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中小学教育的行业(小学教育可以从事的行业)
当前,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有两类学校,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这两所院校各有所长,同样也都有一些弱势所在。
相较于公立学校,民办院校最大的弊端就是收费过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因此,很多家长不希望拿着上万的学费供孩子上学,成绩却“原地踏步”。
为此,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大民办中小学尽快实现“民转公”,解决燃眉之急。那么,民办院校的教师们该如何自谋出路,难道只有转行吗?
教育部鼓励中小学“民转公”,传统教育格局被打破在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中,公立学校毫无疑问是主体,而民办学校只能作为一种补偿机制而存在。
但近几年随着国内的民办学校的数量日益增多,其口碑和招生情况,都要好于公立学校。但与此同时,民办院校收费贵,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层出不穷,引发了家长们的强烈不满。
鉴于此,教育部开始对这些民办私立学校进行相应的管理。一方面,教育部阻止那些不符合教育标准的民办学校办学和招生人数,限制民办学校跨省招生。
另一方面,要求民办中小学应尽快转型为公立性质。如果到期仍旧不整改,就会将民办学校停止办学,禁止招生。
这一方针一经公布,立即掀起千股浪潮,家长们热烈支持,并且建议全国实施。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同时家长们的负担也会大幅度降低。
但这则消息出来后,有一群人却陷入了两难境地。这些人就是民办院校的教师们,如果民办院校转变为公立性质,那么他们该何去何从?难道是要转行吗?
虽然民办学校的教师没有资质,但毕竟也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果转行,对于教育事业发展也是很大的损失。
中小学“民转公”势不可挡,民校教师该如何自谋出路?对该问题,教育部也做出了相应的回应,虽然民办学校会转变为公立性质,但是并不意味会否定教师全部的教学能力,也不会解聘所有的教师。
原民办教师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统筹安排,不会放任不管。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有编制的教师。这部分人原本是公立学校的人员,只不过是借调关系,因此,仍旧可以回到原来的学校任教,并不存在被解聘或者被取消编制的问题。
第二种是没有编制的教师,日后的工作方向主要包括两种。一个是和公立学校签订合同,成为一名没有编制的教师,继续从事教学任务。
另一个是转行,学校给予一些补偿,教师可以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然而,在当前双减政策环境中,教师想要去补习班或者自己在家补课的话,难度是很大的。因此,一旦离开学校的话,基本上就属于转行了。
如果教师想要继续从事教学工作的话,可以选择第一种方法。虽然没有编制,但是学校一般不会和教师轻易解聘的。
此外,对于一些青年教师来说,也可以选择考事业编或者公务员。毕竟作为一名教师,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如果能够成功上岸,日后的待遇不比编制老师差。
民办学校的老师选择更多,“经验”是就业筹码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双减政策、课后延时服务等政策不断出现,而对于民办学校“民转公”势必也会“如期而至”。
因此,对于民办学校没有编制的教师来说,如今已经到了选择的关键时刻,是选择继续从事教师工作,还是选择转行,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