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外柔内刚()
一小时前,看到了警方确认浙传失联女生离世排除刑事案件的消息,我的心情很复杂,难以言表。就像吃东西被噎住了一样。
心情沉重是不用说的。可是逝者已逝,此时此刻能做的就是生者照顾好自己,好好地甚至更好地活下去。让逝者能够在天堂望见,人间,其实也不那么糟糕。让逝者在天堂能有一丝的安慰。
以上,献给黎璇同学。
接下来,由这件事情想开去,我在思考,为什么现当下的孩子们、同学们动不动就离开了这个其实不那么糟糕世界呢?不管是自己主动的,还是遇害的。总是XX女生已确认遇害,XX同学失联,XX同学跳楼自杀。诸如此类的新闻头条总是见诸报端。
令人惋惜,又令人沉痛。
2我想,这大概是教育或者说是文化的诟病吧!
遇害或者自杀的孩子,其实大部分往往都是在各种情境和场合都被严厉管教的孩子。
而被过分严厉管教的孩子,不管是在儿童期还是青春期,甚至是成年以后,他/她们在与别人交际时,往往没有胆量和勇气;在受到别人欺负或者侵犯时,不敢回击和捍卫自己的权利。
最后,当极端事件来临时,事情就不会是被人欺负了躲在被子哭一鼻子那么简单了。可能,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价了。
当然,碰上极端事件的概率还是小之又小。并不会所有被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和不分时间严厉管教的孩子最后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是我知道,至少他/她活得一点儿都不快乐。他/她一直以来都在被压抑着,承受了太多他/她们本不该承受的。
3在我看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教育都指向同一个目的:教育出外柔内刚的孩子。并且,文化认为,这是非常美好的品格。
也许本意的外柔内刚确实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品格:外表柔软灵动;内里刚强不屈。
然而当今,教育和文化似乎赋予了外柔内刚另一种解释:外表柔弱怯懦,内里顽固偏执。又或者是:在外面怯懦得唯唯诺诺,在家里放肆得横行霸道。
4举几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这种被赋予另外解释的外柔内刚。
比如常常会听到此类议论, “我们觉得她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从来不会发表不同意见,也很乖巧。怎么这次大学还有两个月就毕业了,非得退学呢,谁劝都不听。好像说是为了报复父母过去给她的伤害。”
又或者是,“他很老实的,平常都不太吭声,该做的作业他会都会按时完成,我们有时候开他的玩笑捉弄他,他也是不会生气的。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人,难以想象他怎么会用菜刀砍死了自己的母亲呢。”
又比如,家长抱怨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在外面就那么老实巴交的,不敢吭声,在幼儿园里被别人指甲划了脸都不敢跟老师说;在家里,我说一句他顶几句。顶嘴顶出来的话我听了都气炸了,所以只好用棍子打他屁股教训他。”
5新含义的“外柔内刚”,究其原因,是下面我要说的:
我不配爱我自己,你也不配爱你自己。
把父母和大部分教育者称为长辈,把孩子们称为小辈吧。长辈往往自己就觉得自己不配爱自己,所以他/她们觉得自己的孩子也不配被自己爱,并且长辈也觉得小辈们自己也不配爱他们自己。
所以对自己和孩子,都以及其严厉的标准来要求。
这严厉的标准,有时候让孩子难以接受;有时候让孩子感觉受伤;有时候,甚至破坏了孩子活下去的信念。
还有,“讨好”也是新含义的“外柔内刚”的原因之一。
大部分长辈们都会通过讨好别人的方式来换取生活资料,自然而然,无意识之中,就会把这种信念和方式传递给小辈们。而当小辈们也学会了“讨好”之后,表现就是在外面很怯懦,很唯唯诺诺;而在家里,因为有家的安全感就变得很“放肆”“霸道”,让家长头痛。
6所以,我更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外刚内柔。
外刚内柔,就是外表刚强,内心柔软。就是对外勇敢,对内温柔。
当然,也绝不是说,要孩子外表刚强到在外面“横行霸道”欺负别人。这是绝对不提倡的。
我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在脱离自己家庭的范畴里与人交际时,可以有胆量、有自信、有勇气;而不是深深地低着头,目光闪躲,嘴角和身体紧张到发抖甚至抽搐。能够在受到欺负或侵犯时,有能力当场回击的用自己的力量当场回击,告诉别人,“我不是你想的那么好欺负的。下次不要来欺负我。”;而不是一言不发任人欺负,回家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