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体育教育与实践课程的关系(体育实践课是以什么的教学过程)

admin 2022-05-17教育资讯
“五一”节过后,一年一度的中考体育考试将拉开帷幕,学校体育教育再度受到社会关注。几千年来,东西方体育课的发展演变之路起起伏伏,这都与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体育课的人文色彩日益鲜明,已从单纯为军事服务,转变为塑造身心健康、体格强壮的公民。西方古代体育教育由盛转衰西方的学校

18世纪中期,德国教育家古兹姆斯从医学角度对学校体育课的内容进行科学梳理,提出体育课应围绕跑、跳、投、角力、悬垂、搬举重物和倒立、平衡、舞蹈、击剑九大基本内容展开。他将自己的理论写入《游泳术》《青年体操》《游戏》等诸多著作中。古兹姆斯的理论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近代体育课程体系,他以“近代体育之父”的地位载入世界体育史册。

工业革命开始后,形成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大对立的社会群体,在英国,体育课竟然也是按阶级的不同而办的。19世纪中期,为资产阶级子弟兴办的公学开设体育课,初衷是希望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比如1845年以前,哈罗公学的男生热衷偷猎、扔石头、围观狗咬猫等不良活动。校长发现后,扩大了学校操场面积,组织老师引导学生打板球、踢足球、玩橄榄球,将学生的精力转移到文明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并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此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纪律性,被其他公学纷纷效仿。与此同时,为工人阶级子弟开办的初等学校中却没有这类体育游戏。初等学校中的男孩和女孩只能以军事训练的形式锻炼身体。工人阶级子弟在体育课上只能僵硬地齐步走、左转、右转、后转,身体活动受到限制,活动内容也枯燥乏味。后来,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英国初等学校也引入了球类活动,体育游戏给儿童带来的身体和品格的塑造得到广泛认可。

19世纪末,打板球的英国儿童。

19世纪末,自然主义体育教育在美国兴起。所谓自然主义体育教育,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体育课程内容应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满足少年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体育课的内容从体操、军事化训练、球类游戏进一步拓展,团体游戏、射箭、划船、舞蹈、攀岩、徒步等户外活动被纳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体育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至此,现代意义上的西方体育课程体系基本确立。

4中国古代崇尚“文武兼备”

在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华夏大地上,勤劳聪明的中国人造就了丰富多彩、种类齐全的体育活动。在中国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文武兼备,学以致用”是中国古代学校体育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中国古代的学校体育课与军事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由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造成的。

西周时期,“六艺”是贵族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两类体育活动明显包含军事目的。孔子、墨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明确提出过重视体育的主张,而且两人的弟子中也不乏善战之士。《论语》中有“足食足兵……教民以战……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的记载。通过“射”“御”的练习,能够培养国民强壮、灵敏的身体,而良好的身体是从事军事活动的首要条件。《史记》中说,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左传》中说,孔子的弟子冉有“用矛于齐师”保卫了鲁国,弟子子路也是一员善战的猛将。

但到了两汉时期,儒生开始提倡“去武行文”“君子勤礼,小人尽力”,主张以经学取仕,官学中几乎完全排除了武艺的教学内容。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去武行文”是汉代中央削弱地方势力的一种手段。晋统治时期,提倡享受、崇尚空谈在士大夫阶层中蔚然成风,玄学、书法、炼丹术成为官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体育教育从官学中消失。在随后的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剽悍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崇尚武艺和军功重新成为社会风气的主流,这也为此后隋唐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充满开拓进取精神的唐代,马球、步打球、竞渡、拔河、角抵等富有对抗色彩的体育项目十分流行。学剑行侠,也成为一时风尚。武则天设立的武举制度,不仅反映了统治阶级对于人才需求规格的变化,也间接反映了学校教育内容中体育项目的兴盛。

北宋时期,重读书轻实践的程朱理学兴起,学校体育教育再度裹足不前。后来,随着北方战事不断增加,宋神宗熙宁五年,官方正式设立了教授武艺的学校,各州府都办起武学。武学的内容与武举考试内容一致:除步射、马射外,还有马上武艺和笔试兵法律令。北宋统治者在分文、武两类培养人才时,仍强调一定程度的文武兼备。宋孝宗要求“文士能射御,武士知诗书”,文士在文考之后还要加试武艺。宋神宗曾亲自主持考试,检验三百余文士的射术。宋朝统治者对官员“文武兼备”的要求,较大地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展开。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