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后进生教育的ppT(初三后进生教育的ppT)
但据最近的招股书显示,在2018-2020的三年里,柔宇生产的8寸柔性屏不足9万张,哪怕是小块柔性面板也不足8万片。
招股书显示,2018年柔宇的产能利用率为15%,就是明明能生产100张柔性屏,他就只生产15张。
这个数据到2020年上半年,就降到了5%。
不仅如此,柔宇的柔性屏在“良品率”方面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柔宇的全柔性屏因为“良品率”偏低,实现量产的成本太高,华为、小米等知名手机品牌都没有将柔宇作为自己的供应商,柔宇必须要自己消化大部分产品。
2018-2019年,柔宇陆续推出的柔派手机,其实就是在自救。
但在京东上,“柔派2”至今的销量也只有2000+,隔壁的小米折叠屏手机销量是1万+。
为了卖货,公司甚至发文件要求员工自购,“内部消化”库存。
不仅销量奇低,还常有顾客反应,柔宇的手机还经常出现卡顿、续航能力差等问题。
甚至有顾客投诉,买了柔宇的预售手机,半年收不到货,退款还很难。
自救卖手机失败,柔宇又把眼光转向“做副业赚钱”,直接卖屏幕。
为此,柔宇开发出很多奇妙的“伪需求”。
比如给LV的包包装个屏幕、在T恤上放一块柔屏、把泸州老窖酒瓶上的商标换成柔性屏。
在一次采访中,刘自鸿向记者展示了柔宇为汽车设计的柔性操控屏。
网友吐槽:我的水杯、钥匙、各种卡片要放在哪?
类似的操作还包括为飞机的行李舱贴一块柔性显示屏。
在机场的大厅放一个挂满柔性屏的“树”。
这些“伪需求”的副业,解决不了根本的赚钱问题,看起来更像是给投资人一个交代。
2017-2019年,柔宇连亏22.34亿元,到了2020年,仅上半年就亏了9.61 亿元。
加到一起,柔宇只用3年半就亏损了31.95 亿。
从2020年12月31日的提交IPO上市申请,到今年2月10日上交所正式终止审核,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柔宇便从备受期待的“面板新王”跌落神坛。
最酷的产品,却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折叠屏确实是一个很酷的概念。
根据国外的数据机构Counterpoint的统计预测,2021年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相比2020年翻了3倍,而到2023年,将再翻倍以上,年出货量将达到3000万部的左右。
问题在于,明明是大势所趋,柔宇却就是赚不到钱,究其原因是它在技术方面的自嗨。
比如根据柔宇的判断,折叠屏手机可以有两种折叠方式,屏幕朝内和屏幕朝外。
上图为外折,下图为内折
为了让屏幕的折痕不那么明显,柔宇选择了外折。
但这很明显这是置用户体验于不顾的。
因为折痕虽然小了,但暴露于外的屏幕实在太脆弱了,买的人少之又少。
不仅如此,外折导致的问题还有过大的厚度:“柔派1”整机最厚部分8.25毫米,比一枚5毛钱硬币的直径还大。
这么厚的手机,携带太不方便。
为了外折,“柔派1”还在铰链部分就用了100颗螺丝钉(全机身用了139颗),总重高达346克,相当于两个iphone13。
此外,在使用中还有人发现,屏幕外折的柔派手机,虽然不容易被折坏,折叠时却极容易碰到屏幕上的应用而发生“误触”和闪退,体验糟心。
手机产品的问题,其实是一开始就走错了路。
过去折叠屏手机都“固定曲面屏”,但作为科学家的刘自鸿认为“自由折叠全柔性屏”必定拿得下整个市场,放弃了技术更简单成本也更低的“固定曲面屏”。
但全柔性屏的技术之难,就连三星、LG、京东方这样面板供应商,都是在“固定曲面屏”基础上,少量布局全柔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