这一核心主题,在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系统梳理与凝练概括了百年来中国教育强国建设发展的十大历史经验: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十大历史经验从理论角度回答了100年来党的教育强国之路的价值目标、领导力量、根本任务、战略部署、基本性质、前进动力、发展自信、基础工作与发展手段,是对100年来党的教育思想与理论、政策与实践的一次深入探索与系统总结。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强国理论与经验,是指导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立场和主张,是在长期实践中日益丰富的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理想与理念、追求与担当,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伟大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伟大教育实践的持续探索,是党成立100年来伟大教育实践的不懈奋斗,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教育思想文化的传承深化,充分彰显了对人类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深刻把握。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