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教育储蓄的宏观环境分析(教育社会经济宏观环境分析)

admin 2022-05-17教育资讯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华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2014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发表了长篇大作《21世纪的资本论》,资本主义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同时受到了批判,从而面临上个世纪大萧条以来所没有出现过的经济和信任危机。针对当代资本主义危机,民众与知识分子所提出的治理或改革方案以国

一般说来,当利润率增长超过工资率上涨的时候,便会有生产过剩的危机发生。相反,当工资率上涨过快,利润率相对较低的时候,便会有企业家投资不足、经济走向停滞或者衰退的危机发生。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依赖于一个十分困难的平衡,那就是工资增长率与利润增长率之间的平衡。当然,过高的地租与资本利率也会打破这样的平衡,从而导致对利润的挤压,并产生企业家被排挤或遭淘汰的恶果,但依靠薪酬过生活的人毕竟占了绝大多数,所以,只有保持工资与利润的平衡增长,才有经济繁荣,才能同时出清消费品和资本品两个市场,做到动态可持续增长。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危机是一种消费与生产、工资增长与利润增长失衡性质的危机,而且它并不总是因为消费不足而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因为投资不足而促成的,危机的根源在于利润,利润既是资本主义增长的动力,又是危机的原因所在,利润过高、消费不足、产能过剩、经济危机,利润过低、投资不足、经济衰退、经济危机。那么我们可以不要利润吗?如前所述,没有利润,也就没有资本主义。我们可以退回传统吗?当然可以,但等待你的是贫困。至于波动,则是资本主义的常态,它不是危机,而是企业家创新导致的生产结构的调整与演进。

3、资本主义危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最著名的危机治理理论当然是带来一场经济学范式革命的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把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归咎于储蓄所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主张在居民消费支出下降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加政府的支出来维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借以达到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这样,凯恩斯主义就把一个经济问题变成了一个政府的政策问题。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呢?凯恩斯主义导入国家干预,用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这被宏观经济学家定义为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的基本做法就是,当总需求不足而导致失业增加时,政府便增加公共支出来创造需求、增加就业。反之,则相反。但是,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把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了。

首先,政府的需求管理没有去解决利润与工资失衡的结构问题,而是从数量上去平衡总需求与总供给失衡的问题,实属本末倒置、因果颠倒之错。其次,通过增加政府支出而增加的需求与企业家生产与创新所带来的供给在结构上往往是不相匹配的,结果政府政策本身又成为一种新的造成经济扰动的因素,危机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因为政府干预而添加了不稳定的因素,换句话说,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已经成为危机成因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政府干预恶化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模糊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价格信号出错,越来越多的资源配置由市场和企业转向政府部门,这样又引发了更为深层的产权危机,并带来了严重的效率问题。

凯恩斯主义的危机治理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错误,关键在于其理论体系存在巨大缺陷。如果把凯恩斯主义与奥地利学派做个比较,就不难发现凯恩斯主义错在哪里。首先,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是建立在消费品和资本品两商品模型之上的,而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则是建立在单一消费品模型之上的,因此,在奥地利学派那儿,储蓄不是宏观经济的漏出,而是购买资本品进行投资的资金来源,但是,在基于一个商品的凯恩斯模型中,储蓄构成宏观经济的漏出项,只要储蓄增加,就会导致失业增加,从而需要政府增加支出来恢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凯恩斯主义的这种干预方法完全抛弃了长期,即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所说的投资资本品再生产消费的“迂回生产”方式,只有短期,即短期的消费支出,然而,短期干预越是频繁,经济的波动反而更加剧烈,这就像频繁调整方向盘的结果是汽车无法稳定行使在公路上一样,越是要纠偏,越是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其次,在凯恩斯的干预模型中没有企业家的存在,这样就会带来以下问题,不需要考虑工资与利润平衡这个结构问题,只需要进行基于数量的总需求管理,从而很容易把企业家创新带来的周期波动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的危机加以混淆,进而导致不必要的干预,特别是对创新周期的干预。最后,凯恩斯主义的干预模型严重忽视了劳动力市场,关注的是消费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由于忽视劳动力市场,就会忽视劳动供给的刚性问题,当劳动只愿意按照满意的工资提供劳动供给的时候,政府旨在增加就业的支出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