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如何看待本科专业教育(对本科教育的看法)

admin 2022-05-17教育资讯
专业与通识:既要深度,也要广度光明日报记者柴如瑾光明日报通讯员陈炜漫新学期伊始,关于专业的讨论在大学生中又热了起来:大一新生因对即将学习的专业感到陌生而咨询师长,大二学生考虑是否有必要转入一个更喜欢或更热门的专业,大三学生纠结考研要不要跨专业,大四毕业生思考找工作要不要专业对口。

高校学子。光明图片

“我的语言技能是在西班牙语的专业课上学到的,但让我灵魂震颤的时刻大多发生在通识课上。”回顾两年的大学时光,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大二学生陈佳分享道,“我在通识课上学习到了平权、社会权力等新的思想,而这对了解我的‘语言对象国’——西班牙的社会现状、深入学习西班牙语起了很大帮助。这样的平衡是一种良性的互补。”

通识教育当然不是灵丹妙药。在就业压力之下,有些家长和学生担心通识教育是否会挤占专业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也有一些就业单位对通识人才的知晓度和认可度不高。据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政治经济哲学专业的老师透露,“我们的学生在保研、出国时很受欢迎,但一些同学也吐槽,就业的时候不如经济学院的学生受欢迎。”

王晓骊认为,从目前来看,在通识教育的具体实施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共性难题:一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为割裂开来。相关部门或学院面向全校无差别地开设一系列通识选修课,而不关心各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和通识教育资源需求上的差别;专业学院只抓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不重视通识教育的质量和成效,甚至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中将通识教育排除在外。二是对通识教育的简单化理解,把通识教育完全等同于通识课程,忽视通识教育注重能力、素质和智慧提升的本质。三是对通识教育的成效期待过于急切。通识教育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超越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识教育要总结、凝练和凸显成效,需要经过长期的时间检验,这决定了想从短期数据上让通识教育自证其成效是难以实现的。

通专问题不应非此即彼、厚此薄彼

专业教育一无是处了吗?当然不是。

“本科阶段的专业教育能够为长期走好专业道路打下坚实基础。”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陆一认为,“这个基础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更在于专业动机和职业伦理。”

“很多人认为专业教育不好,通识教育才是正道良方,甚至认为只有搞通识教育才是大学改革。”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助理游蠡博士指出了当下的一种误读,并认为这种误读可能会阻碍大学人才培养改革,因为“培养人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都具有其深厚的教育传统与重要的社会价值,我们的改革绝不应非此即彼、厚此薄彼。”

高校学子。光明图片

多位专家学者在采访中指出,想要真正有效地实现两种教育的平衡与融合,既需要处理好“专”与“通”的关系,也需要认清教育传统、尊重院校差异。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更为合理的关系,应该是前后相继的。”游蠡认为,当下流行的“通专结合”是历史上先学苏再学美、制度叠床架屋的结果。想清楚如何安排“先通后专”,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问题,而且更是对整体学制的通盘考量,“这恰恰是我们的教育目前最缺乏的,我们的教育往往只是各管一段”。

游蠡建议,“地方院校可以用通识的形式来做专业教育,即推行宽口径的专业培养;个别研究型大学在自由选修、普遍选修之外,还是得把主修的功夫做好,用专业的形式来搞通识,这样也能更好衔接本科之后的专业教育。”

王晓骊提出,要按照专通融合的原则,以通识教育促进专业提升,将专业教育融入通识教育,形成两者共融互通的良性关系:一是合理配置专业学分和通识学分,在整体上保证两者的均衡;二是与专业学院共同制订学生培养方案,把通识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三是在通识课程体系的设计中,除了针对通用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模块之外,根据不同学科的专业内容和培养目标开设拓展性的跨学科通识课程模块。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7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